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助推貴金屬交易所變革

  • 發佈時間:2015-07-07 06:13: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7月6日訊 記者溫濟聰報道:由東北亞貴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東交所)主辦的“中國交易市場第二屆高峰論壇暨東北亞貴金屬交易所移動互聯戰略發佈會”于7月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論壇圍繞“移動互聯+金融+交易市場”展開,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金融産業、資本市場、普惠金融、創業創新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東交所聯合創始人、CEO陶行逸表示,移動互聯時代的交易所與傳統的交易所在企業經營的理念、目標上有一些不同,最核心的一點在於傳統交易所是要去獲取客戶,所謂的客戶是直接進入市場裏面交易,能夠給交易所帶來手續費收入;而移動互聯時代的交易所目標不再是獲取客戶,而是獲取用戶,這與很多網際網路企業經營的邏輯是一致的。在“網際網路+”戰略下,貴金屬交易所競爭非常激烈,亟需引進網際網路企業運營用戶的模式,因為擁有黏度極強的用戶便意味著豐厚的利潤和回報。

  “對於未來貴金屬的發展趨勢,一方面,交易所的用戶運營均應基於大數據的應用,交易所要設立一套通用賬戶體系,增加用戶黏性,來做大數據的收集和應用。”陶行逸表示,另一方面,貴金屬交易所未來有輕交易趨勢。簡單一點來講,在弱化交易元素的同時,去增加社交娛樂的屬性。例如,很多做股票或者其他這方面投資的社區,其實是一個通過股票投資的方式來把一堆有共同愛好、興趣的人聚在一起。“‘全民交易’平臺可以嵌入到微信的服務號裏面,可以疊加很多娛樂、社交分享的功能,把它建設成一個參與到交易裏面的移動社區。”

  在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經濟所教授湯珂看來,貴金屬包括金、銀、鉑、鈀4個産品,定價權大多來自於國外的交易所,因此國內的貴金屬交易量很小。“傳統貴金屬交易所在與移動網際網路融合的同時,也要注重那些市場相對較小的稀有金屬的交易。現貨的交易更適合於很多沒有在期貨交易所交易的大宗商品,而金、銀、鉑、鈀也都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所以貴金屬交易所應該選取一些‘藍海’,貴金屬交易所可以在稀有金屬交易中不斷開拓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