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真金白銀入市激發信心

  • 發佈時間:2015-07-06 07:33:35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正如技術分析大師江恩總結的那樣:“股市最終的下跌往往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早晨,悄無聲息地來臨。”

  到6月12日盤中還創出5178.19點本輪新高的上證綜指,僅僅過了一個週末,到週一盤中忽然出現兩輪殺跌,收盤時滬指跌幅達到2%。誰能想到,在接下來的驚心動魄的14個交易日裏,這竟是滬指所經歷的10根陰線中最小的一根!

  6月15日至7月3日期間,滬指從最高5178.19點一路最低殺至3629.56點,區間最大跌幅達29.9%;同期,創業板指數同步大跌33%。股民感嘆:“到今天,我才知道之前的市場是確是‘慢牛’!”

  短短3周時間裏,管理層密集拋出5項重磅救市措施,多個協會出手,避世已久的私募大佬們集體發聲……市場各方均不遺餘力挽狂瀾于既倒。

  這個週末IPO發行放緩,21家券商1200億擬投藍籌ETF方案出爐……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欣

  股指14天跌去30%

  無論是今年剛剛入市的80後“小白”,還是在股市中摸爬滾打20多年的資深投資者,剛剛過去的這14個交易日,超出了所有人的常識與相像。

  一組最新統計的數據白描出了A股遭遇的景象:

  從6月12日收盤至7月3日收盤,滬深兩市2781隻個股中,跌幅超過50%的個股達到490家,跌幅在40%至50%的個股為965隻,跌幅在30%至40%的個股為470隻,跌幅在30%以內個股為438隻。而能夠逆勢上漲的股票僅有103隻,並主要以近期上市的新股為主。跌幅超過4成以上的個股達到59.63%。

  跌幅榜前50名的個股中,上海和深圳主機板個股均為9隻,而中小板、創業板個股分別為17隻、15隻,合計佔比達到64%。其中,4月22日才上市的全信股份以65.23%的跌幅熊冠兩市,股價從208.99元的高點,直落至上週五收市的60.59元,其間遭遇10個跌停板,與此前上市後連續26個漲停板形成了奇特的對稱圖景。

  一直沉浸在牛市亢奮中的投資者,還來不及盤點勝利的成果,便被突如其來的股災打懵了。14個交易日中,短暫的3次反彈,總是迅速被更大、更堅決的下跌所淹沒,滬指日跌幅4次達到5%以上,創業板指數更出現了除停牌個股外全線跌停的奇觀。

  救市政策力度空前

  如果説下跌剛開始的時候,市場各方還以“樂見其成”的心態圍觀,以為這是市場在連續上漲後的正常調整,那麼,當“6·26”大跌即出,滬指出現了-7.4%、創業板指數-8.91%的創紀錄日跌幅、兩市跌停個股超過2000隻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坐不住了。

  6月29日開始,來自管理層的各種雜亂無章的救市措施陸續出籠,一週之中,十大救市金牌陸續發出:

  6月29日午後,證監會盤中發佈消息,澄清杠桿風險,稱HOMS場外配資強平不超過40億,滬深兩市融資融券業務強平金融不到600萬元,兩融強制平倉規模很小,風險可控。

  同日晚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根據該方案,養老基金投資股票市場的比例不高於基金資産凈值的30%。

  同時,證監會官方微網志罕有地夜半發聲,列舉了一組數據説明兩融業務穩健且強制平倉金額不大;場外配資的風險也有相當程度的釋放。

  6月30日,中國基金業協會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一篇題為《艷陽總在風雨後》的倡議書,要求廣大投資者與基金行業同仁不要非理性恐慌,盲目踩踏市場。

  當日午間,基金業協會通過官方微信號發佈了13名私募大佬的觀點,包括裘國根、王亞偉、王茹遠在內的13位頂級私募大佬齊發聲唱多A股。

  同時,證券業協會發佈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證實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自查工作已近尾聲,8月起開始接受證券公司外部接入資訊系統評估認證申請。這被認為是監管鬆口場外配資系統。

  7月1日,中金所發佈消息稱,QFII、RQFII利用期指做空A股的傳聞不實。

  同日晚間,證監會發佈兩條擴大證券公司融資渠道舉措,一是允許證券公司發行與轉讓證券公司短期公司債券,二是允許證券公司開始展融資融券收益權資産證券化業務。

  同步出臺的,還有《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包括允許融資融券展期、不再將強制平臺作為唯一處理方式、券商可自主決定強制平倉線、已開信用賬戶中證券資産低於50萬可繼續融資融券等。

  一個更意想不到的利好,是7月1日晚間公佈的,滬深交易所同步下調A股交易經手費和交易過戶費,降幅為30%。雖然涉及金額有限,但表現了管理層力挺市場的鮮明態度。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21家券商出資1200億元買入藍籌ETF;28家IPO暫緩發行,上週五申購新股全部退款。

  市場信心提振

  如果將股市下跌14日中市場的走勢與管理層的救市措施對照起來,人們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以新中國A股20多年來的歷史觀之,本輪救市措施不可謂不強,除了沒有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此外所有能夠調動的手段一應用之,能夠找到的“膏藥”全部糊上,而且每次都是組合拳,可是,市場就是不買賬。剛開始的時候,每一組強力的組合拳出臺,市場還有一輪微弱的反彈,到後面,晚上出政策,第二天開市照跌不誤。

  興業證券金牌分析師張憶東形容其為“托而不舉”的消耗式救市:丟一個沙包進去,然後等到被洪水沖走後再丟第二個沙包……

  在股指如“快速落下的飛刀”時,投資者希望能夠迎向“飛刀”的是國家隊,甚至盤中幾次出現兩桶油與金融股異動反擊時,人們紛紛猜測是國家隊出手,但沒想到出手的僅僅是“國家男足隊”。對於數次出擊而又數次敗下陣來的多頭,分析人士揣測主力僅僅是企圖自救的市場遊資而已。傳説中的國家隊仍然是不見蹤影。

  於是屢次抄底而屢次被套的投資者戲謔道,最近一段時間,市場總是在晚間政策出臺的時候強勁而亢奮,到了白天交易的時間萎靡潰敗,不如把交易時間改在晚上好了。

  待到最新一輪的救市舉措出臺,人們可以發現,一個令人欣喜的變化正在悄悄發生:政策的類型正在從鼓舞士氣的“宣傳隊”變成真金白銀的“國家隊”,例如21家券商出資的1200億購入藍籌ETF,雖然股民很快稱其為“泥菩薩”出面保投資者渡江;又如匯金公司稱近期已在二級市場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繼續進行相關市場操作;還有對IPO政策的糾偏,暫緩IPO,退還打新資金,停止從股市抽血的動作等。有了上述種種利好,眾多分析人士認為,今日股市將超跌反彈。

  實際上,今天開市之後,新一輪救市措施的成色也將再一次在市場中經受檢驗,是否有大機構“真金白銀”地出手,將是決定市場趨勢的重要因素,已經屢抄屢套的普通投資者在強有力的市場信號帶動下,會燃起真正的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