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南苑現日軍地堡 曾用炸藥拆除未炸毀

  • 發佈時間:2015-07-03 13: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有市民發現,在南苑機場西北約兩公里處、一片民房區中,隱藏著三座侵華日軍地堡。

  當地居民介紹説,為了拆除地堡,曾經動用過炸藥,但地堡實在堅不可摧。

  記者了解到,豐台區文委已經知道了此事,正在做進一步研究。

  探訪民房掩藏的日軍地堡

  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吳曉平,對北京現存的侵華日軍飛機堡進行過細緻的盤查。此次發現南苑機場西北側的日軍地堡純屬意外,因為地堡隱藏得實在很深。

  地堡所在的豐台區南苑街道、槐房社區元件廠宿舍,是1980年前後修建的一片平房住宅。這裡的居民多為北京電器元件廠職工、家屬以及租房戶。一般人放眼看去,很難將這裡和地堡聯繫起來。

  密密麻麻的房屋,各式各樣的添建,幾乎將地堡藏了起來,不能以完整面貌示人,僅有門洞和出氣孔暴露在外。在當地居民的描述下,記者才能大致勾勒出地堡的模樣。

  地堡現存三座,自西向東依次排列,形狀、大小一致。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呈長方形,削得像個豆腐塊。正因為地堡的大平頂,才能在上面直接蓋房。

  地堡高出地面約1.5米,大部分掩藏在地下。每座地堡南側開一門洞,進門後有臺階,向下、右轉、左轉才能進入地下室,不知這樣曲折的設計用意何在?遺憾的是,三座地堡的門洞幾乎被封住,因此無法鑽進去一探究竟。

  講述炸藥都未能將其撼動

  在此居住的王起善先生介紹説,地堡就是地下一層的大房間,面積在80平方米左右,凈空兩米多高,設出氣孔,沒有天窗,陰冷潮濕,他30多年前搬來時,地堡裏空蕩蕩的,藏著1米長的草蛇、大老鼠。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地堡建築的堅不可摧,“拿鐵鎬砸上去,直冒火星子!”

  家住附近的李洪榮老人告訴記者,過去孩子總跑進去玩,為此她沒少下地堡找孩子。“陰涼潮濕、通風不好”是地堡給她留下的印象。

  李洪榮今年76歲,係北京市電器元件廠退休職工,1980年左右定居此地。

  在李洪榮的記憶當中,1980年這裡還非常熱鬧,周圍都是漁場、蝦棚。

  他們剛到這裡時,三座地堡還暴露在外。因為地堡內陰冷潮濕,東邊的一座被用來種蘑菇。元件廠想在這裡修建職工宿舍,首先就是要拆除這些地堡,可是動用了炸藥地堡也毫發無損。

  當時的廠長擔心出危險,便放棄了拆除地堡的想法。於是便在地堡上直接加蓋平房,地堡變成了地基,一個地堡上建四間屋。日後私搭亂建逐漸增多,地堡幾乎被藏了起來。隨著當地老人的離去,知道地堡存在的人也越來越少。

  對於地堡的功能,元件廠宿捨得居民並未給出肯定的答案。很多人猜測,地堡作為“油料庫或彈藥庫”的可能性比較大。

  調查地堡用於囤放重要的軍事物資

  在吳曉平看來,這座地堡的存在,對於研究侵華日軍在南苑一帶的軍事活動,是難得的一手物證。

  吳曉平分析,地堡與南苑機場相鄰,周圍有很多飛機堡,肯定是囤放相關的重要軍事物資,彈藥或燃油的可能性最大,不然不可能修造得如此堅固。

  1997年出版的《日寇罪行在豐臺》一書記載,1938年、1939年間,日軍不斷增加駐平津的兵力,除陸軍裝備大大擴充以外,還計劃加強空軍力量。於是在1941年開始,對南苑飛機場,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建設,在機場周圍5公里範圍內,修建了星羅棋佈的飛機堡,以防公海軍艦上起飛的盟軍飛機進行空襲。“在飛機堡附近,還有半地上、半地下的水泥小碉堡,約有一小間房子大小,以備存放汽油等物。”

  書中描述的小碉堡,與此次報道的地堡相似,也間接印證了居民的猜測。

  據記者了解,豐台區文委已經了解到地堡的存在,但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文並攝/法制晚報記者崔毅飛特別感謝線索提供人:吳先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