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股逆勢拉升獨木難支 4000點政策底遭擊穿

  • 發佈時間:2015-07-03 09:15:36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多起“救市”組合拳密集出擊下,A股市場仍積弱難返。

  7月1日晚間,監管層連夜發“三道金牌”,旨在穩定市場信心,但市場反應冷淡,三大股指依舊狂瀉不止。7月2日早盤,市場再次不領情地向下跳水殺跌,A股儼然已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當天,隨著銀行混業經營消息落地,銀行板塊成為了支撐大盤的主力。此前,交通銀行收購華英證券獲江蘇證監局批准,開創了商業銀行入股證券公司先例。在滬深兩市各大行業板塊中,銀行板塊成為了唯一一個逆勢飄紅的板塊,全天漲幅為0.81%。

  截至終盤,上市銀行中,中信銀行強勢拉升至漲停板,報8.12元。此外,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也分別大漲逾5%,分別報收5.01元和5.44元,全天分別漲5.47%和5.84%。

  不過,銀行股逆勢拉升卻是“獨木難支”。當天,儘管大盤收盤跌幅有所收窄,但上證指數仍收在了本輪行情暴跌以來的新低,並擊穿了4000點的“政策底”。截至終盤,上證指數報收3912.77點,再度重挫140.93點,跌幅為3.48%;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分別大跌5.32%和3.99%,分別報12924.2點和2649.32點。

  “目前市場下跌趨勢已形成,市場人氣喪失,在政府缺乏實質性手段制止股市下跌的情況下,市場恐難以企穩。”廣州一傢俬募機構人士表示。

  “趨勢的力量是最強大的,政策上的引導並不能立即改變市場原有的跌勢。政策利好必然對市場有積極作用,只是市場還需時間去吸納利好,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態度,等待市場真正企穩。”該人士稱。

  不過,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雖然市場已是驚弓之鳥,但是政策的手已經在糾正市場失靈的格局,一旦出現恐慌拋售和惡意做空的惡性迴圈,則政策維穩就會進一步加大力度。

  頂級主力掃貨銀行股

  當天尾盤,在以銀行股、石化雙雄等為主的權重股輪番拉抬之下,滬指跌幅最終有所收窄。從最低時暴跌逾6%收窄至下跌3.50%左右。

  銀行股成為了主力多頭堅守的一塊陣地。據同花順iFind數據,當天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1288.11億元,銀行股整體唯一錄得43.47億元凈流入。16家上市銀行中,中行、工行和中信等3家全天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均超10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尾盤銀行股出現大幅異動。據同花順逐筆雷達監控顯示,當天14:47:00,中國銀行盤中驚現7筆9900手大買單,隨後有連續多筆9900手大單不計成本瘋狂掃貨,股價快速拉升並帶動大盤指數企穩。最高時,中國銀行漲幅逾7%,至收盤漲幅仍為5.47%。

  同時,中國銀行當天的成交回報分時明細也表明,臨近收盤前,多達幾十萬手的巨量買單頻頻出現,僅14:58短短一分鐘內,其成交量合計便高達216萬手,成交金額高達10.92億元。當天,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工商銀行的身上。

  “9000手以上大單逼近交易所規定的單筆買入成交量上限,在市場上出現次數極少,只有資金實力上億乃至幾十億的頂級主力才有實力委託下單。”對此,前述廣州私募機構人士稱。

  此外,在主力資金凈流入的銀行股中,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等5隻銀行股全天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億元,分別達89120.76萬元、78183.65萬元、35464.73萬元、18232.97萬元、11976.61萬元。

  當天尾盤,在大盤跌勢加劇的同時,“兩桶油”也逆勢拉升護盤。就在14:30左右,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超級大盤股集體吹響反攻號角。截至收盤,中國石油大漲8.75%,中國石化漲幅也達到5.47%,終盤分別報收11.68元和7.14元。

  但是,權重股逆勢拉抬並沒有得到更多的響應。盤後主力資金流向表明,除銀行股外,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其餘27個行業均表現為主力資金凈流出。其中,凈流出居前的五大行業分別為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化工、醫藥生物、電子,主力資金分別凈流出125.77億元、97.93億元、85.08億元、83.95億元、74.18億元。

  在各大行業跌幅榜上,包括國防軍工、電力、養殖業、鋼鐵、醫藥商業等11個細分行業全天跌幅均超過9%以上,跌幅居首的國防軍工整體跌幅更是高達9.71%,板塊內個股幾乎全線跌停。

  對此,前述廣州私募機構人士直言,市場無視重磅救市政策利好繼續殺跌,除了趨勢向下以外,雖然當前救市政策不斷,但新股發行並沒有明顯表態減速,7月首批新股申購臨近,行情不好下市場資金進一步流出進行打新;此外,上周新增投資者49.92萬,環比下降達50%,在降杠桿下,沒有更多場外資金補充,導致大盤量能減少讓止跌變得更加艱難;還有,兩市融資餘額7連降,杠桿資金連續出逃亦讓市場持續承壓。

  券商兩融維穩擴圍

  大跌之下,繼中基協、中證協相繼發起A股維穩總動員之後,券商也加入了維穩軍團。

  7月1日,國泰君安率先上調160隻滬深300藍籌股的折算率,並相應下調融資保證金比例。

  7月2日,又有多家券商表示跟進以穩定客戶兩融業務。當天,中信證券宣佈從即日起,信用賬戶融資保證金比例由0.7調整至0.6,旨在釋放更多的兩融資金。長江證券同天也表示將開始受理融資融券合約展期事宜,投資者可于融資融券合約到期前的3至10個工作日辦理展期。

  當天,廣州證券亦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對原應于2015年7月2日強制平倉的融資賬戶當日不強制平倉。

  “當前,監管層對於融資融券業務的態度有所轉變。”平安證券一位人士表示,

  此前,證監會曾于2014年12月、2015年2月組織兩次融資融券業務檢查,先後處罰了13家券商,並採取了如暫停開立信用賬戶、行業通報批評等處罰措施,同時原定於2015年一季度發佈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管理辦法》也延緩發佈。

  而從本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到正式發佈僅12個工作日,突破了監管法規要求的至少15個工作日的規定。從變動力度看,監管層對於融資融券業務的態度從原有的嚴格控制向予以鼓勵轉變。

  此外,證監會7月1日新聞發佈會中,明確擴大短期公司債和允許證券公司開展兩融資産證券化,可見,監管層對於證券公司加大杠桿以及擴大融資資産規模的態度已經轉變。

  由此,《管理辦法》將融資融券業務設定履約保障比例、折算率、展期期限等多項許可權下放至證券公司自行控制。

  除券商外,華夏人壽成為現階段首家對外宣佈逆勢加倉的險企。華夏人壽7月2日公開表示,該公司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堅定看好中國保險行業,堅定看好中國證券市場。為此,該公司表示,堅決支援金融監管機構新近推出的一系列穩定證券市場的新政策、新舉措,華夏保險已在近期大舉逢低建倉並將持續加倉入市。

  市場信心恢復尚需時日

  不過,前述廣州私募機構人士強調,近期股指連續大幅下挫使得投資者信心嚴重匱乏,加之新一輪新股申購再度來臨,利好成色還將受到考驗。經過連續暴跌後市場恐慌情緒瀰漫,觀望氣氛濃厚。

  從Level-2數據看,委買盤較之前明顯減少,賣盤則明顯增加,空方當日再度佔據上風。

  “過去二周的時間裏,市場經歷了一場準金融危機。”光大保德信一位投資人士稱。

  他表示,雖然市場的短期風險得到充分釋放,但教訓深刻,尤其是帶杠桿的牛市震蕩,當然市場余震仍會不斷,強震後的重建並非一日之功。市場重建需要至少2-3個月時間來恢復。

  該人士認為,參考歷史上的大幅回撤,如2007年“5·30”之後市場消化了2個月之後恢復上漲;1996年12道金牌後市場消化2個月;美國1987年股災之後連續14個月指數上下波動不超200點;台灣1988年資本利得稅衝擊之後市場消化了4個月後恢復上漲。此輪主機板回撤20%、創業板回撤30%,這種幅度的回撤,市場信心的修復一定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華泰證券大金融團隊也表示,市場根結在於對於杠桿資金擔憂與大幅下跌形成的惡迴圈,也即市場最缺的是信心。

  匯添富基金(微網志)則認為,目前市場已顯示出非理性的特徵,市場裏各種資訊氾濫,難辨真偽,混淆視聽。不過經歷調整後,進一步受益於中國深化改革、大發展的趨勢不變,不少優質的行業和個股的中長期價值將逐步顯現。

  華泰證券預計,市場將逐步回歸理性,行業演繹將顯著不同以往,“故事”依然會講,但真正具備估值安全邊際,同時具備強進攻性的大金融板塊最為受益。

  “考慮到目前市場的大幅下跌、監管層穩定市場的可能手段以及投資者考慮安全邊際,低估值藍籌例如金融、房地産、運輸等短期具備機會,確定性較高的成長白馬股也具備配資價值。”前述光大保德信投資人士認為。

  不過,齊魯證券7月2日發佈策略報告稱,國家對“改革牛”態度不容置疑,市場7月將震蕩反彈。報告維持“4000點即為中期行情的底部中樞”的判斷,同時,預計7月市場整體大概率將震蕩向上,“5窮6絕後,將迎來7翻身”。何曉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