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茶文化塑造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6-29 11:30: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姚研成認為,現在茶人的狀況讓人擔憂,他表示,茶的最高境界是拿在手裏讓別人趨之若鶩。他認為,現在很多茶室形式大於內容,過於注重硬體設施建設,而忽視了軟實力
近年來,我國的茶産業從第一産業(茶葉生産)向第二産業(茶飲料、茶葉深加工)和第三産業(茶文化、茶旅遊、茶藝、茶館)延伸擴展趨勢明顯,許多茶企也在通過做茶文化來提高茶葉銷量及企業形象,茶經濟與茶文化形成互相支撐的格局。社會上掀起一股茶文化熱。6月18日,深圳市茶業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舉辦,邀請胡野秋、侯軍、姚研成等專家學者在茶與文化專題講座的核心環節,在講述茶與文化的同時,重點向與會的茶業企業家闡述該怎樣把做茶和文化有效嫁接,運用茶文化經營企業、打造現代茶葉品牌。
本次會議匯集了深圳市中吉號茶業有限公司、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悠谷春茶業有限公司、深圳土畜産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等一百餘位茶業企業家出席,是一次名符其實的深圳茶行業領導者的大聚會。現場還邀請了深圳近二十家極具影響力的商協會負責人參與,會議現場為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頒發了任命牌匾。目前,深圳茶業協會擁有一百多家會員企業,為弘揚茶文化、加強企業交流、助推企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要把茶葉店開成“茶道場”
在本次會員大會上,文化學者、自由作家胡野秋漫談茶與文化,從中國茶文化的起源講起,追溯了茶葉在古代是重要的外銷資源,“在明朝,茶葉外銷佔整個對外貿易的60%之多”,闡述了古代政府對茶葉外銷貿易的重視。他還講解了茶與信仰的關係,指出“茶與中國傳統的信仰,儒釋道三家都有緊密的聯繫。這三者儘管教義不同、追求的終極理想不同,但是都崇尚茶,追捧茶。”
茶館是茶葉産業鏈中最靠近消費者的終端環節和關鍵環節,同時也是中國茶産業的三大支柱之一。而目前茶館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轉型升級。在企業經營方面,胡野秋給予現場的企業家三點建議。第一點便直指茶館。他指出大義從簡,反對浮誇。他認為現在許多茶室、茶葉店面都做得太浮誇、太複雜,許多茶行業從業者的茶室僅僅是銷售茶葉的商鋪,並沒有很好地提升文化品質。他強調茶企應當先把茶的內容做好,建議茶人們要把茶葉店開成茶道場,努力使消費茶本身變為消費茶文化。
二是摒棄茶的排他性,他表示茶應該是相容並包的,比如做綠茶生意的就不應該只推崇綠茶的好,而排斥其他茶種類,要廣納茶優。第三個方面他主張修行茶道,做到茶人合一,“這是我希望茶行業從業者都應該修行的境界,到了這一境界,做人才叫成熟了。”
資深報人、文化學者、茶文化專家侯軍則重點從文化的角度詳細闡述了茶文化與“儒釋道”的關係,茶文化與藝術、與詩書繪畫的關係,他強調:“我們研究和推介茶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茶的境界和茶的精神滲透到我們的心靈當中去,讓我們成為寧靜之人、淡泊之人、儒雅之人、平和之人。”
在茶企經營方面,3位主講人都認為,茶企業不能單純在商言商,而要將挖掘茶文化作為重要內容。他們認為對茶文化的追求才是做茶的核心。茶人要用自然、豁達的心胸去做茶,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髓。
經營要學會“以茶會友”
中國茶葉存在極深厚的文化屬性和內涵屬性,因此茶葉品牌具備獨特的品牌價值。近年來,很多企業開始用心規劃品牌路線,將提升品牌價值、挖掘品牌內涵放在重要位置,茶企的品牌之路已成為一個重要命題。
研成控股主席、品牌規劃大師、行銷模式設計專家姚研成創造的“紅歲”茶品牌,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他深入淺出闡述了文化在茶企品牌打造中的力量。結合目前的消費習慣,品茶不再是一種食物需求,而是一種精神需求。
姚研成認為做茶就是做文化,做好品牌就是做好文化。企業應該運用文化來打造現代茶葉品牌,要重視茶的延展性,走出不一樣的品牌之路。“用茶葉直接來賺錢,你就是背著包袱在前進,如果你用茶葉來交友,反倒會賺錢,慢慢沉澱出品牌。”
姚研成認為現在茶人的狀況讓人擔憂,他表示,茶的最高境界是拿在手裏讓別人趨之若鶩。他認為現在很多茶室形式大於內容,過於注重硬體設施建設,而忽視了軟實力。“很多茶企的倒掉不是市場的原因,而是在做茶的過程中,茶葉經營者把自己給做倒了,很多茶企、茶莊花費鉅資做的茶室、會所與茶的本質漸行漸遠,做成了四不像,沒有了本質的東西。”
“你有什麼樣的好茶,就有什麼樣的好朋友”這是姚研成經常挂在嘴邊的話,這也是他的做茶理念。他認為“做茶企要懂得分享正確生活,要幫助別人,讓你的茶室、你的企業成為正確資訊的匯集地,只要幫助別人就會有收穫。”他推崇以茶會友,認為在會友的過程中應當發生價值的轉變,姚研成以自身舉例,“我做紅歲這個品牌,給我帶來的茶葉之外的投資回報就太多了”,“在品茶交流的過程中我幫助了他們,我講企業的問題,講企業的發展規律,而我幫助的對象也都是一些知恩圖報的人”,姚研成因此獲得很多商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