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府+市場,3700個益農資訊社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政府“修路” 企業“跑車” 農民“取貨”

  • 發佈時間:2015-06-23 15:07: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通資訊進村“最後一公里”,讓農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務

  “有了益農資訊社,咱農民也能像城裏人一樣在家門口收貨了。”拿著剛送到家的一桶豆油,河南浚縣農民李景祿感慨地説。“年前村裏開起這家益農社,既能代繳手機費,也能在網上買農資和日用品,人來人往挺熱鬧。”

  李景祿口中的益農資訊社,店面不大,30平方米左右,最引人注目的是展臺上擺放的手機終端,以及電話、電腦等産品,墻上還挂著標有“電信區、金融區、京東(網購)區、手機應用下載區”字樣的展板。

  40歲的益農社資訊員郭中華説:“這裡能幫村民做各種網上服務,還可以當個物流中心站,村民網購的東西可以先送到我這裡,我再幫著分發。讓村民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戶。”這麼一個小小的“村級資訊服務站”,短短半年,幫周邊村民繳費3萬多元,在網上代購小麥種子1萬餘斤,化肥30余噸。益農社的月營業額增加到3萬多元,郭中華的幹勁兒越來越足。

  益農資訊社是農業部資訊進村入戶試點的載體。2014年,農業部在北京、遼寧、吉林、河南等10個試點省市的22個試點縣建成一批村級資訊服務站,推動各類農業公益服務、便民服務和電子商務資源接入村級站,並初步形成可持續運營機制。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700個村建起益農資訊社。

  據介紹,益農資訊社主要提供四種服務:一是農業公益服務。如12316遠端專家診療動植物疫病、政策技術市場資訊諮詢類服務全部向農民免費提供。二是便民服務。開展水電氣、通信、金融、保險、票務、醫療掛號、法律諮詢等服務。三是電子商務。開展農産品、農資及生活用品電子商務,提供農村物流代辦等服務。四是培訓體驗服務。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産品培訓,提供資訊技術和産品體驗。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張闔成説:“希望通過資訊進村入戶工程解決服務‘最後一公里’,讓農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快捷服務,通過網際網路讓農民享受城鄉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資訊進村入戶,推動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與農業生産、經營、管理、服務深度融合,對於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新農業行政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最終將把全國60萬個行政村連成一張大網,形成農業大數據,提高政府的決策能力和水準,向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推送資訊。

  資訊精準到戶,服務方便到村,探索可持續機制

  建設益農資訊社誰拿錢?誰運營?能否可持續?

  張闔成説:“資訊進村入戶成功的關鍵,是統籌農業公益服務和農村社會化服務兩類資源,構建起‘政府、服務商、運營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實現資訊精準到戶、服務方便到村,探索建立政府‘修路’、企業‘跑車’、農民‘取貨’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從去年開始,阿裏、京東等電商分別實施“千縣萬村”“渠道下沉”戰略。不少企業都把農村看做“藍海”,願意借助農業部資訊進村入戶這個平臺開拓農村市場。通過益農資訊社進村、鼓勵電商企業服務站下沉,各地著力探索農村資訊化的可行之路。

  河南省資訊進村入戶試點的運營商、農信通集團董事長李勇介紹了“修路、跑車、取貨”的運營模式:政府部門負責公益資源整合,提供公益服務,協調建好資訊高速公路;運營商負責村級資訊站的建設和具體運營;服務商,包括電信運營商、平臺電商、金融服務商等,負責提供各類商業服務和通道,通過擴大市場規模獲得收益。

  “我們做過測算,如果電信運營商在農村或鄉鎮布點,單店需要投資10萬元。我們依託現有資源或渠道,尋找可合作的農資店、超市等,平均花費只在1萬—1.5萬元,投入成本並不大。”李勇説,平臺搭起來後,有意于開拓農村市場的電信運營商、平臺電商等都願意和益農社合作,並根據銷售額支付一定比例的返點。“這樣一來,不靠政府投入,企業開拓了市場,農民得到實惠,多方共贏,這個事情就好做下去。”

   “數字鴻溝”仍然巨大,七成以上農民沒有使用網際網路

  益農資訊社在試點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難題。

  各地區發展不均衡。目前,我國城鄉之間還存在較大的“數字鴻溝”,全國農村仍有5萬多個行政村沒有通寬頻,擁有電腦的農村家庭不足30%,七成以上的農民沒有利用網際網路;去年農産品電商經營額超1000億元,佔農産品銷售總額的3%左右,比社會消費品網路零售額佔比低約7個百分點。

  “在資金層面,政府的投入也比較重要。”河南省農業廳市場資訊處處長薛紅説,河南的試點過程中,農業部提供了300萬元的引導資金,省、市、縣也爭取了554萬元資金支援。但由於村級資訊服務站數量眾多,在門頭製作與安裝、系統開發、日常運維等方面投入較大,還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比如在三門峽陜縣製作和安裝一個門頭需要投入平均近4000元。“建議財政加大對資訊進村入戶扶持的力度,對資訊社前期建設給予一定補貼。”

  資源的整合、共用也是難題。從目前已建成的村級資訊服務站運營情況來看,金融、電力、醫療、村務公開、政務公開等服務涉及多個部門,資源協調整合比較困難。“進駐村級資訊服務站的部門和企業數量與設想中的還差不少,村級資訊服務站開展的服務內容也不夠豐富,業務交易量還相對較低。”張闔成説。

  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化機制初步建立,但運營監管體系還不健全。“在試點之初,農業部就提出要積極探索‘羊毛出在牛身上’的利益置換機制,現在這個機制已經見到雛形,但還有不少制度需要探索,比如資訊員的管理和獎懲機制就亟待完善,需要通過前期培訓、資訊化管理、後期監管等多方面努力。”李勇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