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公開市場連續9周靜默 降準降息預期增強

  • 發佈時間:2015-06-19 14:45:32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週四(6月18日)是例行的公開市場交易操作日,但央行依然保持靜默,這已經是公開市場交易連續18次無操作。

  公開市場交易長時間的無操作,使得市場似乎對它不再有什麼期待了。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利率(Shibor)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低息不差錢”成為一段時間的常態。但是,目前眾多機構的分析顯示,市場對降準或降息的預期卻仍然十分強烈。

  緣何如此?降準降息預期來自哪?

  首先,5月份工業增加值連續第二個月加速上升,這進一步説明中國經濟正在企穩。用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的話來説,放寬政策的緊迫性雖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發表文章稱,從政策調整到對實體經濟産生顯著影響大概需要6至9個月時間。現在距離央行去年11月底降息剛好超過6個多月,已有初步跡象顯示經濟增長正在企穩。歐樂鷹稱,但中國全年經濟增長保持7%的目標仍需各方努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仍然顯得過於緊。低通脹意味著實際利率偏高,信貸增長正在放緩,實際有效匯率過去一年上漲13.7%。

  經濟企穩跡象肯定會降低進一步放寬政策的緊迫性,但仍將有更多降準或降息類的政策落地。對資本外流的擔憂意味著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因此,國內政策成為焦點所在。

  歐樂鷹認為,三季度降息可能性很高,更多用於支援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房項目的定向寬鬆措施似乎勢在必行。

  另外,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是央行這一輪降準降息的積極預言者。目前他依然認為降準降息不會停止。他的分析基於5月的一些金融數據,由此認為6月可能再現降準。

  劉東亮稱,5月社融和信貸數據出現改善,總量有明顯增長,貸款從7079億元增至9008億元,社融從1.05萬億元增至1.22萬億元,在融資放量的情況下,M2增速也出現觸底回升,脫離年內低點。總體來看,5月金融數據有所改善,但對實體經濟意義有限,作為先導數據M2觸底回升信號較為積極,如果6月M2增速進一步回升,且居民和企業戶中長期貸款能保持增長,則有利於後續經濟數據企穩。但目前實際利率依然高企,限制了實體經濟融資能力,央行有必要持續降息、降準。在調降基準利率的同時,釋放長期限資金以壓低長端利率。預計最快6月就有可能再次見到降準出現。

  從貨幣市場的價格來看,中誠信分析師余璐稱,央行目前在公開市場上連續停止逆回購,公開市場繼續保持平衡。受新股發行、半年末因素以及MLF到期的影響,目前資金面較此前略微收緊。總體來看,貨幣市場利率仍處於歷史較低水準。考慮到穩增長政策的落實仍需要資金面的護航,若資金面承壓,不排除央行會採取一定的措施以平抑資金波動,因而市場對資金面寬鬆的預期仍會持續,短期內貨幣利率水準或維持低位波動態勢。

  不過,另一些重要數據支援央行的政策行動會穩步推進,而沒有必要採取過於激進的措施,這個數據就是目前還處於不定期公佈的中國失業率。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消息顯示,5月份調查失業率為5.1%,略低於前月水準。歐樂鷹認為,推測2014年初以來的趨勢,即失業率企穩于略超5%的水準。到目前為止,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由於經濟刺激措施促進了需求,勞動力市場甚至正在略微轉強,反映出勞動密集型的小企業和服務業正在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而勞動力人口的萎縮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官方此前表示,如果失業率上升,將予以更加激進的政策回應。勞動力市場的穩定表現可能成為政策行動穩步推進的理由之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