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十二五”落實國家投資180多億元防沙治沙
- 發佈時間:2015-06-19 00:33:07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記者開車沿拉薩河南岸經過,透過車窗看到,昔日光禿禿的山坡現在看上去綠油油的一片,這正是拉薩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一部分成果。
防沙治沙“樹上山”
沙退了,林茂了,生態環境改善了。拉薩居民扎西朗傑説:“沒有防沙治沙,就沒有今天西藏的碧水藍天。”
拉薩南山造林綠化工程位於拉薩南山的恰恰山北坡,布達拉宮正南的山溝內,涉及城關區蔡公堂鄉慈覺林村。拉薩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2年工程啟動以來,拉薩有關部門克服資金緊缺的困難,攻破技術難關,先後在不同海拔高度、立地條件差的南山片區,分別開展了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試驗,有針對性地試種了不同苗木來源地和不同規格的喬木、灌木20余種,摸索出了適宜南山山體造林綠化工程的苗木品種、規格、栽植技術和管護措施,成功實現了“樹上山”,也在全區實現了海拔3900米人工造林零的突破。截至2014年底,拉薩南山山體造林綠化工程成活各類苗木17萬餘株。
“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對提高居民生活品質也有一定意義,居民們對工程的建成有很大期望。”拉薩南山造林綠化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
説起期望,拉薩南山造林綠化工程周圍居民也忍不住爭先恐後地説:“南山綠化工程真是好,建成後南山將變得風景秀麗、景觀優美,我們的生活真是一年比一年幸福……”
“南山綠化工程建成後不僅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帶動我們周邊的發展,黨和政府真是好……”
拉薩南山造林綠化工程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2015年,南山規劃設計人工造林面積1023畝,栽植各類喬木、灌木20萬餘株,苗木品種有油松、高山松、雪松等24種,並在海拔4100米左右山體配套建設蓄積量100立方米蓄水池3座。截至目前,南山山體造林綠化工程共到位各類苗木203117株。”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加強和推進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工作,要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係,著力提高防治水準,科學有序推進防沙治沙工作。
為了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十二五”以來,根據《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與規劃》、《西藏自治區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等,西藏積極推進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與恢復戰略措施,堅持實施天然草地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野生動植物保護及保護區建設、重要濕地保護、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工程等保護工程,對生態公益林、濕地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尊重自然規律,重視生態修復;對森林資源消耗、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地質災害等生態問題,堅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實施綜合治理,努力提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
實施綜合治理
自治區林業廳退耕還林(治沙)辦公室主任王洪英説:“在防治荒漠化和沙化的措施上,西藏主要結合《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與規劃》、《西藏自治區“十二五”時期林業發展規劃》、《西藏自治區防沙治沙規劃》等工程項目,大力開展防封沙育草、草方格與礫石壓沙、沙化土地封禁、防護林體系、人工種草與天然草地改良、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各項工程措施,重點治理了城鎮周邊、公路鐵路沿線、名勝古跡周邊的流動沙丘與半固定沙丘,進一步改善了人居環境、旅遊環境、社會生産環境。”
“這幾年,我們的生活環境好多了,植被比以前多了,風沙比以前少了,空氣也比以前清新了許多。現在出去散步,我們的心情都比以前好。”山南地區扎囊縣扎其鄉藏中村村民益西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經過多年的治理,西藏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整個“十二五”期間,已落實國家投資180多億元。
王洪英介紹説,“十二五”以來,西藏各類生態保護與建設不斷加強,僅林業系統各類保護區面積已達42.64萬平方公里;生態補償、修復機制逐步建立,落實了一系列草原、濕地等政策補償機制,完成公益林保護1.52億畝、退牧還草0.43億畝、草原禁牧1.29億畝、草畜平衡8.96億畝;完成人工造林16.03萬公頃、封山育林15.75萬公頃、沙化土地治理18萬公頃。
如今,大部分治沙點已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成為了人們郊遊的好去處。背靠沙丘,眺望美麗的風景,市民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脆弱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而不勝感慨,綻放在人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