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澳經貿互補合作機會多

  • 發佈時間:2015-06-18 05:32:5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劉樂平 通訊員 黃紅蕾

  今天,中國與澳大利亞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是繼南韓之後,我國與亞太地區又一個重要經濟體簽署的自貿協定。據悉,中澳自貿協定內容十分豐富。協定分正文部分和4個附件,不僅涉及貨物貿易、海關程式與貿易便利化、服務貿易、投資等領域,還包括電子商務、政府採購、智慧財産權、競爭等。

  澳大利亞是浙江的重要貿易合作夥伴。杭州海關統計顯示,2015年1至5月,我省對澳大利亞進出口225.5億元,下降12%。其中,出口120.8億元,增長4.2%。專家表示,由於中澳之間産業互補性很強,同類産品的競爭性並不強,自貿協定將為浙澳經貿合作打開一扇大門。

  “澳洲産”更低價

  中澳自貿協定將為澳大利亞産品和服務打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也將給浙江的消費者帶來了不少實惠。根據協定,澳大利亞對中國所有産品關稅最終均降為零,中國對澳大利亞85%産品實行零關稅,進入協定成熟期後,這一比率可高達95%。

  “澳洲的大米、小麥、羊毛和棉花等農産品享受零關稅後將大幅提升中國市場佔比,海鮮、牛羊肉、奶酪、橄欖油等深受國內新生代消費者歡迎的美食,在關稅普遍降低後價格有望下調。”寧波海關有關人士表示。如目前須徵收14%至30%的關稅的澳洲紅酒,將在4年內逐步降至零關稅,而包括奶粉在內的乳製品,目前徵收10%至20%關稅,將在9到11年內逐步降為零關稅。

  “我們公司銷售的進口澳洲牛肉,目前關稅和增值稅加起來大約28%,未來幾年關稅逐步取消,這一塊讓利給消費者,很可能激活消費市場。”寧波港龍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冬冬表示。去年“港龍”僅澳洲進口牛肉銷售額就達近2000萬元;今年1至5月,銷售額達800多萬元,同比增長超過20%。

  高冬冬説,“港龍”的客戶主要是國內的肉類批發市場、酒店等,除此之外也在嘗試門店經營。“很多加工企業因為價格原因選擇非正常途徑進來的牛肉,對我們正規渠道的進口商肯定造成一定衝擊,關稅取消後這一情況將慢慢消失。”

  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表示,浙江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相對較高,消費者對優質産品的需求會更多。海淘的風行,就體現了市場對安全優質商品的需求。而這次自貿協定的簽署,可以讓澳大利亞的優質産品以更低廉的價格進入尋常百姓家。

  不過,消費者要得到這一實惠可能還需要耐心等待。以牛肉為例,自貿協定規定,牛肉的關稅需在9年內逐步取消。所以,消費者可能需要經歷一個漸進的過程才能感受到價格的下降。

  貨物貿易空間大

  相比澳大利亞在自貿協定中獲得的原料、農産品和服務業輸出的關稅優惠,中國從協定中獲利最多的將是製造業,享受關稅減免幅度較高的産品包括服裝皮革、電子、機械、鋼鐵及金屬製品和化工産品等,各類製造行業將享受利好。

  “從雙邊貿易的情況分析,中澳之間的産業有很強的互補性。”張漢東説,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資源豐富,擁有許多特種煤炭,中國對此需求巨大。而浙江出口到澳大利亞的産品當中,生活實用小商品較多。

  據浙江檢驗檢疫部門統計,2014年,該局轄區共受理澳大利亞進境報檢1681批,貨值金額達4.58億美元,共為轄區內出口企業簽發對澳大利亞普惠制原産地證書5584份,簽證金額居前列的主要為木製品、傢具、寢具、燈具、機械産品等。

  中澳自貿協定簽訂後的幾年內,絕大部分中澳貿易産品將實現零關稅,浙江紡織、服裝、機電、玩具和運動器材等産品在澳市場上競爭力將大幅提升。同時,澳第一大出口産品和浙江第一大進口産品“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也將大幅受益。

  “對於我們企業來説,羊毛的自由貿易帶給企業的直接利好是,降低生産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桐廬一家羊絨針織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每年大量從澳大利亞進口羊毛作原料,關稅歸零後將為企業節省一大筆錢,出口産品將更有競爭力。

  張漢東分析,根據以往自貿協定簽訂後的貿易增勢來看,優惠的關稅政策帶來了更多的貿易機會。

  雙向投資迎利好

  根據協定,對投資領域,雙方在協定生效日起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同時大幅降低企業投資審查門檻,增加企業投資的市場準入機會、可預見性和透明度。記者從商務部門了解到,澳大利亞是我國海外投資僅次於中國香港的第二大目的地,不少浙商活躍在澳洲。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海亮集團斥資3400萬元進軍雪梨地産。此前,海亮集團旗下的有機農業集團,在澳大利亞收購了一家食用油生物能源公司以及擁有1300公頃土地的樹頂種植園公司。這個種植園主要從事橄欖種植、銷售和橄欖油壓榨,項目總投資9917.8萬美元。

  “我省民營資本充裕,浙商應該充分利用自貿協定中,澳方對中國私營企業投資審查放寬這一優惠政策,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張漢東表示澳礦産資源豐富,礦砂也是浙江進口比重最大的産品,要鼓勵企業加大對澳礦産資源合作開發的力度。

  省商務廳統計顯示,近5年來,澳大利亞對浙直接投資規模逐年下降,在浙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5%的形勢下,浙對澳直接投資規模未見明顯增長。但浙澳投資合作不乏成功案例,如2009年吉利汽車以4740萬澳洲元全資收購澳全球領先的變速箱生産研發企業DSI公司的主要業務資産,填補了自主品牌汽車在高檔自動變速器領域的空白。

  “相較于浙江利用外資的量,浙企對外投資不算大,但是後者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前者,這一差距將不斷縮小,雙向投資將是未來的趨勢。”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杭州6月17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