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放棄調查美監聽默克爾

  • 發佈時間:2015-06-14 06:37: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電德國檢察部門12日宣佈,放棄對美國情報機構涉嫌監聽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一案的刑事調查,緣由是現有證據不夠“鐵”,過不了法庭審理這一關。

  德國聯邦總檢察長哈拉爾德·朗格的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説,之所以結束調查,是因為對美方的指證在法庭上站不住腳。德國情報機構沒能發現美方監聽的真憑實據,而就監聽是否真的存在,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的美方文件説法含糊。

  聲明説,斯諾登不能作為本案的證人,因為他並不直接了解這些監聽行為,他所發表的陳述、提供的文件不能證明他親眼目睹或者了解到默克爾手機遭監聽。

   德總檢察長否認白幹

  朗格在聲明中説,他沒能成功向法院申請對美國國安局發傳票,要求對方交出關於監聽默克爾的任何原始命令。

  他稍後告訴媒體記者,實際上他沒有向法院申請發傳票,那是因為法院顯然會拒絕。傳票發了也白髮,一個國家怎麼會讓自己的政府員工到另一個國家受起訴呢。

  朗格否認歷時一年的調查“白幹了”、調查一開始就註定失敗。“我們當然想過可能成功,要不然不會啟動調查,也不會持續一年。”

  不過,去年6月決定對美方涉嫌監聽默克爾手機一事啟動刑事調查時,朗格便説,這一調查可能只是“象徵性”,因為蒐集美英等國情報機構在德境內搞監聽的證據幾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務。德國媒體當時分析,調查更多是迫於公眾壓力的無奈之舉。

  調查迫於輿論壓力

  2013年夏天,原美國國家安全局僱員斯諾登曝光美國“棱鏡”秘密監聽項目,國安局監聽對象包括德國公民的電話通話和網路通信,美德關係立時緊張。同年10月,德國《明鏡》週刊援引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國國安局從2002年就開始監聽監控默克爾的電子郵件和手機通信。默克爾隨後給美國總統奧巴馬打電話抗議,稱這是“嚴重背信”之舉,德美關係再次蒙上一層陰影。

  美國政府稍後向德方承諾,“再也不會”監聽默克爾的手機。這似乎間接證實了斯諾登的指認。然而,朗格説,美方這一聲明“含糊”,“不足以”證明美國曾經監聽默克爾的手機。“公眾把這番言論解讀為美方大體承認有罪,但檢察官們不能因此不需要按照德國刑法的要求收集確鑿證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