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濟南智造”為何扎堆禹城

  • 發佈時間:2015-06-12 11:32:07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圈重磅 〈〈〈〈〈〈〈

  “國內沒有一家同行,能與我們的裝備能力比肩。”説得如此豪邁的,是山東邁特力重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興海。

  這種底氣來自實打實的發展實力。今年5月底,在邁特力重機項目車間裏,起重能力達200噸的桁車正往來穿梭,一台即將發往上汽集團的重型數控機床即將裝配成型。該公司由濟南機床二廠新吉爾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2億元建設,製造設備為國內同行的最高配置水準。

  這樣一家頗具實力的尖端裝備製造企業就坐落于禹城市區東部的德州高新區內。劉興海説:“我們從2010年來到禹城發展,整個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二期已相繼竣工並投産,三期工程已開工建設。項目全部達産後,年可生産各類壓力機600台、數控鏜銑床200台,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

  不止這一家“高大上”的企業,距離邁特力重機公司不遠,已有山東寶世達電纜公司、山東天辰智慧停車設備公司、絢康傢具園等40多家濟南高新技術企業扎堆在禹城。濟南企業緣何如此青睞禹城,且看本篇解讀。

  “一圈一帶”吸引人才

  “我家在濟南,去年來到禹城工作,每週五下班後統一乘坐單位的班車回家。”山東寶世達電纜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許遵劍表示,自己開車回去路上也僅有40分鐘車程。寶世達電纜公司是一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産設備全部引自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技術實力非常雄厚,眼下,憑藉著2項國家發明專利、9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

  這背後是一個多達50人資深管理和技術團隊的支撐。如今,這些高端人才通過便利的交通每日往返濟南總部和禹城。

  “落戶禹城之初,交通優勢就是我們最先考慮到的。”該公司總經理徐余良説。禹城市作為濟南的“衛星城”,市區距濟南僅有50公里,並且有京滬鐵路、京滬高鐵等重點鐵路線和京福高速公路、青銀高速公路等高速路結成的交通網。

  此外,完善的配套設施也是選擇在此落戶的重要原因。“最初,我們選址建廠時,很多地方給我們安排的地方都比較荒涼,而來到禹城第一次我們就看中了。”徐余良説。近年來,禹城市在德州高新區內新建道路23條,完成排水工程25條,新增綠化面積60萬平方米,新建並啟用第二污水處理廠、天然氣接收站、東城變電站等設施,區內201家企業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禹城是‘一圈一帶’的‘疊加區’,而‘一圈一帶’戰略的出臺也激發了企業的內在活力。”禹城市發改局局長劉開明説。

  簡政放權服務小微創新企業

  在禹城市博通小微企業園蘭德液壓公司,銀灰色的鋼架結構廠房裏,機器轟鳴,鋼花四濺,工人們正在緊張工作。

  蘭徳液壓公司是一家集液壓設計、製造、維修、檢測于一體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在濟南建廠後,因為發展條件受限,該公司搬遷到位於禹城市的德州高新區博通小微企業園。該總經理馮先峰馮先峰介紹,公司所在的博通小微企業園除具備基本的綠化、基礎設施、安防、保潔服務外,還可提供25項特色服務,包括施工機械租賃、電工服務、電腦維修維護等,大大降低入園企業的運營成本。

  自“一圈一帶”規劃出臺以來,禹城市積極對接濟南産業轉移,並借助外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博通小微企業園是禹城市對接濟南産業轉移,通過招商方式引進的。該産業園引自江蘇南京,採取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模式建設,實行工業物業化管理。目前,園區已有7家企業落地,20余家企業簽訂入園協議,都是從濟南招過來的創新型小微企業。

  “我們還可以找禹城市項目推進工作小組幫助協調。”濟南魯拓公司總經理韓士紅告訴記者。禹城市從國土、環保、發改等相關部門抽調人員成立項目推進工作小組,建立招商引資項目手續辦理綠色通道,實行工商營業執照、質檢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等便捷渠道。

  産業鏈條上招“智”商

  “去年開始,我們與禹城市當地貴和電器公司達成供貨協議,每年供應價值200萬元的電氣裝備用電纜。”徐余良介紹。

  禹城市借助“一圈一帶”政策,將生物製造、機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發展列入了“一圈一帶”規劃,並以規劃建設的全國生物産業基地、飛地經濟示範園、濟南北部産業轉移承接協作區、高端新能源裝備産業園為目標,通過産業招商、以商招商、到府招商等多種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並促進來落戶的濟南企業與本地企業形成緊密合作,共同延長産業鏈條,爭取最大發展空間。

  “我們發揮‘一圈一帶’戰略疊加區的優勢,把緊密圈同城化作為經濟一體化的突破口,向濟南區域重點傾斜,並將濟南北部轉移産業作為産業招商的重點之一。”禹城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健説,正在打造3個面向濟南的企業園區,一是成長型科技含量較高的博通小微企業園,二是承接濟南較知名家居品牌的絢康傢具園,三是面向濟南及周邊環保産業的環保産業園,如今已引進來自濟南的項目46個,總投資160多億元。(本報記者 蘇曉萌 通訊員 崔珠峰 高新軒 陳鐵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