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落選MSCI 或于明年納入

  • 發佈時間:2015-06-11 02:32:1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金彧 梁薇薇)6月10日淩晨,A股是否被納入摩根士丹利明晟指數(MSCI)揭曉答案:中國A股暫未被MSCI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分析認為2016年或將被納入。

  MSCI明晟表示,預計在一些與市場準入相關的重要問題解決後,中國A股會被納入全球基準指數。MSCI與中國證監會將組成工作組解決問題,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MSCI就將把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時機不再局限于每年一次的市場分類評審期。同時,中國A股將保留在2016年新興市場指數評估名單。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認為,這將倒逼中國監管者儘快行動,解決市場準入問題,估計2016年一季度可以納入。

  A股落選的消息被證實後,昨日A股早盤跳空低開,盤整消化了一上午,一度跌至5000點邊緣。不過,午後多空雙方交戰加劇,滬指一度翻紅觸及新高,不過,張濤伍。創業板則強勢走高,收復3800點失地。

  在昨日召開的和訊基金Q2策略會上,有業內人士表示,A股加入MSCI的條件並不完全具備。一是外匯管制,現在外資投資A股只能通過QFII、RQFII這些渠道,額度都要批准,這些指數基金要配A股或面臨額度的問題。二是中國資本項目還沒有完全放開。這兩方面原因導致A股還不能納入MSCI指數。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現在中國證監會在與MSCI積極溝通,A股也做了一些努力。滬港通已開通,基金互認從7月1日起開始做,下半年有可能開通深港通,註冊制也會放開,外匯管制會更松,匯率方面也會逐漸市場化,若這些條件逐漸實現,明年6月1日之前A股應該可以加入到MSCI指數。

  “A股納入MSCI指數對A股意義重大。如果A股加入MSCI國際指數,可能有一些國際指數基金就要被動地配A股,按A股的權重至少帶來2萬億美元的增量資金,這會對A股會形成巨大的推動。”楊德龍表示,同時,因為A股僅次於美股,是世界第二大市場,中國經濟也是世界第二,世界經濟指數把A股排除在外是不完整的,因為它缺乏世界第二大市值的市場。

  ■ 個股

  否認合併 神華中煤聯袂大跌

  合併傳言曾引發雙方股價大漲;分析稱合併可能性不大

  新京報訊 (記者劉溪若)近日,有關神華和中煤兩家煤炭巨頭合併的傳聞在資本市場風傳。對此,兩家公司雙雙予以否認。受此消息影響,6月10日早盤中國神華中煤能源兩家上市公司股價雙雙大跌。

  “合併的傳聞一直都有,但兩家企業都是央企,産品雷同,合併可能性比較小。”昨日,有煤炭行業內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評述。

  雙方合併難度很大

  6月9日早間,有媒體曝出神華和中煤兩家大型煤炭企業將合併的傳聞,迅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無限遐想。業內看來,在煤炭行業需求持續低迷不振的情況下,兩家市場份額最大煤炭企業合併,無疑將會對行業有所提振,會是巨大的利好。9日,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兩家上市公司更是雙雙漲停。

  但很快,該消息便被兩家公司方面予以否認。9日晚間,先是中國神華董秘黃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合併事情並不知情。此後,中煤能源對外發佈公告表示,集團和公司均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面或口頭資訊,均未向任何部門和企業表示過此類意向。其實,有關神華和中煤的合併傳聞已經由來已久,但在行業內人士看來,雙方合併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因為本身兩個央企實力都很強,不是優勢互補,合併的難度會很大。”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王旭峰告訴新京報記者。他表示,之前合併消息在行業內就有,但一直是傳言。

  6月10日,二級市場上,早盤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一度雙雙大跌,但尾盤中煤能源止跌反漲。截至收盤,中國神華下跌3.84%、中煤能源上漲1.60%,分別報收25.28元和11.42元。

  短期內煤炭價格或震蕩下跌

  實際上,即便神華和中煤合併,業內對兩方未來的前景也並不看好。“因為合併之後只能是規模上擴大,兩家企業的業務和生産的煤炭品類都雷同,所以看不出有什麼絕對優勢。”王旭峰表示。

  除此之外,不少業內觀點還認為,目前國內煤炭産業需求低迷不振,神華和中煤合併也難以解決目前市場的問題。一個可以作證的數據是,從去年12月至今,代表行業內動力煤價格的環渤海灣動力煤價格指數持續下跌,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已經從520元之上,一路跌至目前的418元左右,每噸整整下跌了100元上下。

  “市場情況現在依舊不好,5、6月份是淡季,電廠日耗煤炭量都比較低。同時受制于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用電起不來。”王旭峰認為,需求看不到增長的預期,短期內煤炭價格震蕩下跌的可能性居大。

  ■ 板塊

  巨無霸中國核電秒停帶動次新股井噴

  新京報訊 (記者金彧)時隔五年,首只“巨無霸”中國核電正式登陸A股。6月10日,以中國核電為首的8隻新股亮相,上演“秒停”秀,毫無意外地收漲打板44%。

  受此消息提振,沉寂多日的次新股集體飆升。截至昨日收盤,次新股板塊集體飆漲6.6%,領漲A股。引力傳媒華鐵科技賽摩電氣金海環境等56隻個股漲停,在昨日185隻漲停個股中,次新股佔比近30%。

  不過,因中國核電上市而提前透支利好的核電板塊遭遇了“見光死”。前期大漲的核能核電板塊昨日領跌A股,跌幅超4%墊底。中國一重大跌8.82%,上海電氣中核科技東方電氣等跌幅超8%,浙能電力沃爾核材等跌幅近7%。

  6月11日,韓建河山等9隻新股將上市。其中,3隻登陸上交所,4隻在創業板上市,2隻登陸深交所。

  分析認為,毫無疑問這9隻新股將集體“秒停”,並帶動次新股大漲。不過,隨著今年證監會增加新股供給,每月核準兩批40多家新股上市,次新股的稀缺性下降,很難出現暴風科技似的“漲停王”。

  中國核電前腳A股上市,後腳便迎來新一隻“巨無霸”國泰君安,其募資規模超過中國核電。6月9日,證監會核準了2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國泰君安、安徽口子酒等在列。

  記者查閱上交所公告發現,國泰君安已于昨日披露招股書,並將於6月18日進行網上申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