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降價 5月進口跌18.1%

  • 發佈時間:2015-06-09 02:33:5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劉素宏)6月8日,據海關統計,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97萬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同比下降2.8%,降幅較4月份繼續收窄3.4個百分點;進口8033.3億元,下降18.1%,環比有所向好。

  進口跌幅超預期

  5月進口跌幅超過此前高盛的預計。6月5日高盛曾預計,5月份進口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16.2%升至-12%,油價反彈和國內政策放鬆可能改善進口增速。但事實上,進口增速依然不容樂觀。

  累計來看,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5.4萬億元,增長0.8%;進口4.07萬億元,下降17.2%;貿易順差1.33萬億元,擴大2倍。

  對於進口下降的原因,中金所研究院趙慶明、郭孟暘分析稱,大宗商品進口量有增有減,但進口價格普遍下跌,這是導致進口下降的主因。前5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煤、大豆等大宗商品數量下降,煤進口量同比降幅達38.2%,進口原油、銅礦砂分別增長4.0%、14.2%。不過,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卻出現大幅下降。前5個月,進口原油1.34億噸,增加4%,進口均價為每噸2558.4元,下跌46.6%。

  今年四季度進出口或企穩

  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持續下滑。5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較4月份回落0.9,連續3個月下滑,這表明今年年中我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高盛分析稱,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自3月份以來已停止升值,但仍處於接近歷史紀錄的高位,對出口構成了持續不利因素。

  不過,趙慶明表示,比匯率對出口影響更大、更不容樂觀的是外部需求。目前全球經濟復蘇仍乏力,美國、歐洲等主要國家失業率依然很高,依賴再工業化解決就業問題,這會對進口商品形成替代作用。

  另外,影響進口的內需情況嚴峻。中金分析稱,今年以來,進口的持續負增長也説明瞭內需相對不足,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6月底前落實部分國外日用品試點降關稅,同時調整部分商品消費稅政策,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然而經濟的持續下行已經開始對居民消費産生負面影響,因此日用品進口關稅的放鬆也難以扭轉進口負增長的大趨勢。

  綜合看來,中金所研究院趙慶明、郭孟暘預計,近期進出口貿易將持續低迷,預計今年四季度或明年初將企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