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對非經貿:外經與外貿形成良性互動

  • 發佈時間:2015-06-08 15:34:3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伊佳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2015年一季度商務運作情況。在內外需不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人民幣被動升值等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下,2015年4月全國進出口1.96萬億元,同比下降10.9%。然而,一季度我國外貿總體數據並不理想的情況下,對非經貿合作卻不乏亮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一季度中非經貿合作克服了當前外部不利因素,呈現出基礎設施合作新簽合同額高速增長和機電産品拉動我對非出口高速增長的兩“高”特點。

  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第一個“高”是機電産品拉動我國對非出口高速增長。一季度我國對非洲出口增長了21.8%,達到252.4億美元,這個數據高於全國出口增速將近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機電産品同比增長19%,三倍于全國機電産品出口增速,成為拉動對非出口的重要引擎。例如,我國企業對南非出口95台電機機車的項目于3月份完成交貨,項目金額大約有4億美元。此外,正在實施的衣索比亞—吉布地鐵路、肯亞蒙巴薩—內羅畢鐵路,也將帶動44億美元國産裝備和材料出口。

  第二個“高”是基礎設施合作新簽合同額高速增長。一季度我國企業在非的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231.1億美元,同比增長49.4%,完成營業額11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分別佔海外工程承包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的50.7%和36.8%。一季度,與中國新簽合同額位居前10位的國家中,非洲國家佔了7席。其中上海電器的剛果(金)輸變電線路項目,合同額為16.2億美元,是今年以來我國海外新簽合同額最大的工程項目。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哥拉承攬的聯合迴圈電廠項目和中國港灣在象牙海岸簽署的阿比讓港口擴建項目合同額也分別高達9.9億美元和9.3億美元。

  據介紹,今年一季度中國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是5.3億美元。儘管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近期有不少對非投資重大項目都取得積極進展,未來的投資增速有望重拾聲勢。“今年要召開中非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我們希望能夠以這次會議為契機,以參加非洲‘三大網路’建設和開展對非産能合作為抓手,加快推進中非經貿合作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沈丹陽介紹説,目前非洲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能礦資源國加快工業化進程訴求訴求更加迫切。我們將充分利用好這個機遇期,繼續加強對中非經貿合作的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

  貿易合作持續深化

  2014年,中國與非洲進出口額2218.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5%。其中,我對非出口1061.5億美元,首破千億美元大關,增長14.4%。“非洲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區域,現在正面臨工業化的迫切要求。在這些基建投資中,中國企業具有明顯競爭優勢,應抓住非洲國家工業化的契機,積極參與對非投資。”對此,對外經貿經濟研究員趙朝陽分析稱,工業化進程中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中國對非投資中大型基建設施的投資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比如電力、通訊、鐵路和港口。同時,隨著基建的逐漸加速,也為改善一般工業投資項目創造了良好投資環境。所以,未來不僅在基建中大型投資項目將增加,而且一般工業投資項目也會有新的亮點。

  人口紅利和低成本的原材料,這是任何具有“後發優勢”的國家或地區發展工業最為關鍵的兩項有利因素。未來15~20年,非洲具備全球最高年輕人口比例和最大的新增勞動人力。而非洲本地擁有的大量金屬、農業、牧業、能源原材料,包括眾多重量價值比低、運輸費用昂貴的材料,都使當地具備了發展初加工業的優勢。

  隨著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性的重要經濟體,中國企業走進非洲、融入世界需求也變得強烈。世界銀行發表報告指出,從2008年起,中國成為新興國家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最大投資國。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稱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的企業在非洲的直接投資遍及各個行業,包括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採、運輸、商貿、通信、金融等。中國對非投資帶動了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非洲經濟發展中一個重要的引擎。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到非洲國家投資興業,轉讓適用技術和管理經驗,成為助力非洲發展建設的重要行動。在非洲大地上,中國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産品和服務,也是機遇和市場,甚至是社會水準的改善。

  本版編撰本報記者伊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