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制度創新助推亞太自貿區建設

  • 發佈時間:2015-06-04 06:28: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6月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和南韓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在南韓首爾分別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韓自貿協定(FTA)。這不僅標誌著中韓雙邊經貿關係得到了制度保障和加強,同時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可供參考的創新路徑,併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積極影響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

  在天然的經濟互補性和良好的合作基礎上,中韓自貿協定簽署有望顯著推動兩國的經貿發展。中韓自貿協定可以説是全球貿易體系新一輪重構背景下,中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一次新嘗試。

  在貨物貿易領域,在未來20年內,中國將在91%稅目商品上或佔進口額85%的商品上逐步取消關稅;南韓將在92%稅目商品上或佔進口額92%的商品上逐步取消關稅。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首個廣泛覆蓋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環境等“21世紀新議題”的自貿協定;並首次引入了地方經濟合作內容,以地方先行先試不斷探索試驗第二階段中韓自貿協定談判的新領域。中韓兩國承諾在協定生效兩年內,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服務貿易和投資談判,這也是中國首次在對外貿易談判時承諾採用上述模式。可見,中韓自貿協定是我國迄今為止對外簽署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作為東亞地區的一個重要自由貿易協定,中韓自貿協定將對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發揮積極影響。一方面,儘管早在2003年中日韓自貿區民間可行性研究報告就指出,中日韓自貿區能夠拉動中國GDP增長1.1%-2.9%,拉動日本GDP增長0.1%-0.5%,拉動南韓GDP增長2.5%-3.1%,但是直到2012年中日韓三國才宣佈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日韓自貿區可謂姍姍來遲。鋻於日韓兩國經濟結構類似,中韓自貿協定簽署實施可能會對來自日本的同類商品構成挑戰,這將為進一步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提供新的動力。另一方面,中韓自貿協定將對區域全面夥伴關係協定(RCEP)甚至亞太自貿區(FTAAP)發揮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中韓自貿協定有望從貿易開放水準、貿易議題全面性、利益平衡性等多個角度為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一條創新的、可供參考的路徑。

  亞太自貿區建設任重道遠

  進入21世紀以來,多邊貿易談判進展緩慢,區域經濟合作方興未艾。但也出現了地區內部貿易規則增多,碎片化程度提高的問題。為了克服亞太地區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的負面影響,幫助企業更好地利用自由貿易協定,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上,來自APEC經濟體的領導人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亞太自貿區進程正式啟動。亞太自貿區作為一個跨越太平洋、涵蓋世界前三大經濟體、佔全球GDP57%、貿易額46%、人口40%的自由貿易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如果亞太自貿區順利實現,理論上來自APEC21個經濟體的企業進行區域內貿易時,只需熟悉一份商品降稅目錄,並填寫一種原産地證書即可。與目前同種商品面臨著十幾種甚至數十種降稅安排,根據不同出口市場企業需要填寫不同種類的原産地證書的情況相比,亞太自貿區將大幅簡化企業利用自貿協定優惠關稅的困難,有效降低企業區域內貿易成本,有助於進一步理順地區和全球價值鏈。

  其次,亞太自貿區將為亞太經濟增長和各成員發展注入新活力。根據2009年APEC高官會的一份報告,亞太自貿區不僅有望拉動整個APEC地區的實際GDP增長約0.12%-2.90%,推動整個地區的出口提高約4.20%-15.42%,進口提高約5.37%-14.73%,而且APEC地區各經濟體都能夠從亞太自貿區中獲益,其實際GDP和進出口貿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後,亞太自貿區是目前亞太地區最具包容性的貿易安排。不同於亞太地區內盛行的雙邊自貿協定等“排他性”貿易安排,亞太自貿區是包含亞太經濟體最多的自貿協定,亞太自貿區的建立不會令任何一個APEC成員方福利受損。亞太自貿區既兼顧了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現實國情和發展階段,又強調了南北合作共贏,實現了對地區碎片化的包容性整合,是“合作型一體化”而非“競爭性一體化”,必然受到各方的歡迎與支援。

  按照《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的安排,將通過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自貿區資訊交流、多年期能力建設、提升具體領域自由化便利化水準以及加強與工商界合作等多個行動推動亞太自貿區最終實現。2015年2月APEC第一次高官會期間,各方已一致通過《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的指導性工作文件》,並正式成立由21個經濟體組成的聯合戰略研究小組,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獲得實質性啟動,並計劃于2016年完成。

  建設亞太自貿區仍需克服挑戰

  目前來看,亞太自貿區的建設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一方面,亞太自貿區涉及範圍之廣,包括的成員之多在全球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歷史上是少見的。成員方在經濟領域和非經濟領域都存在較大差異,經濟體量、發展階段、政治制度、商業習慣等千差萬別。僅從經濟角度來看,亞太自貿區既包括GDP為151億美元的小國汶萊,又有GDP高達17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一大國美國;既有每人平均GDP2053美元的越南,又有每人平均GDP高達61219美元的澳大利亞,亞太地區經濟多樣性客觀上增加了亞太自貿區各方達成利益共識的難度。另一方面,各方在如何推進亞太自貿區的理念方面還存在差異。目前,各方在亞太自貿區實現的途徑與方式(將現有自貿區“合併”成亞太自貿區還是另起爐灶單獨推動亞太自貿區)、時間表、工作原則和具體措施等具體問題上尚未形成共識。

  為了進一步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實現亞太地區經濟可持續增長,各方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第一,APEC內部需要進一步加強能力建設。APEC各經濟體實力和發展階段差距較大,有必要加強這些經濟體的能力建設,幫助這些經濟體更好地參與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目前,《亞太自貿區能力建設行動計劃框架》于2012-2014年實施完畢,APEC已經批准了《第二期亞太自貿區能力建設行動計劃框架》。值得注意的是,各經濟體差異性決定了需要進一步研究、設計富有針對性、量身定制式的能力建設活動。能力建設需要更多的物質投入,而不僅僅是各種會議或培訓活動,APEC經濟技術合作的經驗表明,只有平衡軟體投入和硬體投入才能取得更好的政策成效。APEC可以探索將APEC能力建設與聯合國關於發達國家將GDP的0.7%作為發展援助的目標相結合,推動可持續的能力建設項目。

  第二,進一步分析、識別亞太地區目前存在的多重自貿協定,確認這些自貿協定的開放水準、議題覆蓋情況、條款規則與WTO規則的差別、各自貿協定條款的重疊情況;進一步識別21世紀新議題,綜合分析、判斷未來亞太自貿區需要涉及的領域;特別是需要加強經濟合作條款和其他制度創新,通過更好地設計經濟合作條款,進一步促使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取得利益共識;而類似“早期收穫”等制度創新,將有利於各方增強對亞太自貿區建設的信心。

  第三,進一步推進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建設。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終實現,有賴於地區內部實現互聯互通,商品、服務、人員等要素實現自由流動,將對亞太自貿區的實現發揮重要推動作用。互聯互通一方面需要加強海關合作、簡化原産地規則、強化供應鏈管理等貿易便利化建設,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強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不僅關乎交通生活便利,更制約了不少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能力,研究表明改善一國的基礎設施,將對該國貿易和經濟發展發揮很大的作用,其作用甚至比單純的關稅減讓更為顯著。

  中韓自貿協定作為一個具有鮮明的風向標意義的“全面、高水準”的自貿協定,表明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願意而且能夠主動開放,發展中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是可以找到利益共識的。與此同時,中韓自貿協定首次引進地方經濟合作內容,並積極嘗試了48小時內的通關、700美元以下貨物免交原産地證書等貿易便利化等新做法,這些充滿智慧的大膽探索將為對接“一帶一路”構想、促進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和最終實現亞太自貿區提供必要的制度創新和準備。可以預見,中國有望成為連接亞太地區廣大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橋梁”,為實現亞太自貿區乃至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