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為咱老少爺們服好務
- 發佈時間:2015-06-03 02:32:0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范亞旭本報記者張培奇
44年前他當選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44年裏他帶領著水磨河村篳路藍縷、艱苦創業,把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也成為了長葛市第一個億元村,44年後他走了,留下了94本工作日記,留下了他一生所努力建設的水磨河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擱筆……他是河南省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原黨委書記燕振昌。
“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村裏操勞”
從28歲成為水磨河村支書開始,到73歲在工作中溘然去世結束,勤勉、務實、為民已經成為燕振昌身上最鮮明的符號。
從水磨河村現任黨委書記郭建營那兒,記者得知,燕振昌每天早上4點準時起床寫頭一天的工作日記並思考當天工作安排的習慣已保持了44年。44年來,他的妻子張改真對他把辦公室當家也已習以為常,他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
2014年12月12日淩晨,燕振昌起床開始寫工作日記。寫到第四條時,他猝然伏在辦公桌上。後經醫護人員證實,燕振昌因突發心肌梗死,于淩晨4時去世。
“老書記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村裏操勞。”郭建營説著眼睛濕潤了。“前一天還在一起為幸福湖來水一起高興著,隔一晚就再也説不上話了。”
幸福湖重新來水讓燕振昌生命中最大顧慮消除了。2008年12月31日,村裏幸福湖水乾涸了,導致附近3個鄉鎮、23個村、近4萬口人的吃水和灌溉出現嚴重困難。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一方清水,當時已年近70歲的燕振昌不斷向上級寫報告信彙報幸福湖“遭遇”和長葛西部的吃水難題。
2013年10月,長葛市西部引水灌溉工程正式得到批復——項目通過引平禹一礦礦井排水入長(葛),注入幸福湖,同時配套建設2.56萬畝田間灌溉工程。2014年12月,工程完工,乾涸了6年的幸福湖又一次被注滿了水,而水來了燕振昌卻永遠地走了。
“送燕書記走那天的情形,我至今曆歷在目,一街兩旁站滿了自發前來送行的村民,大家一路跟隨著,哭成一片,那些和他相熟幾十年的老人們,捂著嘴哭得止不住聲兒。”水磨河村委幹部韓慧君説。
村民的哭泣是對自己的親人、自己失去一位好帶頭人的痛悼,也是對一個為他們的利益操勞一生直至最後獻出生命的共産黨員的最高肯定。
嘔心瀝血44年,讓水磨河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村
從1970年起,燕振昌先後擔任水磨河村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其間他3次放棄當機關幹部的機會,但他一直選擇紮根基層,領著群眾謀劃新農村,發展村企業,建設商業街,打造幸福湖,這一幹就是44年。
“水磨河,水磨河,磨來磨去災禍多,十年種地九年荒,男女老幼掉苦窩。”過去,水磨河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上世紀70年代,水磨河村已有3500多口人,由於歷史原因,村子被寨墻圍著,家家戶戶住房都很緊張,村內道路狹窄、彎曲、泥濘,五戶一院、三代同室比比皆是,因建房佔地的吵鬧、打架每天都有幾起。
當時村民找燕振昌反映最多的也是住房問題。郭建營介紹説:“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缺少石灰、磚瓦、預製板等建房材料,村裏窮又買不起。”於是燕振昌帶領全村人拉著架子車到相鄰的禹州拉石頭,自建石灰窯,併發動各生産隊自建磚瓦窯。
1986年,歷時10年的舊村改造終於完美結束,水磨河村1000多戶村民基本都住上了小瓦青磚的新房。如今再去水磨河村,村民的住房又是一番新景象,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層、三層樓房;街道兩旁植起蔥蘢綠化樹。“俺村現在規劃得這麼整齊,街道這麼乾淨,經濟發展得這麼好,這都得益於燕書記當年的謀劃。”水磨河村民調主任趙群德告訴記者。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燕振昌就和村“兩委”成員一起合計辦集體企業,給村裏多産東西,多攢點錢。1973年後他帶領著社員辦起了農機配件廠、麵粉廠、冰糕廠、機瓦廠,這些廠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村裏的重要經濟來源。到1981年,村裏已擁有預製板廠、機械廠、車隊、木工廠等十幾家集體企業,每年給村裏交利潤30多萬元。
1986年,燕振昌得知有了“股份制企業”的提法,帶領村民把造紙廠建了起來,這是河南省第一批股份制企業,也是長葛市第一家。隨後的幾年,水磨河村還發展成為了全市第一個工農業總産值超億元的村子。昔日的貧瘠村,如今發展成為長葛市聞名的明星村。
幾年前長葛市就流行著一首順口溜:“吃住水磨河,好似在長葛,出門能掙錢,每月兩千多。”如今的水磨河村僅企業就有50多家,同時有延伸2公里長的集貿市場商業街,2014年,全村産值近4億元。
“村幹部千難萬難不能讓群眾為難”
“啥是黨員幹部,黨員幹部不是享福,黨員幹部是服務,服務好咱村4000多口人。村裏群眾找咱村幹部了,咱得做到不包辦、不推託、能聽響、有著落。我就是要為咱水磨河老少爺們服好務,希望咱村‘兩委’成員都要為老少爺們服務好。”幾乎每次會上燕振昌都説這樣的話。他説到做到。
韓慧君説,燕書記不僅對村莊發展深謀遠慮,而且對百姓冷暖心細如發。“燕書記常常告誡我,凡是村民找的,都是作難的事,村幹部千難萬難不能讓群眾為難。群眾為難了,就是村‘兩委’的工作沒做好,服務沒到位。”
也正是燕振昌有著那顆為群眾服務的心,每天早晨他都會繞著村子轉一圈。他曾説:“咱不能坐在村裏等群眾找咱,咱得主動下去,遇到啥事隨手就給他們解決了。”
在燕振昌的94本工作日記上,記的都是村裏和村民的事情:麥田該管理了、村東頭的路該修了、誰家有人過世了……卻唯獨沒有自家的事兒。“我不信,就一本一本地翻看,最終,我沒有找到父親寫我、或家人的只言片語。”燕振昌的女兒燕新紅説。2014年10月,當燕振昌再一次全票當選村黨委書記時,他安慰妻子説:“這一任幹完,説啥我也不幹了,該歇歇了。”可是,他這個願望卻終生未能實現。
那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窮得連肚子都填不飽、找個識字的人都困難的水磨河村,因為村裏老少爺們的請求,燕振昌高中畢業後回鄉,承諾和大家一起改變現狀。44年過去了,燕振昌沒讓村民失望,他當好了水磨河的帶頭人,44年的村支書生涯,他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同時他也為更多的村支書樹立了好榜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