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得過”景區還需加強後期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6-03 01:05: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旅遊局近日公佈了首批“全國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名單,1801家旅遊景區在列。然而,有網民對名單中的一些景區提出質疑,認為該名單缺乏可信性,難以服眾。不少網民對於景區能否“堅守承諾”信心不足,他們認為,控制景區漲價要靠制度理性而非道德自律,管理部門應加強後期監管。

  “信得過”認定太容易

  網民“醉江南”指出,一些景區在價格問題上常遭投訴,居然也能在國家旅遊局的“全國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名單中閃亮登場。某景區內“園中園”“票中票”的情況突出,也曾被披露存在“一山六治”等問題,可照樣胸口戴上“光榮花”。

  據報道,加入“承諾信得過”名單的景區,主要作出六方面承諾:一是全面實行一票制;二是景區沒有價格欺詐行為;三是按規定全面落實對老年人、青少年、學生、軍人、殘疾人門票價格優惠政策;四是對預約門票實行價格優惠;五是自願公佈門票價格真實構成;六是自願承諾較長時間保持門票價格穩定(如三年不漲價)。景區自主選擇是否加入。自願作出承諾的即可成為“全國承諾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

  網民“丁永勳”説:“景區只要宣佈遵守‘六條承諾’,就可以被認定‘信得過’,似乎太容易了,忽略了景區門票整體過高、服務卻很滯後的事實。”

  代客置評不具含金量

  網民“高曉雷”表示,目前的“信得過景區”,由於參評即自動入選,既沒有經過旅遊管理部門評估和核實,也沒有體現公眾口碑民意,幾乎成為一份“毫無含金量的榜單”。入選名單中包括剛剛被國家旅遊局點名警告、正在整改的景區,甚至還包括跟旅遊價格無關的免費景區,這會對消費者形成一定誤導並造成傷害。

  網民“王傳濤”認為,這個“信得過”,應該是遊客與消費者的“信得過”,而不能是旅遊部門替遊客做主代行評價的權利。“開展創建‘全國旅遊價格信得過景區’活動的初衷無可指摘,但背後的權力為企業、為景區背書的思維卻顯得有些落伍”。

  “相比于官方版的‘信得過’名單,如果由民眾發佈一份‘信不過’名單,相信上榜者只多不少。這大體可以説明,一家景區究竟能否‘信得過’,並不取決於景區大門上懸挂著多少金字招牌,而取決於民眾的切身感受,這感受來自於行業的自律,也來自於管理的到位。”網民“吳龍貴”説。

  加強後期監管

  在不少網民看來,門票不漲價僅靠景區自身承諾不現實,控制景區漲價要靠制度理性而非道德自律,管理部門須加強後期監管。

  網民“高曉雷”認為,景區票價價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欺詐和優惠政策是否落實等,遊客最有發言權,在評定和認證的時候,最好能充分考慮遊客和網友的意見。此外,按照目前的規定,已經簽署承諾的景區如果沒有遵守相關承諾,國家旅遊局只是將該景區從名單中除名,景區可以隨時自由退出,相關部門不妨強化監管和制約。

  網民“白小靖”指出,各地的旅遊主管部門也要主動承擔起管理屬地景區的責任,對哪些景區屬於公益景區,哪些是商業景點,做出明確界定,根據全國每人平均收入建立合理的景區定價制度,健全景區違規違法的問責處罰措施,有效監管景區價格。景區自身也應加強成本管理,精打細算、挖潛提質,從而提升景區的綜合競爭力,這樣才能讓景區實現長久的“信得過”。(記者 張小潔 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