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型房企4月份拿地增長56%

  • 發佈時間:2015-06-02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銀行“倒貼價”資金做支撐《證券日報》記者在同花順公告欄目中檢索5月份的上市房企公告發現,至少有18個公告標題的關鍵詞就是“競得土地使用權”

  銀行“倒貼價”資金做支撐

  《證券日報》記者在同花順公告欄目中檢索5月份的上市房企公告發現,至少有18個公告標題的關鍵詞就是“競得土地使用權”

  ■本報記者 張 歆

  炒股賺了錢去哪?答案或許是炒房!也許是感受到“風口”即將吹向房地産業,大型房企拿地的熱情正逐漸高漲。當然,動輒億元的拿地成本價背後,是銀行“微利”甚至“倒貼”的低成本資金的支撐。

  “別看銀行財大氣粗,但多數情況下都是銀行主動爭取成為大型房地産企業的主辦銀行或戰略夥伴,而最主要的手段自然是降低貸款利率、提高授信”,一位城商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與大型房企的合作不僅僅是優質開發貸那麼簡單,還包括獲得優質住房按揭項目和大體量存款,甚至是中高端客戶的數據,銀行不賺錢、甚至在極端場合下‘倒貼錢’也要爭奪客戶”。

  該人士的觀點得到了市場數據的驗證。經過今年的連續降息,目前銀行給予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LPR)已經降至5.05%,而5月份最後一週,一直被解讀為變相攬儲的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也僅為5.06%。

  研究顯示,10家品牌房企4月份累計新增土地面積200.92萬平方米,環比上漲56.02%。

  新政後拿地熱

  捲土重來

  對於房地産業而言,如果説2013年和2014年有一個共同的“任務”,那就是“去庫存”。然而,“3·30”新政出臺後,樓市利好接連涌現,4月降準、5月降息,“拿地熱”這個幾乎已經讓房企不敢奢望的詞彙終於重新回到聚光燈下,不過,目前“拿地熱”仍很難被判斷為行業性趨勢,大型房企的“量力而行”或許是更好的解讀。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其監測的10家品牌房企中有7家在今年4月份出手拿地。

  研究顯示,10家品牌房企4月份累計新增土地面積200.92萬平方米,環比上漲56.02%;規劃建築面積為429.37萬平方米,環比3月份上漲36.05%。拿地成本104.34億元,環比3月份上漲59.69%。從地塊新增數量來看,碧桂園最為積極,4月份攬地17宗,拿地成本13.07億元;房地産龍頭萬科4月份新增土地儲備5宗,成本總計52.94億元,為4月份拿地成本之最;恒大和世茂則分別拿地3宗和2宗,成本分別為7.8億元和7.58億元;金地、綠城和龍湖各拿地1宗,成本分別為逾20億元、0.17億元和2.66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與可謂是“燒錢”拿地相呼應的是房企的融資。研報顯示,4月份重點監測房企發生融資38筆,累計融資金額合計761.27億元,較3月份小幅上漲約12.32%。其中單筆融資不少於20億元的有12筆,融資單筆最高為80億元。4月份,銀行貸款為房企融資的主要途徑,共融資10筆,融資總額為142.15億元;此外,另有4筆為銀行貸款進行的融資擔保和2筆向銀行申請的委託貸款。相關房企中,榮盛發展4月份連續融資四筆,其中多為給控股子公司銀行貸款提供融資擔保。

  從5月份的情況來看,不僅僅是“TOP10”房企在密集拿地。《證券日報》記者在同花順公告欄目中檢索5月份的上市房企公告發現,至少有18個公告標題的關鍵詞就是“競得土地使用權”;另有2個公告披露了房企擬參與競拍土地使用權(最終結果尚未正式確定)。其中,部分房企尤其是大型房企不僅僅競得一宗土地。

  華夏幸福5月28日公告稱,子公司固安京禦幸福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及永定河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在固安縣國土資源局舉辦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出讓活動中共競得了五宗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並取得了《 中標通知書》 。而此前的5月4日和5月16日,該公司已經分別披露稱,公司”) 間接全資子公司大廠華夏幸福基業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及廊坊幸福基業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在大廠縣國土資源局舉辦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活動中競得了編號03-361、03-362號兩宗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並取得了《 大廠縣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成交確認書》;子公司香河孔雀城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在香河縣國土資源局舉辦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活動中競得了編號2015-2、 2015-3、 2015-4號三宗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並取得了《 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成交確認書》。也就是説,5月份該公司共計成功競得10宗地塊。

  銀行賠本

  但不只賺吆喝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銀行業作為資金主力支援房企融資的背後,大型房企多與銀行“相交甚深”。

  恒大集團官網資訊顯示,該公司與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民生銀行等均有戰略合作或戰略簽約,4家銀行給予恒大集團的合計授信高達1000億元。而且,商業銀行與恒大的合作不止于授信,還包括全産業鏈金融支援、現金管理、票據業務等領域。

  既然“相交甚深”,全力支援自然也是戰略合作的題中應有之意。

  中糧地産2014年年報顯示,該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中,涉及銀行的有10筆,包括多家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此外,該公司金額前五名的長期借款中,有4筆借款來自銀行。上述銀行貸款中,甚至出現了“基準利率下浮10%”的表述。即使是借款起始時間比較晚的借款中,也有銀行給予其“基準利率上浮2%”的優惠價。

  此外,招商地産去年綜合資金成本僅為5.10%,同比下降0.13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經過連續的降息和降準,目前最優企業貸款基礎利率(LPR)已經跌至5.05%,這也從側面證明,銀行在此項業務中並未掌握太高的定價權。相反,目前大型企業擁有的融資渠道有進一步擴張的態勢,例如,萬科此前發行的美元債的利率尚不足2%。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銀行的攬儲成本始終居高不下。普益財富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23日-5月29日,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6%,較前一週下降1個基點。其中,預期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財産品共44款,市場佔比為5.16%。換句話説,如果將理財産品與攬儲畫上等號,那麼銀行的LPR貸款已經是賠本賺吆喝了。

  當然,銀行要賺的絕不僅僅是吆喝聲。

  “銀行當然不是不想賺錢,但是優質企業在與銀行的談判中往往佔據優勢地位”,一位精通房地産業務與融資的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畢竟,從過往的記錄來看,這些大型房企發生不良貸款的機率確實比較低,甚至就連爭議和訴訟也很少發生”。

  “對於優質企業,銀行追求的往往是以量補價”,上述城商行有關人士進一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風控角度而言,銀行的貸款結構中也必須包含相當比例的低價但優質的貸款。此外,在攬存壓力比較大、優質貸款客戶減少的背景下,大型房企確實屬於稀缺資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