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考生家長學校要放下“包袱”

  • 發佈時間:2015-05-30 13:29:39  來源:今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韓燕玲)每年高考前後,新聞報道中總會出現個別考生心理壓力過大、甚至走極端的事件。本市心理衛生協會專家岳文昊、南開中學教師穆玉鳳提醒,大考前考生出現適度的焦慮和緊張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家庭和學校應為考生營造輕鬆的迎考氛圍,考生也應在忙於復習的同時重視自我心理調適。

  考生心理壓力過大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的考生記憶力下降,看不進去書,開始厭倦復習、排斥做題;有的考生六神無主,毫無方向性地盲目翻書;有的變得焦躁易怒、情緒起伏大;還有的表現出身體免疫力下降、腸胃不適、月經紊亂等生理問題。無論是考生自身還是家長和學校,都應該正確認識並重視這些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調適。

  考生:放平心態自我減壓

  首先,要理性看待高考。如今已不再是“高考定終身”的時代,考生不妨從人生發展的大視野來看待它,不要把它看作是唯一的人生夢想和成功通道。即使高考成績優異,也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進入大學校園、走向社會同樣會面臨壓力,學會調整心態才更加重要。

  二是激發自信心。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眼下對於自己的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不妨多想一想自身的長處和潛力。考試中能否正常甚至超常發揮,除了知識能力外,還取決於自信。

  三是優化情緒,積極暗示。考前沒有必要給自己預設困難,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眼下能做好的事情上,看淡考試結果。復習時如果感到效率低,不妨放下書本,出去活動一下,放鬆心情。考前如果出現失眠、易生病、月經紊亂,也無需焦慮,要正視這些因心理壓力而出現的正常反應,並且暗示自己這些狀況並不會影響到考場發揮。

  家長學校:營造輕鬆氛圍

  家長應該認識到,相對於分數,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和快樂的心態更為重要。為孩子提供好後勤保障和溫馨、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帶著滿滿的愛意走進考場,自然能發揮出最佳水準。學校不應再用動員性的標語或口號來給學生施加更多壓力,而是應悉心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當發現學生出現消極情緒時,老師應及時開導和鼓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