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定向調整社保費率有助穩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5-27 05:27: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養老金較大缺口壓力的現實,全面大幅降低社保費率顯然不現實。但是,定向對實體經濟靈活降低社保費率是可行的。降低社保繳費率並不意味著保障水準的降低,由此産生的缺口部分應該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和國有企業資産劃撥、分紅上繳等途徑來彌補

  日前有媒體報道,我國社保支出佔個人工資的4成多,北京一名平均工資水準的職工在30年裏企業和個人繳費近百萬元,理論上由企業負擔的部分超過總額7成。

  社保費率高、企業負擔重,是近來社會關注的一大話題。較高的社保費率增加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影響到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我國社會保障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偏低。國際上通常採用“社會保障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來衡量各國政府的社會保障財政責任,發達國家在30%至50%之間。我國社保“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求,各級財政將社保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但有數據顯示,目前這一數字只有12%。為此,一些企業和專家多次呼籲適度下調企業和個人社保費率,有關部門也作出了相關回應。

  在筆者看來,要想改變上述局面,啟動臨時性社會保險費用減免政策將是有益嘗試,這有助於企業渡過暫時性的難關。上世紀80年代中期遇到嚴重經濟衰退時,新加坡政府認為是過高的公積金繳費率尤其是僱主繳費率削弱了出口産品的競爭力,於是將公積金繳費率從50%下降到35%,其中僱主繳費率從25%下降到10%。隨著經濟漸趨穩定,新加坡的公積金繳費率逐步調高,目前基本穩定在40%左右。

  同時,不同行業對社保費率的承受力差別很大,面對養老金較大缺口壓力的現實,全面大幅降低社保費率顯然不現實。但是,定向對小微企業、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靈活降低社保費率,提升實體經濟活力,應該是可行的,也是穩增長的現實需求。銀行、保險、房地産等資本密集型行業盈利能力強,從業人員收入高,對社保費率承受力較大;而勞動密集型企業、小微企業等盈利能力弱,職工工資水準低,近千元的社保繳費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盈利能力、職工收入水準。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社會保險費用下調有助於提升實體經濟活力,而實體經濟是實現社會充分就業的中流砥柱,廣大普通職工收入增加有助於有效提升消費能力,推動經濟向內需拉動轉型,這都是符合社會收入再次合理分配願景的。但是,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降低社保繳費率並不意味著保障水準的降低,由此産生的缺口部分應該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和國有企業資産劃撥、分紅上繳等途徑來彌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