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大熱 偏股基金備受市民追捧

  • 發佈時間:2015-05-26 03:36:28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麗顏黃穎

  進入5月, 儘管股市一直在上下波動, 但上週五一舉衝破4600點,使得股市的熱度不減。隨著股市大熱,各類掛鉤股市的基金成為熱捧的對象,而原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備受市民喜歡的收益率較穩定的理財産品開始遇冷。

  股市持續“高燒”

  偏股型基金受益“水漲船高”

  “阿姨,現在股市行情好,你可以考慮買點股票型基金。昨天在金湖路一家銀行的網點,銀行的客服經理對前來諮詢理財的一市民説,這段時間儘管股市有點波動,但上週五滬指突破4600點了,創了新高,總的來説收益還不錯。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由於股市的上漲,一直被銀行客服經理挂在嘴邊的銀行理財産品開始遇冷,許多銀行客服經理轉向推銷起基金、特別是股票型基金起來更加賣力,有的網點的客服經理對於來諮詢的儲戶幾乎言必談基金。

  中華路一家銀行的客服經理説,從去年底開始,股市上漲,就發現很多客戶特別關注股市。最近隨著股市持續上漲,就連那些老媽媽也來問,很多都沒有股票投資的經驗,但都想分享牛市盛宴。 股票型基金是股市掛鉤的産品,最近股市持續上漲,它的受益也越來越大。在巨大的賺錢效應下,許多市民也加入了購買基金的大軍中。

  據了解,由於市民對購買基金的熱情高漲,很多銀行也開始重視基金的推薦,不少銀行都推出組合型的基金。記者曾看到某銀行網點以往專屬於理財産品的推薦板,被基金産品的介紹所佔領。很多客服經理口風更是紛紛轉舵,合理賣力地吆喝起了股票基金。

  今年以來,匯添富移動互聯股票型基金大放異彩,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196%,在同類偏股型基金中,排名一直在前三甲。匯添富移動互聯股票型基金是偏股型基金的代表,今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達到68%,其受益率是銀行理財産品的十倍,這也難怪市民追捧偏股型基金。在南寧國海證券一客戶經理陳女士説,銀行理財産品的年收益率一般都是在5%—8%之間,就目前的行情來看,它是無法與偏股型基金産品的受益相比的,主要是銀行理財的屬性決定其無法做到非常高的收益。為此,一些銀行就將權益類投資和銀行理財組合起來,提高收益以吸引客戶。

  “我們新推出的混合新基,客戶投資熱情很高,有不少人諮詢購買。”金湖路一家銀行的客服經理説, 原來股市不好的時候,理財産品很好賣,收益率稍微高點,比如,6%這樣,就很快會被搶光,但現在由於股市行情好了,客戶也不太願意投資理財産品。

  據銀行人士透露,有銀行網點銷售的銀行理財産品資金轉向基金的比率已經超過一半,銀行銷售人員最近也會主推客戶投資混合型基金了。

  而來自普益財富發佈的銀行理財市場月報顯示,4月份,各銀行共發行組合投資類産品2947款,市場佔比為50.59%。

  同樣,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餘額寶之類的寶寶軍團,今年前四個月新發基金首募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其中投資股票為主的權益類基金更是成為新基金髮行的主力,其中有3隻首募規模突破百億元。

  防止資金分流

  銀行出現掛鉤股市理財産品

  據悉,自4月20日起“央媽”再度降準之後,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呈現下降趨勢,大多數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低於5%,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銀行理財産品在市場上近乎絕跡。而由於股市火爆,面對日益增多的諮詢者,銀行此前一方面積極推薦本行代銷的基金,另一方面,為了留住客戶避免資金被股市分流,也在積極發行掛鉤股市的理財産品,以便搭上牛市的順風車。

  建行南寧支行一理財客服經理王經理説,對於大部分普通的投資者來説,並不適合直接參與股市,他們需要嚴格控制直接投資股市的資産比例,而既有可能獲得高於一般預期收益型産品的收益,又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區間範圍內的銀行結構性、混合型的理財産品,更適合普通個人投資者。

  據了解,在股市熊市期間,與股市掛鉤的理財産品,在各大銀行幾乎是很難找到的。現在股市持續升溫,銀行也掀起了一波掛鉤股市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潮。

  來自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共發行結構性理財産品605款,其中掛鉤股票類結構性理財産品共發行53款,掛鉤交易所股票指數類結構性理財産品共發行196款(部分産品為掛鉤標的包含交易所股票指數),總計發行佔比41.16%。從發行機構類型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佔比接近60%,其中廣發銀行、平安銀行發行産品數量突出,均超過100款;外資銀行和國有控股銀行發行數量分居二、三位。2015年第一季度,披露了到期收益率的247款結構性理財産品中,62.75%的産品收益率達到了區間中間值。實際收益率水準明顯高於同期固定收益率理財産品。

  投資理財建議

  投資者購買股票型基金要有風險意識

  相對於投身股市,很多投資者都認為投資與股票相掛鉤的産品,例如股票型基金風險更小。事實果然如此嗎?

  據悉,基金按投資標的的比例劃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由於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因此在四類基金中,其風險最高。

  “我當初也是以為股票型基金沒多少風險,在幾年前股市牛市時購買了6萬多元的一隻股票型基金,當初申購價為大約1.2元每份,但經歷了股市起起伏伏之後,最後居然虧損了1萬多元。”談起當初股市牛市時購買股票型基金的經歷,市民韋女士覺得有點不堪回首。

  某國有銀行理財經理李經理説,在股市大熱的背景下,現在,傳統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確實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但是,由於股市波動性較大,因此不少散戶股民,紛紛轉投各類基金産品,尤其以股票型基金産品為主。

  “儘管基金産品確實比個股風險總體而言小一些,但不可忽視的是,由於大盤點位存在振蕩的可能,因此和股市相掛鉤的産品,例如股票型基金仍然存在一定風險。”李經理提醒,投資者在購買任何基金産品時一定要有風險意識,評估自身承受風險的能力。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如果想贖回股票型基金,就應該選擇贖回的時機。例如股市是牛市,投資者可繼續持有基金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建議儘快贖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