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將加大股權投資支援國際産能合作

  • 發佈時間:2015-05-20 20:50: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安蓓 趙超)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20日説,中國將通過各類基金加大股權投資支援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目前在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設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的方案已經獲得批准,公司已初步開始運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司長顧大偉在《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發佈會上説,中國將通過絲路基金、中非基金、東盟基金、中拉基金、中阿基金等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援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正與哈薩克研究建立中哈産能合作專門基金,規模可能在60億美元左右。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説,發揮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用,設立業務覆蓋全球的股權投資公司。充分發揮絲路基金、中非基金、東盟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資公司等作用,以股權投資、債務融資等方式,積極支援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項目。

  記者從中投公司了解到,中投海外已於今年初成立,初期注資規模50億美元,由中投公司出資,未來中投海外可通過多種資金補充方式擴大資金規模。中投海外專注于開展直接投資活動,尤其側重於基礎設施、農林牧漁等長期資産的財務性直接投資,與中投國際、匯金公司一起構成中投公司的三大子公司。

  顧大偉説,中投海外的募集資金規模可能會超過絲路基金。

  針對企業走出去面臨的融資難問題,顧大偉説,《指導意見》明確企業的境外資産可以抵押獲得境內貸款,這是重大突破。此外,還取消了中國企業在境外發行債券、在境外商業銀行融資的審批,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

  “在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各類政策支援中,金融支援是重點。”他説,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優惠貸款等均會出臺系統措施支援企業走出去;同時要加快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系統,便利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合作和投資。此外,中資金融機構要加快走出去為中國企業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

  顧大偉還表示,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市場行為,要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遵循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企業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他説,政府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簡政放權,提高企業境外投資的便利化程度;二是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包括做好國別分析,提供資訊和法律服務,提供國別風險和領事保護等,在貨物通關、人員出入境、貨幣結算、司法、稅務合作等方面推動建立多邊和雙邊合作機制;三是為企業開展國際合作鋪路架橋,利用好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充分發揮好多邊、雙邊機製作用,加強跟不同國家的溝通和協調,推動國際産能合作項目順利實施。

  顧大偉説,去年以來,中國在一些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試點,在哈薩克、印尼、衣索比亞三國推進最快,在巴西、秘魯、俄羅斯等國也取得較大進展,加上近期將簽署的雙邊合作協議,預計將達到八、九個國家。其中,與哈薩克雙邊産能合作投資總額預計將超過500億美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