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外商販遭收保護費 專家稱或涉及利益輸送
- 發佈時間:2015-05-20 07: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頻:新聞1+1:地鐵站外隱秘江湖 誰在收保護費 來源:中央電視臺
——地鐵站外,誰在收“保護費”?
(節目導視)
解説:
記者臥底扮遊商,引不明身份人員暴力威脅交保護費。每月500元到每月5000元的保護費,是“江湖”規矩而非政府規定。有突擊戰,有密集打擊,但混亂不堪的地鐵站外環境,為何就是沒能得到有效治理?
《新聞1+1》今日關注:地鐵站外,誰的地盤?誰做主?
評論員 白岩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節目一開始首先我們先來看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反應的場景全是在北京5號線的最北端,天通苑北站附近出現的這種情況。我們來看第一張照片。這一位其實是一個記者,咱們姑且叫他做調查的,或者叫在臥底擺攤。騎著摩托車的這個人正在向他收保護費。我們再來看第二張照片。這一位,這個黃色背心上面有警察的字樣,戴著墨鏡的這位男子,正向這位也是臥底擺攤做調查的記者要收保護費。然後沒向其他的攤位去收,因為記者沒交。看到這樣情景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意外,這是什麼年頭的事了?這就是最近的事。北京《新京報》的記者做了半個月相關的調查,就在天通苑北站的地鐵附近發現了這種收保護費的狀況。這個事情一報道出來之後,昌平的區委區政府就非常重視,今天就開始了整治,今天下午我們的記者專門去進行了採訪。
解説:
昨天,《新京報》的這篇名為《地鐵站外的隱秘“江湖”》的報道,引起媒體廣泛轉載。今天,我們的記者來到被形容為“隱秘江湖”的地鐵天通北苑北站;原本聚集在此的黑車都不見了蹤影,周邊道路也設置了交通管制的牌子;地鐵B出口站外的廣場上,沒有了擺攤的商販,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多名保安。不到一米就有一個保安把守,圍繞著地鐵前的整個廣場。
北京市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保安隊隊長 于建華:
我們這邊一共是28個人,在這邊維持整頓現在北站的秩序,上午一班,下午一班。交通的人有的時候也過來。
解説:
地鐵站前廣場,就是治安崗亭和城管治安工作室,而在報道刊出之前,站前的這片小廣場一直是熱鬧的景象,烤串、烤面筋、賣水,這樣的遊商隨處可見。
于建華:
就是後面有的時候有10來個攤,它形成好像是那種氣侯性的。城管來了一抄了,他基本上走了,我有的時候下班了以後,人不可能説天天24小時上班,他就是抽那個空余時間過來擺。
解説:
如今,地鐵站前的廣場已經沒有了遊商,但是離地鐵站只有一米遠的“小吃一條街”,這裡聚集著多個商家。每個月交兩千多元,就可以順利經營。今天,這裡仍在照常營業,商戶統一著裝,紅色的帽子、白色的廚師服;面對記者的問題,答案也都如出一轍。
商戶A:
我昨天剛來的。
商戶B:
我也剛來,不清楚。
商戶C:
真不知道,對不起。我剛來。
解説:
面對鏡頭,有的商戶甚至直接選擇默默走開;此外,根據《新京報》的報道,天通苑北街道辦副主任劉飛承認“小吃一條街”不具備經營資質,沒有在街道辦審批備案,根據市民需求自發形成,街道辦的態度是默許其存在;但是,今天負責站前保安工作的隊長,卻給出了另外的答案。
于建華:
公交佔那邊是屬於北七家的地,但是現在屬於天北協助管理,但是那裏面的市場一個是小市場,我們沒有權力去管理。
解説:
順著這條小吃街往北走三五分鐘,就是存在於此的另一個遊商聚集地“東三旗村八十四畝地”;一條數百米廠、寬約六米的小巷,按照往常,下午四點,遊商已經開始準備開始一天的經營。這條不到十米的街道,卻有了不成文的“江湖規矩”:交了保護費,遊販才能正常擺攤;交了經營費,無照也能正常經營。了解情況的居民,談到此事都會面色凝重。
商戶:
頭兩次只是説先比較硬的一點口氣跟你説,最後變成罵,最後你要再不聽有可能會動手。我沒有見過動手,但是我見過砸燈泡。
記者:
砸燈泡?什麼時候砸的?
商戶:
就是上個月,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反正我聽他口音是東北人,你要説光論面孔的話,可能20個面孔的都有。
白岩松:
在昨天看了第一篇報道之後,我有很多個“沒想到”。第一個“沒想到”,這是2015年嗎?我覺得這好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第二個“沒想到”,這是北京天通苑這塊嗎?因為天通苑原來是一個遠郊區,但是現在是人流這種高密集的地區,每小時流動的人次達到1萬4千人。第三個“沒想到”,居然還不是一天兩天了,持續一段時間了,光記者臥底就已經有了半個月的時間。第四個“沒想到”的是,居然還敢穿著寫著警察字樣的背心,估計不是警察吧。第五個“沒想到”的是,居然收錢的人還在記者臥底過程中了解到他們居然有辦公地點,這個辦公地點又是誰向他們提供的?當然這個“沒想到”還可以列舉很多。但是今天的這個《新京報》報道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到一定,因此當我們的記者去採訪的時候很多的攤販都不願意張嘴了,我也很理解。因為今天《新京報》的報道是在昨天的第一篇報道之後記者又去採訪的時候發現,也有治安或者説保安已經開始打招呼,包括也有特勤,或者説你們把這個都整理乾淨,馬上要治理了,要來人了,等等。因為他們已經知道這篇報道出來之後,相干的部門非常的重視,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進行治理了,因此他們有這種心理準備。
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地區。這個地區就是北京的地鐵5號線一直向北的最北的一站,在天通苑北站,剛才我已經説了人群非常的密集。那麼圍繞著,我們注意它地鐵站口外的廣場,這是廣場一個點,小吃一條街是另外一個點,還有東三旗村八十四畝地。那麼據記者的報道,臥底的時候他們收錢的時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先看第一個東三旗,收錢方是陳哥、小飛等等,每個攤位保護費每天30塊,一個月是500。小吃一條街,到這兒了,小吃一條街收錢方是“市場辦公室”,鋪面需支付2200-5000的管理費。第三個就是這個地鐵口外的廣場,收錢方是“市場辦公室”,邊緣地帶2000每個月,中間位置5000每個月。這錢可不少。而且還很有信心一收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那這回假如被打掉的話,錢找誰去退?都是今後我們接下來會繼續觀察的。
接下來要連線一下今天下午我們去前方採訪的記者邢舟。邢舟,您好。
本台記者 邢舟:
您好,岩松。
白岩松:
到了那兒,因為你在去之前的時候,當然這兩組報道你都看得很多了,但是到了那兒之後跟報道中間的感覺,你覺得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記者:
第一個讓我吃驚的就是,在這個地鐵天通苑站北口出來之後前面有一個小廣場,今天沒有一個攤販,取而代之每隔一米的距離就會有一個保安保守,而且這個小廣場也不算小,所有保安會把這個廣場全部圍起來。
第二個讓我感覺比較詫異的,就是在站前往前被稱作“小吃一條街”的地方,之前有媒體説過這裡已經停業了,也就1/4的攤戶在營業。但是今天再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這個“小吃一條街”每一家商戶都在營業,而且每一個商鋪前都整理的非常乾淨,玻璃也擦得很亮,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五環外的街邊小吃聚集點,每個商戶都穿著同樣的衣服,紅帽子還有白色的廚師服,剛才短片中已經呈現過,如果在這個看來這些衣服很新,當問到這裡每個人管理費多少,攤位多少錢,來經營多久的時候,都有統一的答案就是剛來不久,不清楚,我是在給老闆打工,這些問題我都不懂。然後表情看起來也是很謹慎,很自然。等我走了之後他們也會跟出來,但是在回去問他們問題的時候,又低著頭默默的走開。
白岩松:
不排除人家的確是新來的,這兩天新來的,這另説了,需要下一步的調查了。但是我相信可能説到這個時候大家最關心的是收保護費的是誰,他們在你採訪中是否有相關的消息,是否具有某種黑社會的這種背景,當然最後一個問題是很難界定的。
記者:
您提到這個收保護費其實有兩個地方,第一個是叫“東三旗村八十四畝地”的地方,根據當地居民來説,這個地方原來擺攤那些紅棚子,今天已經有城管、警察等聯合部門已經都拆掉了,我去的時候連棚子都沒有了,所以這些攤販本來應該在4點多出來準備的,但是今天到5點多為止一直都沒有攤販的影子。而且收保護費的就是當地一個東北籍的人,大家都叫他陳哥,但是好幾天已經沒有出現過了。
另一個就是您所説的站前的還有“小吃一條街”,其實我今天也已經注意到了它所謂的一個叫做“市場辦公室”的地方,但去了之後它並沒有挂任何“市場辦公室”的牌子,挂的牌子上面卻寫的是“火車站售票處”,當我去敲門的時候空無一人,當我接近要拍攝的時候,卻遇到了一些人的阻攔,甚至我不能斷定,但是這個街上那個小廣場上一直有幾張熟悉的面孔在遊蕩,就一直圍著這個小屋子在遊蕩,但我去問他是幹什麼的時候,就避而不談。但是始終不能,我不敢肯定他們是這裡的工作人員,但是我也不能否認他們是不是跟這個工作是有一定關係的。
白岩松:
非常感謝邢舟。辛苦了,7點多鐘才回來帶給我們的報道。另外我得給觀眾朋友解釋一下,剛才邢舟所説的這個市場所謂的辦公室是在媒體《新京報》的報道當中,是當初收保護費的這個人領他們去這個地方辦公的時候,然後進了屋之後還會立刻去把寫有“警察”字眼這樣一個背心去脫掉,他們怎麼會有這樣一種辦公地點呢?這個警察是真的警察嗎?如果不是真的警察,他穿這樣的服裝又涉及到違法違規或者相關的情況。當然接下來昌平的區位區政府已經非常重視,從昨天到今天一直在進行相關的管理,估計相關的資訊明後天可能會越來越多呈現在大家面前,尤其是不是具有某種黑社會性質的收保護費的這種方式。接下來我們繼續關注這件事。
解説:
在《新京報》一名記者假扮成小商販,臥底北京地鐵天通苑北近半個月的時間後,寫出的一篇名為《地鐵站外的隱秘“江湖”》報道,將地鐵天通苑北站周邊攤販雲集、亂象叢生的現象呈現在了公眾面前,也引發了輿論的強烈關注。
記者的採訪,主要涉及到地鐵天通苑北附近的三個地點。其中在“東三旗村八十四畝地”的小巷內,平日裏的夜晚,這條道路的兩旁會被各類商販們的攤位佔滿。根據新京報記者的採訪,自從去年10月起,這裡的攤販會遇到不明身份的人來向他們收取“保護費”,如果不交,那商販的攤位就會遭到打砸,而記者也採訪到了曾經因為不交“保護費”而被毆毆打的商販。
市民:
我看他們收錢,然後到賣面筋那個女的那找她要錢,罵人家,拍人車,説你要不給錢,你信不信我明天弄死你?反正我看著那人鼻子、嘴都流血了。
解説:
而根據《新京報》記者的臥底調查,也曾在這天巷子裏兩次遇到了操東北口音的人向記者要錢,並表示:“整條巷子都是他的‘地盤’,巷子裏的棚子都是他搭建的,‘所有人必須交錢,你要擺必須租棚,每月500,也可以按天,每天30。不擺趕緊滾,我也得給人家交錢。’”而記者一旦拒絕交錢,不但會遭到辱罵還會被威脅毆打。
而在記者採訪的另外兩個地點,分別是地鐵天通苑北站外的廣場和旁邊的小吃一條街,則同樣存在著“要想擺攤,就必須交錢”的情況,只不過,這筆錢不是交給什麼“黑社會”,而是交給地鐵站周圍的所謂的“市場辦公室”,而這個辦公室既不屬於街道辦管,也不屬於城管執法隊管。
記者:
您這屬於物業公司是嗎?
“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
我們不是物業公司,是一個公司。
記者:
等於您是承包下來,然後負責管理這一片衛生,或者是條件梳理的。
“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
這個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就是工作人員,我知道這都是我們建的。
記者:
交通樞紐還是可以擺攤是嗎?
“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
反正原來都是在外邊擺,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是後到來的,就是在這管理。
記者:
交您的管理費多少錢?
“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
就是兩千多塊錢。
記者:
一個月是吧?
“市場辦公室”工作人員:
對。
解説:
今天,隨著《新京報》的報道刊出,事發地區域的相關管理部門開始了整頓行動。其中北京昌平區警方已對收“保護費”等可能存在的涉黑問題介入調查;天通苑北街道城管執法隊也已經開始了清理整頓;而對於“市場辦公室”收費問題,天通苑北街道辦表示並不知情,但對於小吃一條街的存在,天通苑北街道辦態度是默許其存在。
今天下午,本台記者分別致電了天通苑北街道辦、天通苑北街道城管執法隊了解商販管理的相關情況,但都遭到了拒絕。而在北京昌平區政府昨天發佈的新聞通稿中表示:昌平區將展開核實調查、解決問題、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三方面工作。然而,這份通告依然不能解答今天眾多媒體的質疑。任由違法分子在眼皮底下胡作非為,又是誰給了這些不法分子囂張的底氣?
白岩松:
看到這兒會想幾個問題,第一個這些操著東北口音收保護費的是個體,還是公家人,還是跟公家人合作的,還是持續了很長時間都在收,如果公家完全不知道的話,那麼這塊又如何成為一種真空地帶,我覺得這些問號恐怕在最近這兩天治理,以及今後的治理當中都要陸續去回應,而且反應也是夠快的。
我們來看看針對“小吃一條街”的相關回應,出現了這種互相推諉,跟自己都沒關係這樣一種局面。先説記者在採訪的時候出現的,當時所謂“市場辦公室”的一個負責人。“我們是一家公司,與街道等單位協議辦了小吃一條街。”他可説的是與街道等單位協議辦了“小吃一條街”,不知道是不是黑人街道,估計街道不會承認。然後我們看天通苑北街道辦,它的回應是地鐵天通苑北站周邊未批准任何經營場所,商販聚集區為自發行為或私人經營,人家就不認可這件事。結果到了城管這塊變了,變成了“小吃一條街”是街道辦牽頭設立的疏導區,沒進行執法。一、二、三,三種説法,到底是哪種説法?我們還是相信昌平區委區政府正在進行的治理,回頭要給出我們的説法。接下來要連線一位嘉賓,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係的教授吳必虎。吳教授您好。
吳必虎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係教授:
岩松,您好。
白岩松:
您怎麼看待不同部門城管在街道辦其實説的互相都對不上,好像大家都不管這塊。
吳必虎:
我也看了這個情況,基本上屬於部門之間的推諉,實際上人流特別集中的地方,不管你是地鐵部門管的,還是當地的社區管的,城管是一個綜合執法部門,從法律上來講是由多個部門進行綜合執法一個地方政府層面的。所以這種秩序紊亂,亂收保護費,實際上是城管應該負起責任來的。現在他們屬於不作為,或者公權私授這樣一種情況,所以他們不能夠互相推諉。
白岩松:
從城市管理當中開始看到這樣報道的時候都會驚訝,呦,收保護費。這個在城市運營當中作為管理者,應該是用什麼樣的高度去看待它?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
吳必虎:
保護費作為政府來講,如果法無授權不可為,那麼這個保護費顯然是沒有法律授權的。但是它又明目張膽的存在了很長時間,可以説數年時間,這個顯然就是説在現在大數據的情況下,公安部門、城管部門、政府對各種社會的監督是非常嚴密的,它能夠讓人明白當然了一定是有利益輸送的關係,當然我相信慢慢會有調查的結果出來。
白岩松:
沒錯。因為現在我們在等著相關調查的結果。是不是“合作”。還是鑽整個管理的漏洞,比如説在人家下班了之後,它帶有某種黑社會性質去獲取相關的利益。這個問題我們繼續去關注在城鄉結合部這樣的管理挑戰。
解説:
2007年10月7日,北京地鐵5號線正式開通運營。最北站天通苑附近的市民們,紛紛前來體驗。從這一張張笑臉上,可以看出他們還沒預料到之後的煩惱。然而很快,地鐵站外擺攤設點、垃圾成山、黑車扎堆等現象也隨之蔓延。2008年,負責這裡的城管分隊,一年就收到3000多封舉報信和電話,但治理效果並不佳。從2009年4月開始,東小口地區綜治辦、東小口城管分隊、東小口派出所、天通苑派出所和天通苑物業公司,五部門聯合對天通苑地區進行了不間斷整治,終於讓這個區域得到了暫時清凈。然而三年過後,種種亂象又有捲土重來的趨勢。
記者:
你們天天在這炸嗎?
商販:
天天。
記者:
每天都這兒?一般幾點過來?
商販:
上午9點多鐘。
記者:
幾點收啊?
商販:
(晚上)7點多鐘。
解説:
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但是舉報也已經沒有了作用。
市民:
城管來了好一點,城管一走又恢復原樣了。
商販:
城管三天兩頭就查,查啥樣的都有。
記者:
那這兒不還是弄不過?
商販:
人多啊,是不是。城管也有休息的時候,他不可能一天24小時在這蹲著,一共就那麼幾個人,這塊兒客流量多大呀。上下地鐵一天得多少人。
解説:
事實上對遊商和的黑車管理,絕大部分的職責都在城管部門,但是負責天通苑的昌平區東小口城管分隊,執法力量卻少得可憐。
北京昌平區東小口城管分隊副隊長 張振民:
我們轄區面積總共32.8平方公里,轄區人口在43萬到50萬之間,僅有14名隊員堅持在執法一線。
解説:
43萬人口,已經算得上是一個中型城市,卻只配有一個人手如此之少的城管分隊。這種管理力量的嚴重缺失,必然會導致管理上的捉襟見肘。
昌平城管大隊隊員:
就是説我們天天抄去還是怎麼弄,但是説因為他購買力強,老百姓多,人家不怕抄,扣一煎餅車,罰一千塊錢人家也交,交完錢人家出去就賣,一天就能把那一千塊錢掙回來。你知道吧,就是説這個問題,你説我們是管,是抄,是怎麼著,不能根本解決這個問題。
解説: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城管一個部門可以解決的。
鄭實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
咱們有時候城市管理,比較注重市中心這一塊市容市貌,但在郊區咱們的執法力量就比較忽視,認為市中心誰都看得見,郊區沒人看得見也就不太管了。
白岩松:
其實天通苑北站這樣的問題不是現在就有,兩年前的時候我們注意到在2013年7月31日開相關會的時候就説“天通苑北站及其周邊環境秩序問題突出,各部門、單位不能相互觀望、相互推諉、相互扯皮,要相互支援,形成合力。”説明那個時候就在面臨這個問題。我記得我們節目之前關注過北京北四村的那種很多的亂象,後來北京公安系統這個節目播出之後,上上下下非常重視,創新式管理,在北京13個城中村設立了流動的派出所,形成了良性的迴圈,解決了相當大的問題。那麼這一次圍繞天通苑北站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接下來又該如何創新,相信北京會給我們一個更加讓人滿意的答案。接下來我們繼續連線吳教授。吳教授,天通苑北站這個剛才已經説了,2013年的時候開相關會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為什麼時隔兩年之後這個問題還會存在?
吳必虎:
這個是因為天通苑是一個臥城,大量的人口在北京上班,這裡還有一些沒有戶口的北漂,同時還有當地的農民,以及為這些人服務的社會人員,也就是説這個社會非常複雜,可是我們政府的治理還是非常簡單。一個是簡單對複雜,肯定是亂象叢生。那麼主要的問題怎麼樣改變這種現象?實際上我們從城市規劃和城市管理要及時跟上。也就是説在城市中心區各種配套,各種服務是完整的,為什麼小攤販屢驅不走,黑車屢治不渝,實際上是有社會需求的,我們要在規劃的時候所謂的臥城就應該把商業這種服務點,還有這種汽車的公共交通服務都應該統一進行佈置,進行規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
白岩松:
但是現在城鄉結合部所面臨的這種治安以及管理的挑戰,已經不僅僅是北京,全國的很多城市可能都面臨,您覺得接下來破題的關鍵是什麼?
吳必虎:
這種現象確實是天通苑不是一個地方,城鄉結合部基本上都有這種情況,就是社會結構複雜,但是管理簡單的情況。那麼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兩個:一個是要立法,在這種地方任何管理應該有授權,因為政府部門沒有授權是不好為的,那麼立法要跟上。第二個,可能它作為城鄉一體化的管理思維和措施要跟上去,不能城裏管的好,鄉下或者城鄉結合部就沒人管,或者説管理力量不足。這個要加強統一的城鄉協調一體化的管理。
白岩松:
非常感謝吳教授提出的相關的建議,謝謝您。我想在最後也應該感謝一下用半個月的時間來做相關調查的記者,包括我們的很多同行參與到這個問題推進的過程當中。作為生活在這個城市裏頭的一員,其實真應該感謝這些記者。表面上看是挖掘出問題,其實他們是這個城市的建設者,而且他們在報道這樣內容的時候相信不會感受到的是一種壓力,而應該是更多人的一種感謝。因為所有的目的都是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加美好。(《新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