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小一粒種,農業大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5-20 04:33:2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顏偉傑 楊軍雄

  通訊員 高曉曉

  作為我省瓜菜種業的重頭戲——第七屆中國·浙江瓜菜種博會今天開幕,各種新奇特的瓜果蔬菜,以及極具科技含量的栽培設施和模式一應俱全。

  “浙江瓜菜産業發展中,‘種博會’無疑是撬動我省瓜菜産業的有力‘支點’”。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説,在歷屆瓜菜種博會上的新鮮品種和種植技術,都可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在浙江的大地上找到,“‘種博會’已是浙江果蔬業的風向標。”

  6000多新品種落地

  今年“五一”期間,富陽蔬菜種植專業村春華村種菜大戶金松林的菜園裏,迎來了一批參觀者。今年,他承包的20多畝蔬菜大棚種了一批瓜菜新品種,如“美斯特”黃瓜、 “錢塘旭日” 番茄、“五角大蝴蝶”南瓜等,正是大棚瓜果上市季節,棚內瓜果滿藤頭,採摘遊的遊客絡繹不絕。

  50多歲的金松林是富陽遠近聞名的種菜大戶,他介紹説,這些瓜菜新品種都是前幾年參觀“種博會”後引進的。“錢塘旭日”番茄剛展出時,感覺不錯,就引進試種了,今年又擴大了種植面積。“這個品種的番茄不僅好看也好吃,而且産量高、商品性好,擺在菜場裏蠻受歡迎。”

  “現在種菜要麼趕早,要麼種特色品種,這樣才能賣出好價鈿,因此,要常去逛逛‘種博會’,多見識下市面,引種一些人無我有的品種。”有著20多年的種菜經歷,種植大戶王國平深知良種的重要。近幾年,幾乎每屆“種博會”都能見到他的身影。看到新鮮的、滿意的品種,他就要引進試種。他説,得益於種瓜菜新品種,他與妻子種菜的效益明顯高於周邊菜農。

  每年舉辦的中國·浙江瓜菜種博會,已成為菜農們看品種、選品種、引品種、學習種植新技術的主要場所,每屆“種博會”都吸引了數萬人前往觀摩交流。“種博會”現場直觀展示的推廣方式,也成為我省瓜菜新品種推廣的一大創新,給我省瓜菜産業注入了發展動力。

  據了解,前六屆“種博會”,有6000多個瓜菜新品種逐年在田間展示。僅去年的“種博會”展示了1400多個瓜菜新品種,核心展示區裏不僅匯集了國內自主選育的瓜菜最新品種,還引進展示了許多來自國外的洋品種,以色列海澤拉優質種子公司、荷蘭荷潤集團等國外種業企業攜種秀田間,並在“種博會”示範展示專區亮相各自的主力品種。

  隨著眾多瓜菜新品種逐漸落戶田間地頭,種植面積日益擴大,菜農越種越開心,居民的“菜籃子”也越拎越豐富。如番茄新品種“錢塘旭日”、茄子“杭茄2008”、辣椒“衢椒1號”、瓠瓜“浙蒲6號”、甜瓜“東方蜜1號”等,這些品種不僅産量高,品質優,而且商品性好,成了菜農們近幾年的主栽品種。

  引領農業換代升級

  透過繁華的瓜菜種博會,折射出的是浙江瓜菜種業的實力。而落到浙江大地上之後,卻在潛移默化中帶領著浙江農業的換代升級。

  據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人員介紹,通過實施現代種業發展工程,建立瓜菜種業創新平臺、瓜菜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應用游離小孢子培養、遠緣雜交等先進選育技術,一批性狀優良的瓜菜新品種脫穎而出,並佔領市場。

  聞名已久的豇豆“之豇”系列品種、“早熟5號”大白菜、溫州花椰菜等,如今依然主導市場;率先自主育成的抗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新品種“浙粉702”、“浙雜502”等,居國內領先水準;而茄子“浙茄1號”、“杭茄2008”,瓠瓜“越蒲一號”、“浙蒲2號”等正促進浙江瓜菜産業升級換代。

  升級的不僅僅是産品,在常山縣球川鎮黃泥畈村的家興蔬菜專業合作社瓜菜新品種展示基地,10多個民工正在搭建鋼管大棚。“按照農業局的要求,基地面積擴到60畝,需新建180至500平方米的大棚80個。”基地負責人徐家興説。

  徐家興從事規模種植有10多年,品種包括甜玉米、早稻、瓜果蔬菜等。上半年,縣農業局在該基地搞起60多個新品種試驗。在農技人員指導下,他將彩色辣椒、石頭28番茄、小白龍甜瓜三個新品種製作成盆景銷售,可賞可食。

  不僅是在大棚內,今年春天,在桐廬陽山畈,當地引進新特大麥品種,以油菜花為“紙”,大麥為“筆”,寫出100畝的“美麗桐廬”和“大嘴猴”創意圖案,也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的眼光。

  與此同時, 一種“菜稻輪作”的種植模式近年來也在我省流行了起來。據省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胡美華介紹,在“千斤糧萬元錢”高效種植模式中,糧菜茬口搭配是關鍵。

  由於“菜稻輪作”具有面大量廣、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加上“大棚瓜菜-水稻輪作”模式主要以番茄、茄子、瓠瓜、西甜瓜等瓜菜為主栽品種,因此,選擇合適又高效的果蔬往往能使收益翻倍。如嘉善縣姚莊鎮不少農戶的大棚越冬茄子,全年畝純收益都在萬元以上,高的甚至可達4萬元。

  從杭嘉湖平原到甬臺溫沿海,從浙中盆地到浙西南山區,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作物種植茬口下,農民總能利用“時間差”,搭配種植早中遲熟瓜菜品種,安排全年的輪作模式,全省“千斤糧萬元錢”高效種植模式應用面積不斷擴大。

  種業瓜菜産值雙連增

  種業強,則産業興。浙江的瓜菜業産值居全省農業主導産業之首,這一切離不開瓜菜種業的支撐與發展。“種博會”如同一劑催化劑,為浙江瓜菜産業提升不斷注入新活力。我省瓜菜産業産值已從6年前的240億元猛增到去年的500多億元。

  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人員介紹,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現代種業發展工程,建立瓜菜種業創新平臺、瓜菜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瓜菜種業成效顯著。據統計,近6年來,我省已自主篩選了西甜瓜、番茄、花椰菜等200余個優良品種。通過技術示範推廣,年均助農增收40多億元。

  此外,每屆“種博會”都設有科研單位與企業合作洽談簽約環節,組織我省骨幹種業企業與國內外科研院校(所)簽訂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品種轉讓、開發推廣等合作協議。2013年勿忘農種業就曾與黑龍江省農科院簽訂玉米新品種“龍作一號”開發協議,金額高達1000萬元。

  通過這些活動,促進了種業智慧財産權交易,有效整合了省內外農作物育種資源,推動完善了商業化育種體系。“種博會”不僅吸引了全國知名種業企業參展,還吸引了以色列、荷蘭等國的種業企業,擴大了種業的國際交流,為提升我省瓜菜種業和瓜菜産業創造了條件。

  浙江的種業企業也在一輪輪的交流中,逐漸建立起了商業化育種體系。目前,全省已有持證農作物種業企業超過100家,有6家企業獲評全國種業行業企業信用等級(A級)以上。另外,全省還有11家優勢骨幹種業企業分別於國內外40多家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作為全省種業的龍頭之一的勿忘農種業公司,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種業研究院,並與荷蘭荷潤集團成立浙江聯荷農業有限公司。

  預計,到“十二五”期末,我省將育成有重大應用前景自主智慧財産權品種40個以上,主要農作物主導品種覆蓋率70%以上,規模以上(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區域性或專業性種業骨幹龍頭企業15家以上,種子種苗市場銷售額達15億元,種子種苗商品化率達70%,形成年銷售額超億元種業龍頭企業3家以上。

  (本報杭州5月19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