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簡政放權促進對外開放

  • 發佈時間:2015-05-19 13:31:4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訊】上海自貿試驗區運作一年半後,福建、廈門、廣東等3個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四大自貿試驗區統一運用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對國家治理體系制度創新非常有意義。

  具體來看,簡政放權等各項措施正在各大自貿試驗區中探索推行。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工商、質檢、稅務“三證三號”合併為“一照一號”的改革探索正在進行;在天津自貿試驗區,天津海關推出促進貿易便利化、支援新型業態發展等18項海關監管服務創新制度措施;在廣東自貿試驗區,正在探索實現粵港澳深度合作,力爭建成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法制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輻射帶動功能突出、監管安全高效自貿試驗區。

  “設立自貿試驗區是一種壓力測試,相關改革舉措在這個框架下嘗試,並以此倒逼簡政放權、機關效能建設等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步伐。”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文浦説。

  實際上,3個新掛牌的自貿試驗區擁有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一系列豐富經驗:基本建成負面清單模式,進口平均通關時間較區外減少41.3%,將監管重心從資質審批轉移到日常監管等。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與過去我國通過優惠政策、減免關稅等手段吸引投資不同,現在我國需要通過消除政策壁壘、進一步簡政放權,改革投資管理體制來打造“制度高地”,促進我國實現高水準對外開放。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説,商務部正在修訂外商投資相關法律,重點制定外國投資法,實現三法合一。將健全外商投資監管體系,全面鋪開,普遍備案有限核準的制度,並將大幅下放鼓勵類項目的核準權。“隨著大門的放開,我們將把管理重點放在準入後的環節上,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完善外商投資安全審查機制,提升外商投資管理的科學性、規範性和透明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