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雲榮登新一屆“中國首善”

  • 發佈時間:2015-05-19 10:54:4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中國(2015)慈善榜在京發佈,以2014年度實際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或個人為採集樣本,同時揭曉中國慈善家榜、中國慈善企業榜、中國明星慈善榜、中國公益基金會榜。

  中國慈善榜由民政部、中央綜治委辦公室、全國總工會、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指導,《公益時報》社編制發佈的。中國慈善榜作為中國公益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風向標,被學界譽為開創了"政府指導、民間主辦、媒體發佈"的資訊披露模式,更被譽為一份與財富榜相對應的中國財富階層的愛心清單。中國慈善榜每年發佈一次,至今已發佈了12次。

  據悉,此次上榜企業家共199位,捐贈總額約219.02億元;上榜企業360家,捐贈總額約54.32億元;上榜慈善明星100位;公募基金會以年度捐贈收入為標準,非公募基金會以年度支出為標準。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以124億元的捐贈額榮獲新一屆"中國首善"稱號。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獲得"中國慈善領袖"稱號,中國扶貧基金會以年度6.13億元收入、老牛基金會以年度1.86億元支出分別列基金會榜首。

  馬雲榮登新一屆"中國首善"

  因為124億元的捐款額和國際視野的公益方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成為新一屆"中國首善"。

  "做公益和慈善,在我看來是人生一種很大的福報,我們努力的結果,既能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榮獲"中國首善"的馬雲當天更新了他的微網志,"我們今天捐贈的任何一筆錢,不管多與少,對改變世界甚至別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幫助別人是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內心發生變化,更加豐富。"

  在中國慈善榜發佈會上,受組委會的委託,有關專家對馬雲獲得"中國首善"稱號作出了這樣的評價:"10年前,中國每年的慈善捐款額不足百億,而現在馬雲一人的捐助額就達到了百億級別,他的善舉是劃時代的。"

  2013年5月10日,馬雲宣佈,結束自己14年的阿里巴巴CEO生涯,將把更多精力放在慈善和公益事業上,關注水、空氣和糧食。在此前後,他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這一職務頭銜之外的其他身份--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一號志願者、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席主席、美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理事等,都是對他承諾的一一印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上市,截至收盤,市值達到了2314.39億美元。而在此前的4月24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蔡崇信宣佈捐出阿里巴巴集團2%的期權,成立公益信託基金。這樣一筆捐贈刷新了2014年和馬雲個人捐贈的多項紀錄。

  2014年12月15日,"浙江馬雲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並於2015年4月3日作出首筆捐贈,設立了1億元人民幣的"杭州師範大學馬雲教育基金",用於支援母校杭州師範大學的發展。這是杭師大迄今收到最大的單筆捐贈基金,也是88屆畢業生馬雲對母校即將到來的107週年校慶的獻禮。

  2015年,馬雲依然延續其大手筆的公益風格。4月10日,馬雲聯手馬化騰,在寧波宣佈成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在馬雲的影響下,公益也早已延展為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一部分。2010年,阿里巴巴集團公開承諾,將拿出每年營收總額的千分之三,投入到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由阿里巴巴集團員工和社會志願者管理,關注焦點為水和空氣。

  2015年2月1日,阿裏集團宣佈投資10億元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資助香港青年創業。3月3日,阿里巴巴出資百億台幣在台灣設立創業投資基金。

  企業家成立基金會勢在必行

  透過慈善榜單,看到的不只是資金來源和流向,企業家們上榜後,帶來的絕不僅僅是"掏錢做慈善",榜單的影響力足以讓他們更加深入了解公益慈善,並且明確目標,用他們的豐富資源和商業頭腦主導慈善,已成企業家們眼中的新熱點。

  有分析人士認為,透過中國慈善排行榜中顯示的資訊,財富榜和慈善榜缺乏一致性,財富榜排名靠後的人多數也登上了慈善榜;而財富榜靠前的企業家在慈善榜上不一定也靠前。但是,編制榜單這12年,還是能看到中國企業家的一個變化,最初榜單上大部分企業家都針對簡單的助學、鰥寡孤獨進行捐助,那是"看得見的苦難",主旨是救急救窮。

  透過12年中國慈善排行榜可以看到,大額捐贈越來越多了,也有不少企業家在成立基金會,開始參與社會創新和社會治理。隨著社會發展,社會福利的加強,助學開通多元化通道,企業也開始關注那些"看不見的苦難",這些變化恰恰與國家發展形勢相匹配,捐贈方向在轉變。

  中民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剔除為救災而引發捐贈,2008-2013年的常規捐贈呈穩步增長趨勢,企業仍是捐贈主力,在2013全年整體捐款的989億元中,民企捐贈佔比51.05%,國企、港澳臺企業和外企捐贈分別為287.8億元、44.7億元、4.9億元。

  基金會、慈善會接收捐贈超全年籌款總額的七成,是社會認可度相當高的慈善組織。醫療健康、教育,仍然是備受重視的部分。而關於尚未出爐的兩大榜單,人們也有更多的猜測,在"網際網路+"發展空間急速擴張的背景下,網際網路企業是否會異軍突起,在未出榜單上留下讓人驚喜的數據。

  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在慈善榜揭曉儀式上説:"馬雲2014年捐款達到124億元,不知道大家做何感想。其實在10年以前,整個中國的年度捐贈不到100億,現在發展是多麼迅速。這是中國慈善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我們迎來了一個時代,是百億捐贈的時代,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改寫了中國慈善的歷史。"王振耀表示,今年的慈善榜亮點非常多,慈善是引領社會時尚、提升整個社會的力量,是推動整個經濟轉型的力量。"我們也要看到,不僅僅是馬雲,眾多慈善家、慈善領袖、慈善企業,有多少人在持續不斷地做、持續不斷地捐。許多人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家庭、改變了他人的家庭,也改變了社會生活,這是一個推動中國前進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除了慈善家,慈善明星們也從各個角度進行暢想,他們從多個方面捐助、支助他們認為應該承接的社會責任,我認為這是不得了的認識。"

  同時,王振耀指出,需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的組織方式,讓中國慈善在國內國際上産生更大的影響力。國際上也期待著中國慈善家、中國公益組織、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能夠有更多的方式、更多的聯合,來與國際社會對接,向世界展現我們的力量。

  營造社會慈善氛圍

  其實,慈善榜存在的意義,就是為社會樹立“愛”的榜樣,追求人類共同價值,傳遞正能量。中民慈善捐助資訊中心捐贈部主任馬天昊認為,“慈善捐贈榜是國家化的,榜單設立對於慈善捐贈人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和鼓勵,權威、真實的榜單對於捐贈者的聲譽有很大正面作用,並能營造社會慈善氛圍。

  而過度宣傳和不宣傳,都會給有效慈善帶來麻煩,前者有機會被過度捐贈,後者幾乎沒有機會獲得捐贈。愛心播撒不能單憑道德標準的判斷。

  以真實數據為依據,再此基礎上研究捐贈資金的流向、趨勢和受關注程度,通過榜單發佈和資金流向發佈,對社會慈善資源形成一個有效配置的空間,加上慈善易於傳播的特性,才能實現公益慈善的有效性。

  有公益專家告訴記者,不能單純用道德標準衡量慈善榜排名,需正確看待企業家、慈善家捐贈事件:一方面,榜單能夠讓大家比較清晰地了解國內大額捐贈的情況,能夠對慈善捐贈形勢有一個非常直觀的判斷。其次,榜單對於慈善捐贈人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和鼓勵,權威、真實的榜單對於捐贈者的聲譽有很大正面作用。第三,慈善捐贈榜有利於營造整個社會的慈善氛圍。第四,慈善捐贈榜是一個國家化的事物,不光中國有,美國也有。

  善心並不能夠通過捐款數額來衡量,單純通過榜單來判斷一個慈善家的善心是不理性的,不利於慈善事業的發展和良性的慈善氛圍。對公益圈而言,不要拔高道德標準去裹挾慈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