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嚴查“村官”貪腐案

  • 發佈時間:2015-05-18 04:31: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貴陽5月17日電(記者王麗胡星)74歲的苗族老漢吳光富15日起得格外早,身患殘疾的他步履蹣跚地來到村委會。當老人顫顫巍巍的雙手接過紀檢幹部退回的1500元現金時,眼裏不禁溢滿淚花。這筆相當於他1/3年收入的“鉅款”,是3年前霸道的村支書從他在信用社取出的5000元國家危房改造補助金中硬生生奪走的。

  上午11時,在貴州省黃平縣新州鎮團倉村,“新州鎮民生監督組向群眾退還團倉村原村幹部侵佔民生資金現場會”如期舉行,在這個邊遠貧困的苗族村寨,58戶農民群眾被原村幹部無償侵佔的8.25萬元危房改造民生資金,終於一一歸還到大家手中。狹窄的鄉村小道上擠滿了人,人群中,一次又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真是不敢想啊!當時支書帶著我們去信用社領取危改款,他説幫我數一下,點了15張(100元面值人民幣)就直接裝進自己口袋了,心裏委屈氣憤也沒辦法,不給他‘好處費’,這3500元也別想得到。”説起團倉村原支書張佔彬,吳光富有些激動:“沒想到那麼多年的惡霸村官能被紀委的幹部給拿下,真是給百姓出了一口惡氣!”

  去年4月,黃平縣紀委第一紀工委民生監督組開展民生資金入戶核查,在團倉村開展工作時,有村民反映,原村支書張佔彬、村主任張國統和會計張佔龍,合起夥來剋扣群眾民生資金,明目張膽以權謀私。

  “查!”縣紀委決定立案一查到底,可在村裏的調查卻困難重重。“很多群眾深受其害,卻敢怒不敢言。”黃平縣紀委第一紀工委書記潘國榮説,張佔彬當了20多年支書,借助張氏家族勢力強大,他向上吹捧領導,向下欺壓百姓,恃強淩弱、以權謀私。危改金、低保金、救濟糧……凡是國家給的民生資金,村委會既不開會民主評議,也不進行張榜公示,誰給“回扣”就給誰,不答應的就“靠邊站”。平時蓋個章、開個證明,都要索取報酬。村幹部沆瀣一氣,又集結家族勢力,長期橫行鄉里、欺壓百姓。

  紀檢幹部在村裏悄悄走訪調查,有正義感的計生員張成只因給他們“指指路”,就受到支書的威脅恐嚇。“張佔彬幾次帶著村幹部和親戚,拿著刀追我揚言要殺人。”張成説,一次他沒追上我,惡狠狠地一刀砍在桑樹上,大聲叫嚷著“誰和我作對,就是這個下場!”

  專案組排除困難,拿來危改名冊、低保名冊,在村民家裏一一核實調查,終於掌握了村幹部的違法犯罪事實。

  根據縣紀委移交司法機關的線索,黃平縣人民法院現已查明,張佔彬等人以農戶得到的危改資金是他們幫忙爭取得到為由,向農戶索要“回扣”共8.25萬元,其中張佔彬分得37250元,張國統分得32750元,張佔龍分得1.25萬元。2015年3月25日,黃平縣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張佔彬有期徒刑5年,判處張國統有期徒刑3年,判處張佔龍有期徒刑1年。今年5月初,黔東南州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這是黃平縣第一起移送司法機關的村幹部案例,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楊正榮説,村官職務不大,權力卻不小,特別是隨著國家民生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這些腐敗的“蒼蠅”成為群眾眼中的“老虎”,他們令百姓深惡痛絕,更侵蝕黨的執政根基。

  針對基層貪污腐敗重災區的民生領域,去年以來,貴州省普遍在鄉鎮設立民生項目監督特派組,整合縣、鄉紀檢幹部力量集中辦案,拍掉了一批貪吃民生蛋糕的“蒼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