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打車軟體探路者 擴張速度迅猛加強本土化
- 發佈時間:2015-05-16 07:44: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通過各種打車軟體選擇計程車或是專車正成為許多中國年輕人的選擇,一些海外打車軟體公司也瞄準了這塊巨大的“蛋糕”。作為最早一批推出打車軟體的美國公司Uber,近年來一直在完善技術並在全球市場開疆拓土。最新消息顯示,今年5月Uber公司將展開新一輪融資,此次預計規模為15億至20億美元,此輪融資將使Uber的估值達到500億美元甚至更高。
注重客戶體驗
Uber官網將其自身描述為一家風險投資的創業公司和交通網路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佛尼亞州舊金山。與一些國內熟知的打車軟體類似,Uber以移動應用程式連結乘客和司機,提供租車及實時共乘的服務,目前已在全世界數十個城市提供服務。乘客可以通過發送短信或是使用移動應用程式來預約車輛,利用移動應用程式時還可以追蹤車輛的位置。
Uber最早是在2009年由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和格瑞特·坎普成立,起初名為“UberCab”。Uber在2010年6月正式于舊金山推出服務,同年8月萊恩·格雷夫斯就任首席執行官。格雷夫斯不久後離任首席執行官一職,並由卡蘭尼克接任,格雷夫斯轉任營運副總裁和董事會成員。Uber的移動應用程式在2010年于舊金山地區推出,支援iOS和Android系統的智慧型手機。2010年下半年,其獲得加州矽谷天使投資者的創業投資資金投注,逐步走入了正軌。
據Uber方面介紹,其對自己的定位不僅僅是一款打車應用,而是“為乘客提供一種高端和更私人的出行方案”。在美國,用戶可以通過走優質服務路線的Uber black服務訂到像加長林肯、凱迪拉克、寶馬、賓士等豪華私家車,司機會帶著白手套彬彬有禮地提供服務,讓乘客享受到“私家車”的服務感受,感覺到自己多花的資費是值得的,同時也可以通過UberX服務訂到豐田普銳斯和大眾捷達這樣的緊湊型轎車。
自己並不擁有任何車輛的Uber卻擅長整合各類資源。在美國,Uber和計程車公司、汽車租賃公司甚至私人簽署合同,讓車主通過Uber接收訂單。
擴張速度迅猛
在領先概念的推動下,Uber在全球的擴張速度也堪稱迅猛,並且有許多投資者或是投資機構對其非常青睞。
2011年初,Uber獲得了來自創投公司Benchmark的3200萬美元資金。2011年下半年,Uber再次從多位投資者處獲得了320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者包括高盛、Menlo Ventures和傑佛瑞·貝佐斯等知名機構或個人。2014年6月,Uber宣佈在新一回的募資活動中獲得了12億美元的投資。最新消息顯示,Uber公司今年5月展開了新一輪融資,此次預計規模為15億至20億美元,而此輪融資將使Uber的估值達500億美元甚至更高。
2012年4月,Uber在芝加哥測試了以較低價預約傳統計程車的服務。2012年7月,其進入倫敦市場,最初車隊擁有90位賓士、BMW和捷豹汽車。Uber對亞洲市場非常重視,2013年6月,其在台北進行試營運,並於一個月後開始正式營運。而經過數個月的試營運後,Uber在2014年6月正式于香港部分地區推出服務,當年8月,Uber在香港增加了招呼普通計程車的服務。
Uber的許多服務非常吸引消費者眼球,能夠滿足他們多方面需要,已經遠遠不局限于叫車。
2013年7月,Uber開始在紐約市和漢普頓間提供實驗性的直升機招呼服務,稱為“UberChopper”,定價為3000美元。2015年2月,面對西班牙傳統業務困境,Uber在西班牙推出了送餐服務。每餐價格約為10歐元,外加2.5歐元的配送費,送餐服務名為UberEats,而其在舊金山和比佛利山莊的類似服務則名為UberFresh。
加強本土化
目前困擾Uber最大的問題之一即是水土不服,很多在美國成功的措施並不適合於當地。Uber對此也非常重視,正在不斷推出本土化措施。
2015年3月,Uber收購地圖及搜索類的創業公司deCarte,Uber發言人表示,通過收購deCarte,該公司將繼續改善基於地圖的産品和服務,這樣會更有助於業務本土化。
以印度市場為例,2015年4月,Uber宣佈,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推出機動三輪車打車服務uberAUTO,以提升公司在印度的影響力,並與當地一家對手Ola進行競爭。這樣無疑會提供更多的乘車選擇,低廉的價格也將拉攏更多的用戶。此外Uber還宣佈,已經在印度南方城市海德拉巴試行現金支付。由於印度的信用卡持有量並不高,大多數人還是採取現金支付,此舉無疑會納入更多潛在客戶群。
另據媒體報道,一些地方的司機也對Uber所設定的“靈活費率”較為不滿。這項政策是Uber從供需的角度考慮,在路上車少,顧客難以打到車時,會適當上調費率,吸引更多的車來載客,當車足夠多,能夠滿足需求時,Uber又會將價格下調。有專家認為,Uber所設定的“靈活費率”舉措在部分國家並不適用,很多顧客根本不知道這樣的靈活費率,而且根據部分國家的思維方式,客人知道費率被臨時調高後,可能會認為是被欺騙,以後再不會選擇此款軟體。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Uber很多政策需要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