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聯影醫療爭做高端醫療器械産業排頭兵

  • 發佈時間:2015-05-15 01:00:3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5日,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攜全線20餘款自主研發的高端醫療産品包括3.0T超導磁共振和128層CT,首次登陸第7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並全盤展示四年來自主研發的所有核心部件與核心技術。

  聯影醫療成立至今儘管只有四年,但成績斐然:七大産品事業部拔地而起,與聯影研究院交互並行;聯影研發中心根植中國,輻射全球;17款自主研發的系統與軟體産品全線鋪開打入市場;2014年銷售元年即收穫近10億訂單,全線産品在全國裝機數量逾數百台。曾經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行業外資企業一統天下的舊格局,已轟然崩裂。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我國公立醫院大型醫用設備市場一直被“GPS”三分天下,國産醫用設備甚至連縣級醫院都很難進。“GPS”是大型醫用設備界對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這三家跨國企業的簡稱。去年6月5日,衛計委緊急發文,要求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引導醫療機逐步提高國産醫用設備配置水準。聯影醫療的業績也就在相關政策支援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科技部部長萬鋼到訪聯影醫療時一連用了三個“夠品位”形容他的初印象——“我很早就聽説過聯影,今天真正走進聯影,第一感覺就是夠品位:産品設計夠品位、企業管理夠品位、制度流程夠品位!”

  衛計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赴聯影醫療調研後對聯影探索通過資訊化手段,在省、縣、鄉鎮分級建立區域影像中心,改善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工作給予了積極肯定。

  更有中央領導提出,希望“聯影醫療爭做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産業的排頭兵、弄潮兒”。

  外界聚焦聯影醫療的成功,更關注不太在媒體前拋頭露面,卻促成聯影醫療崛起的關鍵人物薛敏。《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此展會上,聯影醫療除了展示産品外,其背後那位極富有傳奇色彩的“軍師”薛敏也將站到臺前。

  “過去的一年,將成為中國醫療設備行業出現重大轉折的標誌年。”這句話出自近日薛敏寫給聯影醫療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信的末尾,他的頭銜不再是大家所熟悉的聯影首席顧問,而是聯影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薛敏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國産品牌進軍高端醫療設備行業,面對的不是零起點而是負起點,國內品牌的口碑都被“做爛了”。“很多國內企業並未打算在外資品牌一統天下的中國市場求勝,而僅求生——他們滿足於以低質低價産品在中低端市場分一杯羹,缺乏與國際一流試比肩的信仰和勇氣,不求做強,但求生存;同時,伴隨著這種卑微的求生心態,是以短期利益為導向的戰略短視:他們在對短期利益的追逐中放棄了對自主創新的堅持,背離了曾經以自主創新突圍的初衷。”他説。

  聯影醫療成立之初,創新戰略便被定義為公司發展的兩大核心戰略之一。在聯影醫療品質管理部總監看來,薛敏對創新的追求近乎狂熱。他數次在行業論壇上強調指出,在高端醫療設備行業,一家公司的競爭力體現在是否能掌握核心技術。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真正擺脫山寨、擺脫低端追隨,不再受制於人。

  基於薛敏的創新理念,聯影初創團隊逐漸明晰了他們所追求的“聯影標準”:全線産品必須有至少兩個“人無我有”的創新點,哪怕是屬於普放的産品也必須創新,做精品!這一份對創新的“狂熱”開始在整個聯影強勢蔓延,驅動研發團隊不斷挑戰自身極限。由聯影醫療七大事業部CEO組成的最高評審小組為所有即將貼上聯影標識的産品制定了一個標準“閥值”:聯影第一代産品必須通過自主創新達到世界一流軟硬體技術水準,且全線産品必須有獨特的創新亮點。

  正是基於薛敏的創新理念,聯影初創研發團隊終於在不斷磨合和自我審視中摸清了前行的道路。在如此創新氛圍下,一系列創新之舉接連誕生:聯影96環光導PET-CT以解析度和掃描速度的雙重突破填補國際空白,為世界首創;中國第一台自主研發的128層寬體探測器在聯影醫療誕生,各項性能達到甚至超越國際尖端産品水準。

  “聯影醫療的核心競爭力是人才和平臺。高端醫療設備行業不是簡單的製造業,而是創新技術高度密集的高科技行業。如果沒有相關背景的高技術人才,聯影是做不成的。值得驕傲的是,聯影這個平臺已經吸引了很多海內外頂尖人才。此外,這麼多産品線同時起步,我們搭建了硬體平臺、軟體平臺、服務平臺、産學研醫協同創新平臺。人才和平臺缺一不可,否則聯影也走不到我們想去的未來。”薛敏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