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EF土地退化防治夥伴關係再續良緣
- 發佈時間:2015-05-12 10:30:47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5月12日報道(記者潘春芳劉澤英)5月8日,“中國-全球環境基金(GEF)乾旱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防治夥伴關係”第二階段以及夥伴關係框架下的“中國西部適應氣候變化的可持續土地管理項目”(三期項目)在北京啟動。這是中國政府與全球環境基金過去十年夥伴關係的成功延續,也開啟了未來十年夥伴關係發展的新篇章。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項目指導委員會主任江澤慧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孫紮根出席會議併發言,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彭有冬主持會議。
江澤慧説,2002年中國政府與GEF建立夥伴關係以來,贏得了國際執行機構“滿意”級的好評,此次啟動的第二階段十年夥伴關係是對過去輝煌成就的延續,但絕不是簡單的重復。其最大的區別在於:一是形勢和環境發生了變化,中國政府比過去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戰略主題和目標發生了變化,夥伴關係第一階段強調土地退化防治和綜合生態系統管理,而在第二階段更強調可持續土地管理,新的戰略目標是在中國西部地區改善土地管理和水資源管理、減緩貧困、增加收入,發展可持續替代生計,保護生物多樣性及應對氣候變化。三是價值取向和創新發生了變化,新的夥伴關係以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可持續土地管理為核心,價值取向立足於為可持續土地管理各利益相關方提供溝通交流、合作共贏的平臺。其創新之處在於,除了關注可持續土地管理和減貧外,更加關注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更加注重引進國際上可持續土地管理、景觀管理等新理念和新技術,更大範圍地服務於國內生態建設項目;更加注重吸納更多的成員機構和利益相關者加入到夥伴關係中,開展多元化合作與交流,産生更大的全球環境效益。
江澤慧表示,未來十年,夥伴關係將把推廣可持續土地管理技術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推動區域綠色發展、促進減貧和推動土地管理制度創新五個方面列為重點領域。各方應認真做好夥伴關係十年《戰略》與部門工作的銜接,在“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下,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的可持續土地管理體系,引領適應全球氣候變化和可持續土地管理的未來。
孫紮根全面分析了林業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並確立了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他強調,中國西部地區位於長江、黃河等重要流域的上游,生態區位十分重要,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土地退化問題已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過去十年,夥伴關係不僅為解決中國西部地區土地退化問題、促進西部乾旱生態系統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環境改善探索出了一條新途徑,而且為中國其他地區乃至全球土地退化防治提供了寶貴經驗。他希望,今後十年的夥伴關係能繼續秉持開放包容、創新發展的理念,與社會各界開展更多卓有成效的合作,為共同實現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此次啟動的三期項目將在陜西、甘肅、青海、內蒙古4個西北省份和石漠化比較嚴重的貴州、四川兩個西南省份實施。這有助於項目所在省份改進土地管理和使用規劃,遏制土地退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最後,江澤慧還就組織實施好夥伴關係三期項目提出具體要求。來自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人大法工委等13個中央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6個項目省份協調、執行機構,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機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