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慶石化3年投6億鉅資治理環境 仍難獲社會認可

  • 發佈時間:2015-05-11 1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曉梅 吳明 張驊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6日,在樹木蔥蘢環繞中的安慶石化煉油一部,《中國企業報》記者看到一線職工胸前或者胳膊上都挂著一種特殊的電子設備。安慶石化科技發展部副部長李健告訴記者,這是一種攜帶型硫化氫氣體報警儀,報警儀上的數據顯示結果表明,現在空氣中硫化氫氣體含量為零(單位為ppm),空氣品質優良。

  為了保障當地空氣品質達到優良,安慶石化從2013年底至今,用於環保工程的投入超過6億元,這幾乎佔到了公司日常年份全年投資額的80%以上。對於處於轉型期的石化企業無異於增加了新的負擔。“而事實上,卻並沒有被更多人所認可和理解”。

  環境治理投入6億鉅資

  當天上午8時多,在看到安慶石化高塔式煉油裝置後,記者問道:“怎麼一點氣味聞不到。”其實幾年前記者來過安慶石化,剛接近市區,安慶石化冒出的那種刺鼻的氣味早已告訴你,快到了。但現在的怪味哪去了?

  安慶石化環保部副部長肖春寶解答了大家的疑問。化工企業的環境治理關鍵在技術設備和工藝流程。肖春寶是參與企業環保計劃執行者之一,在他看來,化工企業的環保關鍵還在技術設備和工藝流程。而安慶石化兩年多時間陸續投資的6億元主要是用在新技術的引進和裝置設備的改造重建上。

  據肖春寶介紹,安慶石化環保工程是中國石化(7.73, 0.15, 1.98%)“碧水藍天”計劃的一部分。實施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降低生産裝置排放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粉塵含量,最大程度減少對大氣的污染。這一工程共有五項改造內容,其中,熱電鍋爐裝置改造包含2個項目,分別是3、6號鍋爐煙氣脫硫改造(4、5號爐的脫硫改造已于2010年實施)和3、4、5、6號鍋爐的煙氣脫硝改造工程;煉油老區裝置改造也包含2個項目,分別是14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脫硝項目和70萬噸/年催化裂解裝置煙氣治理項目。上述4個項目,累計投資近5億元,目前已經全面建成投用。另外,煉油新區的20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脫硝項目,計劃投資1.4億元,目前已經進入工程設計階段,計劃今年年內實施。

  肖春寶不無感慨地説,這樣的投入雖然沒有直接效益,但其實際意義比利潤更重要。從大的方面講,安慶石化減少了廢氣、廢水排放,保證了一方環境安全;其次是因治理得力,企業贏得了周邊百姓的理解和支援;再者就是不會因為環境事故讓企業付出慘痛代價。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投資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今年一季度,安慶石化再沒有接到一起環境投訴。

  成本增加仍難以被認可

  6億元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安慶石化副總經理劉曉華是負責環保及安全生産的高管,他向媒體算了一筆賬,安慶石化近3年時間在環保項目上的投入達6億元,這些投入均是非生産性投入,像治理煙塵、廢氣、廢水、廢渣如果省下來不做,企業照常生産。實際上,這6億元就是企業的利潤,這對於處於轉型期的石化企業則非常關鍵。不僅如此,這些環保裝置建成後,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維護正常運轉,這筆費用每年也在數千萬元。

  據了解,安慶石化從最基層的班組開始計算,每個管理層都設有專職環保工作人員,加上日常維護工人,整個體系專門從事環保方面工作的有近100人。投入加上維護佔了企業很大一塊資源,説白了就是增加了生産成本。有人計算過,正規的大型成品油生産企業每一升汽油所含的成本中至少有10%的環保成本。

  但要獲得百姓和社會的認可較難,在現場,安慶石化煉油一部副主任王中傑指著廠區邊的樹木説,煙氣處理的好壞,除了聞氣味,也可以通過廠區樹葉進行觀察。大家朝著王中傑所指方向走去,樹葉綠得發亮,肉眼根本看不到一點灰塵。王中傑説,如果離開廠區到附近的公路旁,則會有鮮明的對比,那裏的樹葉佈滿厚厚的一層灰塵。

  安慶石化環境治理的成效不容否認,為什麼就很難得到社會的理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安慶石化也想盡了辦法。安慶石化宣傳部部長李勝利説:“一開始是由我們自己説,媒體宣傳,職工宣講,但效果不明顯。社會上總會有一個概念,化工廠不可能根除污染,你們自己説自己好就更讓人懷疑。現在他們改變了方式,除了讓企業上下了解環保方面的改善和提高,將工廠變成工業和環保教育基地,讓附近的學生和家長來親自體驗,讓外人來評價。同時,請進專家、學者來參觀、考察,請主流媒體來參與調研和實地採訪,用實實在在的東西,逐步讓社會和周圍百姓了解安慶石化在環保上做了哪些事,達到了什麼效果。”

  離開了環保

  將失去生存的保障

  投入6億元鉅資,對安慶石化來説也有來自內部的壓力。安慶石化副總經理劉曉華説:“剛開始,不要説職工,就連管理層中的一些幹部也有抵觸情緒。”

  安慶石化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興建的老國有企業,很長時間都是當地人的驕傲,幹部員工始終都帶有優越感,儘管那時的污染程度更為嚴重,但落後時期的國人對環境要求並沒有那麼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靠近城區的老化工企業由於污染問題卻成了當地的負擔。而央企中的體制、機制等因素也使得處於轉型期的企業顯得步履沉重。在這一時期拿出鉅資進行環保治理,當然使渴求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的職工所不能理解。

  一位在煉油區幹了半輩子的員工就直言相告,我們花再多的錢投入環保建設,並不能改變社會和周圍百姓對我們的看法,只要企業周邊出現污染情況,當地人不分青紅皂白,首先想到的就是安慶石化幹的,與其花這麼多錢還讓人指責,還不如把錢用在工人身上,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管理層中出現抵觸情緒主要體現在發展上,在這方面劉曉華深有體會。在上述提到的一次投入1.4億元上新環保裝置時,管理層中就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我們在不到兩年時間投入環保項目已近4億元,新區的設備起點高,暫時不上新的環保裝置並不影響大局,特別是企業正值轉型期,更需要資金來發展,如果把這些資源都用在主業發展上,將會産生可觀的直接效益。等企業效益好了再進行這項環保技改項目不是更合適嗎?

  説實話,這一觀點並非沒有道理,但對“環保是第一位”的石化企業來説,一切理由都顯得微不足道。安慶石化總經理王彪及大多數管理團隊頂住壓力,做細工作,讓全體員工明白,在經濟轉型的今天,沒有環保就沒有企業,就沒有飯碗。王彪告誡員工:“環保是石化企業的第一生命,離開了環保我們將失去生存的保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