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生命鑄師魂 為時代立楷模

  • 發佈時間:2015-05-08 08:32:15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他已經走了,卻從未被遺忘。

  日前,福州市群眾路小學原校長、福建省特級教師呂榕麟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擔任群眾路小學校長近13年間,他以過人的學識、信念和人格魅力,將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小學發展成為福建省示範學校、素質教育先進校。他像榕樹一樣,紮根于教育事業,蔭庇著他的學生,守護著一方校園。2012年12月4日,他因罹患膽囊癌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9歲。

  有人感嘆天不假年,唏噓他的英年早逝;更多的人用行動懷念這位治學育人鑄師魂的好校長,繼續在他未竟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他把孩子當作百讀不厭的書”

  在群眾路小學主教學樓大廳一角,擺放著一架鋼琴,這是呂榕麟生前開闢的“藝術門廳”。在這裡,熱愛鋼琴的同學們可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能,只要願意,都可在課餘時間上去彈奏一曲。

  呂榕麟從教之初擔任音樂教師,29歲即任德育副校長,或許正因如此,他特別注重寓教于樂,對素質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

  在群眾路小學,他率先設置“課前三分鐘活動”。於是,語文課有了小小新聞發佈會,英語課有了單詞接龍、歌曲聯唱,數學課有了口算競答、思維體操。初見成效後,“課前三分鐘活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

  北京海澱區50多名校長來群眾路小學觀摩時,對此讚不絕口:“小環節,大智慧。三分鐘精彩紛呈,開心利智!”

  呂榕麟倡導“多一種評價,多一個人才”理念,開創了“多元智慧式”評價體系。他把學習知識與潛能開發相融合,一改以往評先中只有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這些綜合性表彰的狀況,在學校設立了“音樂之星”“創新之星”等獎項,讓學生個個都能認星爭優、施展特長,學校涌現出一批批“小科學家”“小主持人”“少兒作家”等。

  2009級學生張志宏,從小頑皮好動,上課鑽進桌子底下躲貓貓,還喜歡在課桌上、墻壁上亂涂亂畫。班主任著急,家長鄒瑾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第一次參加家長會,鄒瑾很不好意思地躲在角落裏。

  呂榕麟走過去,輕聲對鄒瑾説:“志宏雖然好動,但蠻機靈,引導得當,是棵好苗子,我們都要有信心。”

  一次,天下著雨,正好是張志宏值日。他為了糾正一個學生的穿戴,與其發生衝突,將對方推倒在地,弄得全身濕透。學生家長找呂校長評理,呂榕麟和志宏約定説:“按理這事要通知家長,還要把你的名字寫到‘愛的叮囑’欄上,但如果你不再打人,我就替你保守秘密。”

  張志宏答應了,從此再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呂校長和孩子之間的小秘密。他把孩子當作百讀不厭的書,尊重孩子的天性,並且循循善誘。他的教育藝術,真的令人心悅誠服。”鄒瑾説。

  “培養年輕教師,就像煮湯圓”

  群眾路小學建於1985年,辦學時間短、積澱少。2000年3月到任校長後,呂榕麟就特別注重對師資的培養。他曾説:“作為校長,我希望能給學校留下什麼呢?幾棟漂亮的教學樓?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留下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

  錘鍊教師隊伍,呂榕麟有他自己的一套。

  在英語教師楊帆的眼裏,呂校長總愛搞“偷襲”——老師們上課時,他經常從後排溜進來聽課。有的老師開他的玩笑:“呂校長,英語課你聽得懂嗎?”他説:“我雖然聽不懂,但我在觀察老師和學生的表情與反應,從大家的臉上,我能看出這堂課的品質好壞。”

  不僅如此,呂榕麟還在群眾路小學施行“推門聽課”機制,讓學生家長隨時到班級聽課,監督課堂,推動教學改革。一開始,不少老師心存顧慮:“萬一我們出錯怎麼辦?家長干擾教學怎麼辦?”

  (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

  可呂榕麟認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對小學教育的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推門聽課”能搭建起家校之間的溝通橋梁。果然,實行一段時間後,不少學生家長紛紛提出建設性意見,其中上百條被學校吸納,教師的危機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學校的教學品質也有了很大提高。

  每年,群眾路小學都要組織制定青年教師成長計劃。呂榕麟曾形象地打比方:“培養年輕教師,就像煮湯圓。要慢慢加溫,讓他們一個個浮上水面。”這就是他的“煮湯圓”理論,在學術界頗有影響。

  此外,呂榕麟還主張“讓教師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他多方奔走,促成學校與北京實驗二小、中關村三小、深圳南山實驗學校等名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輸送青年教師參加校際研訓,學習觀摩;為了讓教師能夠在家門口與高手切磋,他免費開放校內學術報告廳,承接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學校因此成為小學教育的“百家講壇”。

  由於教育教學管理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多年來,群眾路小學共有38人次獲全國性教學比賽一等獎,49人次獲省級賽事一等獎,打磨出一支教師“夢之隊”。

  “你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

  “榕麟一心撲在工作上,想想這些年,全家一起出去旅遊的機會都很少。”呂榕麟的妻子林愛秀,一邊翻看著家庭相冊,一邊回憶丈夫生前的點點滴滴。

  家裏的陽臺,被呂榕麟改造成茶室,一張長桌,幾把椅子,再加一些書籍和茶具,這裡就是呂榕麟與同事長談的地方。“經常是吃完晚飯沒一會兒,門鈴就會響起,榕麟學校的同事就會來喝茶,聊學校的工作,不少金點子就是這麼聊出來的。”林愛秀説。

  客廳一角,擺放著一架老式的珠江牌鋼琴,那是1997年搬家後不久買的。在林愛秀的記憶中,偶爾閒下來的時候,呂榕麟也會坐在鋼琴旁,靜靜地彈奏一曲,這是難得的溫馨片段。

  在呂榕麟的弟弟呂榕彬看來,哥哥孝順、有擔當。老母親身體不好,家裏四兄妹每週六都相約去醫院看望。離開醫院前,呂榕麟必定要擁抱親吻媽媽,祝她健康長壽。

  在呂榕麟的心裏,家庭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工作的責任擔當,讓他只能選擇犧牲小我,留給家庭的時間少之又少。

  “你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這是呂榕麟去世後,林愛秀寫的回憶文章的題目。她説,作為妻子,她理解和支援呂榕麟的事業心,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照顧好他的身體。

  多年的忘我工作,讓呂榕麟的身體開始報警。2006年的一次體檢中,他被查出患有膽囊息肉,卻隱瞞病情繼續工作。2010年暑假,正值新教學樓施工,為了盯住工程,整整兩個月,他只有一天因中暑沒到學校。

  2011年4月,呂榕麟病情惡化,膽囊息肉惡變為膽囊癌,他才被迫接受手術。然而,膽囊摘除手術後第四天,他就溜回學校上班。

  去世前幾個月,深感時日不多的他,更是把病房變成辦公室,拖著病弱的身軀收發郵件、處理公文,召集學校老師開教研會。

  2012年12月,呂榕麟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了。臨終那天,淩晨3時許,家人遵照他的心願,在最後時刻將其從病房送回家中。途經群眾路小學時,林愛秀示意司機把車停下,並在丈夫耳邊輕輕呼喚:“榕麟,學校到了。”

  陷入昏迷的呂榕麟此時已無力睜眼,眼角卻流下兩行清淚。他牽掛,卻無力再踏入一步;他不捨,卻不得不匆匆離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