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充分發揮民間資本優勢 推進兩岸經貿文化交流

  • 發佈時間:2015-05-08 00:33:4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了進一步推動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日前,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城鄉小康發展促進中心國家民營投資管理委員會、中國投資協會全國民營投資促進中心與台灣新華勞動黨共同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文化、經貿交流高層峰會”在京開幕。

  該峰會以“黃帝文化”和“兩岸企業合作共贏”為紐帶,旨在進一步強化兩岸文化血脈紐帶,發揮民間資本助力“一帶一路”戰略的區域優勢,推進兩岸文化經貿交流,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祖國和平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鐵道部原部長、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國林,國家人事部原常務副部長、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世界生産力科學研究院院士,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程連昌,台灣退役將領戎紹鑫、新華勞動黨主席韓雲潔,城鄉小康發展促進中心國家民營投資管理委員會、中國投資協會全國民營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沈廣忠,中資聯行(北京)國際投資發展中心總裁羅元武,黃帝文化傳播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吳大為,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研究院愛新覺羅皇家文化保護委員會秘書長鄭為峰,新華社半月談副總經理王京忠等相關專家及負責人出席峰會,來自海峽兩岸企業、文化、新聞領域500多位機構負責人、精英參加活動。

  下面記者摘要摘錄與會人員的發言,以饗讀者。

  沈廣忠:峰會的同傳共奉黃帝文化和兩岸企業合作共贏的兩個主題,受到海峽兩岸各界的熱烈響應和贊同;切實黃帝文化同傳共奉和兩岸企業合作共贏的順利開展,將海峽兩岸的文化、經濟、貿易和企業合作推向一個新的局面。

  台北峰會及新聞發佈會後,峰會的主題任務,在短短的兩個半月內,相應的組織機構已經就位,並已高速運轉。就此,我向與會嘉賓報告如下:

  一、發起、建立兩岸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就資訊決策、市場資源共用、投融資渠道和法律事務四個方面,制定出可操作的模式並建立運作機構,助力兩岸中小企業穩步成長。我們峰會就是要研判和解決兩岸中小企業面對的問題和困難,也是我們發起建立兩岸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主要目的。保護我們的企業,溫暖我們的企業,助力我們的企業,讓他們在兩岸和國際市場中迅速壯大和發展,是我們的工作重點。

  二、我們的兩岸基金,已經迅速組建網際網路金融(ITFIN)機構,依託于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以及搜索引擎,App等網際網路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資訊仲介等金融業務。面對兩岸中小企業提供,在融資金額、期限和風險收益匹配等方面提供高效、快速和安全的服務,力爭為中小企業投融資創出一條新路。

  三、峰會召開之際,喜迎全面改革的春風。國家推出開放千米以下低空政策,可以預見到大陸民用低空航空産業將有翻、翻、翻的發展。我們憑藉兩岸基金的堅實背景,建立集直升機與低空飛機設計、製造、運營、民用機場、俱樂部、航空小鎮等一體化低空聯合産業。就此,我們啟動了國際通用航空(中國區)論壇。

  四、我們即將舉辦絲綢之路文化經貿國際合作活動。此項活動,通過弘揚黃帝文化,再現中華民族光輝歷史,沿著祖先足跡,延續祖先的文化經貿事業,展開沿途國家、地區的文化與經貿活動,落實國家制定的“一帶一路”偉大的民族復興任務。

  五、同傳共奉黃帝文化,弘揚我們的根文化。我們將在世界華人聚集之地,建設黃帝宗廟。首先在北京建立巨大黃帝塑像、宗廟和百姓祠堂的軒轅山,並以“大運文化”為傳承,即大運河文化。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工程。我們將在沿途六省市,以鮮明的中國傳統風格,展開開發建設,造福大運河兩岸我們黃帝的子孫。形成點線結合,交映生輝的立體工程,將文化、傳承、設施等融為一體,造福兩岸人民。

  同期,我們以建設黃帝宗廟為切入點,將我們成功的經驗推向世界。

  以上為台北峰會主題任務的首批成果與業績,我們相信北京峰會之後,更多更好、更大的豐收之果,必將呈現于海峽兩岸人民。

  羅元武:我親身感受到台灣同胞同傳共奉黃帝文化強烈感情,感受到與大陸企業合作、打造兩岸經濟一體化板塊的強烈期望。

  中資聯行將緊緊圍繞著黃帝文化和兩岸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作為今後業務主項。切實解決兩岸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做紓難解困的可操作平臺實體和業務機構。

  中資聯行落實峰會主題任務是:首先,兩岸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正在組建與兩岸基金專家工作委員會配套的實體。為兩岸中小企業提供資金和市場服務,以網站和刊物為實體,大力發展資訊産業。

  第二,建立兩岸中小企業資訊庫,以此資訊庫作為融資網站、網路的基礎設施,籌措資金為兩岸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建立資金池。以擔保、抵押、貸款、參股、合營、風險基金和網際網路金融等手段,為解決兩岸中小企業融資難,提供可行的操作平臺和實體。

  第三,開始組建兩岸中小企業法律專家委員會,聘請國際一流水準的法律專家,在國際商法、仲裁、海事和民法等領域為兩岸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的法律救助、諮詢和服務。

  第四,為了更好地配合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和幫助地方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把國家部委的政策和指導意見及項目扶持帶到地方,協助地方政府和企業把握經濟走向,調整産業結構,就産業園區、轉型升級、節能減排、迴圈利用、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小康社會建設、老城舊城改造、生態環境、健康養老、社會服務等等,加快經濟發展,促進就業、貿易、金融和利稅的穩步增長。

  吳大為:海峽兩岸及世界眾多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語言學家等,從人文科學家到相關的自然科學家,經過上百年的考古發掘、科學鑒定和史料史籍等,綜合十幾個學科的研究,確證了以下事實:

  第一,中華民族歷史可以上溯8000至1萬年,甚至遠古。依據考古證據,黃帝時期是我們民族的一個重大、關鍵時期。無可否認的,5000年前我們的遠祖已經脫離了氏族公社,具備了最初的國家模態。黃帝就是第一個統一了各個氏族,建立了我們最初的國家的人文初祖。

  第二,生活在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均為黃帝創立最初國家內先祖的子孫後裔。我們承傳到今日的人文、血脈無不出自於黃帝。黃帝就是中華民族形成的最初標誌。

  第三,出土的文物證實,與同期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較,黃帝代表的中華民族在國家規模、生活模態、文化文字、科學技術、思維理念等無不居於世界之先,很多元發明、發現和原規定沿用至今。

  第四,以中國龍為圖騰,以黑頭髮、黃皮膚為明顯特徵的中華種群,人文、血脈5000年未有斷代,一脈相承,這在全世界是唯一的。

  黃帝文化定義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是科學論證的必然結論。自黃帝之後,中華各民族、各個歷史時期無不烙上了鮮明的中國印。

  黃帝文化傳播發展委員會,就黃帝文化按以下方向實施:一是誠邀考古、歷史等專家,組成黃帝文化專業委員會,讓科學證明我們民族從不缺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與資格。

  二是建立起于黃帝至今5000年的未有斷代的文字碑林。讓中華民族5000年代代相傳,不曾中斷的這一偉大的民族自豪與榮耀,分享於世界各民族,承傳于我們的子孫萬代。

  三是組建“黃帝”交響樂團,推出“黃帝”大型歌舞節目,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5000年前的風彩,再現5000年前,以黃帝為首的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的光輝一頁。

  四是在世界華人聚集地建宗廟、立聖像、立聖碑;倡議設立全球黃帝日。

  鄭為峰:自中華始祖黃帝為起點到今日,這是人文和血脈的4732年的歷史跨度。

  提到皇家文化,大家都會想到北京故宮、台北故宮,想到皇家園林、珍玩字畫。皇家文化還有什麼呢?我們通過醫療、體育、旅行、飲食、音樂、服飾、製造等領域,都有豐富的品牌資源和延伸的行業。比如:中國宮廷醫學、全素齋和宮廷宴、禦一格等等歷史品牌和當代皇家品牌。

  2013年12月,經文化部批准,愛新覺羅皇家文化保護委員會成立於東方華夏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研究院。由道光帝第五子惇親王奕誴第五世孫,玉牒(愛新覺羅宗譜)在1935年最後一次修譜登記記載的皇家近支愛新覺羅恒德老先生擔任名譽顧問。老先生之子,惇親王第六世孫,愛新覺羅啟濤先生擔任主任。聯合海內外及社會各界從事中國皇家精粹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進入20世紀,在西方人對其文明進行反省的同時,其他民族亦開始文化反思。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必須找到適合自身民族狀況的發展戰略。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讓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重拾自信,中華文化復興的意識日益強烈。這種文化反思是對本有優秀文化的認同,也是一個民族所必須的凝聚力。

  王京忠:縱觀人類歷史,世博會給人類帶來的發展是無可比擬的,當今全球三大盛會——世博會、世界盃、奧運會,只有世博會才是人類最高科技、最新理念、最偉大創新的展示、展覽平臺。從人類發明瞭蒸汽機、電梯到今天電腦、手機廣泛應用,從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被永久瞻仰,世博會的光芒輻射是永無止境的。

  繼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後,下一屆世界博覽會將在義大利米蘭盛大開幕,全球將再次興起一個新思想、新思維、新發明、新創造、新能源、新環保理念的展示高潮。屆時,將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們將從五大洲來到世博會館觀看、學習、臨摹。任何的展示都將被冠以世界第一、全球最棒、無與倫比等形容詞,任何出展的國家、地區、機構、企業都將拿出代表當今社會發展的思想、理念、文化、用自己獨特的視角來詮釋什麼是合理利用資源、什麼叫保護環境、用什麼來滋養人類居住的星球。

  義大利2015年米蘭世博會將有超過150多個國家、地區、機構參展,本屆主題是“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是21世紀人類生存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主題,必將吸引全世界的關注,必將成為全人類的焦點。

  全球各地城市、各地企業作為不同領域內産品的服務方及供應方,將以獨特的視角和全新的理念,向全世界詮釋資源、人類和地球之間的緊密聯繫,展示城市形象、企業品牌,彰顯時代責任。企業將通過百年世博推廣宣傳其自身的文化、産品、技術等,不少世界知名品牌通過世博嶄露頭角,不少産品最終借此享譽國際,走向世界。

  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借助聯合國KIP館、意中聯合水館的平臺,以“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為主線,借助“一帶一路”戰略、自由貿易區的中國對世界的紅利經濟方針政策,融合中華文化的國際化輸出與推廣,與全球的政府、地區、社團、企業等進行通力合作,通過論壇、會議、展示、展覽、銷售等手段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在和諧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中特有的風采和精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