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絲路建設亮點:中泰基礎設施合作

  • 發佈時間:2015-05-05 11:04:00  來源:商務部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泰國是中國構建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出海口和支點國家,經營好中泰經貿關係對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延伸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和傳導效用。目前,兩國經貿合作正處於加速發展的關鍵期,基礎設施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我企業宜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市場開拓力度,豐富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方式,做好基礎設施這篇大文章,使之成為兩國經貿合作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著力點。

  基礎設施合作的重點領域

  一、交通建設領域

  巴育政府成立以來,為刺激國家經濟發展,加大基礎設施投入,2014年7月,國家維安委員會批准了2015-2022年交通基礎設施戰略規劃,預計公共和私人總投資近800億美元。如米軌鐵路方面,計劃總投資約145億美元用於新建和修復14條雙軌鐵路線,以及更新鐵路基礎設施;高鐵方面,目前已確定同中國合作修建廊開至曼谷和瑪它普港的標準軌鐵路,全長873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總投資約150億美元。

  此外,泰政府還計劃投資250億美元,修建4條高鐵;城市軌道交通方面,計劃總投資約160億美元,涉及13條城市輕軌線路;公路方面,計劃總投資約50億美元,用於高速公路、農村道路修復以及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項目;港口方面,計劃總投資約12億美元,涉及6個港口的新建擴建以及流域治理項目;機場方面,計劃總投資約5億美元,用於曼谷素旺那普機場改造項目。

  二、電力領域

  泰國電力短缺問題嚴重,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威脅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泰天然氣發電佔發電總量的67%,近50%的電力依賴進口(包括直接購電、進口發電用天然氣和煤炭)。泰國油氣資源匱乏,自産天然氣將於2020-2030年枯竭,進口天然氣將使發電成本大幅上升。

  因此,泰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新能源項目,將發展新能源列為能源戰略首位,泰國能源政策管理委員會日前提高了新能源在整個能源規劃中所佔的比例,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的生産所佔全部能源的比例由目前的13%提高到25%,其中風電發電量計劃達到1200兆瓦,太陽能2200兆瓦,生物能3630兆瓦,垃圾焚燒發電160兆瓦,沼氣發電600兆瓦,水電1608兆瓦。

  合作的有利條件

  一、社會環境總體穩定

  近年來,泰國政府雖幾經更疊,但在王室的有效管控下,社會基本面沒有産生大的震蕩,也未對國民經濟造成根本性破壞。泰國民眾普遍信佛,平和善良,對外來文化包容性強,基本沒有排外心理和極端民族情緒,在東南亞國家尤為難能可貴。

  二、經營環境較為寬鬆

  泰國是世界上少數經濟發展較好的資源貧瘠國。由此可見,泰國政府重視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尋求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綜合協調發展。泰總理親自擔任投資促進委員會主席,對外商投資給予稅收和政策優惠。在世界銀行2015年營商環境報告中,泰國位列第26位,在東盟國家中位列第3位。

  三、中泰合作基礎紮實

  中泰建交40年來,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兩國經貿合作初具規模,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泰一家親”深入人心。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泰國希望搭上我發展的順風車。雙方在政府對政府模式(G2G)下開展了鐵路建設合作,決定共同修建廊開至曼谷和瑪它普的標準軌鐵路,這是泰國首條標準軌鐵路,對實現區域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我企業在電力、米軌改造、水治理和高層建築等方面也承擔了部分項目,雙方擴大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礎。

  需要注意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對政治風險做好預案

  2016年泰國將舉行大選,民選政府將從軍政府手中接管權利,未來政局走勢尚需進一步觀察。根據此前的經驗,對企業與前政府簽署的合同,新政府有可能不予認可,或取消項目或調整後重新招標,給企業帶來較大損失。鋻於基礎設施項目大多投資大,建設週期長,因此在泰國局勢明朗前,我企業應制定好市場開拓策略,做好防範風險的預案,避免過多實質性投入,並及時就局勢發展徵詢有關部門的意見。

  二、切實轉變經營方式

  泰國市場不同於一般的亞非拉市場,具有準高端市場的特點:一是泰國本土資金充裕,中方融資優勢不明顯;二是泰國本土承包工程企業實力較強,特別是在土建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三是勞務政策嚴格,泰國建築工人主要來自周邊國家,中國勞務無法大規模進入泰國市場;四是有本土保護主義傾向,政府項目基本授予本土企業,外國公司只能與泰國公司合作開展業務。

  基於上述特點,我企業可主動調整經營方式,如在電力等有一定收益保障的項目上,可探討以投資方式開展合作;在市場選擇上,可由施工向設計、諮詢等上游産業鏈拓展,帶動中國標準“走出去”,重點跟蹤超高層建築、大型橋梁、隧道等技術含量高、增值空間大的項目,避免與本土企業在低水準競爭;在屬地化經營方面,可與本土承包工程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泰本土企業資訊靈通,人脈資源豐富,拿項目能力強,但需要中國企業在技術、資質和資金上提供支援,雙方合作互補性強,是我企業開拓泰國市場的一條重要渠道。

  三、務必確保項目品質和工期

  日本和南韓企業在泰經營多年,泰社會對日韓産品認可度高,中國産品仍屬於中低檔次,長期徘徊在主流市場之外。鐵路等項目規模大,影響廣泛,是提升中國産品和服務形象的重大機遇,而鐵路建設還可能與泰日合作的線路同期施工,更將引起各方關注。

  因此,我企業在施工時,應組織精幹力量,安全科學管理,嚴把品質和環保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項目,樹立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

  四、共同維護有序的市場競爭局面

  隨著泰國市場的發展,以及中泰鐵路合作的開展,中國企業開拓市場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準備進入該市場。為避免市場開拓階段形成中國企業間直接競爭的局面,承包商會應未雨綢繆,統一做好市場規劃和協調工作,引導我企業有序參與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維護好市場秩序,降低經營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