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黑龍江大豆遭遇“三座大山”

  • 發佈時間:2015-05-05 00:33:1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個價格再持續,今年大豆種植就會出問題。”憂心忡忡的,不僅是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的工作人員。該協會的消息群裏,來自種植戶、加工企業、糧商各個階層的聲音嘈雜中帶著焦慮——截至目前,龍江大豆的總銷量僅佔總産量的五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銷售量意味著至少有一半的大豆銷售要出現問題了——按照國家最新政策,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工作截止日期是今年3月底,也就是説,農戶手中3月底前沒有銷售的大豆,將不能享受到國家補貼政策。

  根據這個政策,國家改變了以往銷售直補的做法,而是設定採集期,採集期內全省大豆享受差額補貼:如果市場價格高於差額補貼價標準,國家不啟動補貼,如果市場價格低於差額補貼價標準,國家按每斤2.4元的標准將市場價差補貼給農民。

  這意味著,沒有賣出的大豆,得不到補貼,而這些損失,都將由豆農自行承擔。

  一半都沒賣出去

  2014年春,國家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補貼試點,黑龍江省的大豆目標價格定為每斤2.4元。但是2014年秋季大豆開秤以來,大豆價格卻一路走低,豆農紛紛捂豆惜售。為什麼在有目標價格托市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卻一路走低?這種背景下,農民捂豆惜售意味著什麼?

  根據測算,2014年黑龍江省大豆産量約為350萬噸。每斤大豆平均成本在2.2-2.3元之間。“如果按照國家政策,豆農實現微利是可以的。”黑龍江省金泉集團董事長金海龍認為,國家現行差額補貼政策,改變了以往補貼政策的盲目性,因此,是有相當積極意義的,“但是很多農民並不知道這個政策到底意味著什麼。”金海龍認為,這是造成當下農民捂豆惜售現象的首要原因。

  據金海龍介紹,總體來看,2014年收購季,三江平原地區的大豆基本上開秤就是每斤1.9元,而絕大多數農戶都是在每斤1.75元到1.83元這個區間成交。但到了今年,大豆價格掉頭直下,4月初,每斤成交價能到1.6元就已經是一大關口。“前幾年大豆價格是在每斤2.2元左右,去年一開秤就是每斤1.9元,之後一路都跌,這麼低的價格,註定是賠錢,農民沒有議價能力,只能捂著,可如今市場現實卻是越捂越低。”

  綜合各方資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全省捂豆惜售的豆農不在少數,根據之前測算,2014年黑龍江省大豆總産量為350萬噸,目前黑龍江省大豆銷售量或不足産量一半。

  黑龍江大豆面臨三重壓力

  據介紹,黑龍江省今年1月正式實行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按照這個政策,無論銷售多低的價格,農民都可以每斤2.4元補貼標準拿到差額補貼,註定國家給兜底的政策之下,黑龍江的農民還要捂豆惜售,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恐怕是豆農恐慌心理的另一個表達——去年開秤大豆價格就不斷走低,很多豆農雖然知道了大豆新政,但是過低價格讓他們幻想還會有國家臨儲“兜底”。這種政策的盲目期盼,導致豆農幻想政府最終會救市托底。

  根據以往經驗,黑龍江大豆最終銷售價平均在1.75-1.9元/斤之間,而今市場價格已低至1.6元/斤,這已經嚴重超出了農戶心理承受能力。

  業內人士分析,2014年由於盧布匯率走低,去年入冬以來,黑龍江人在俄羅斯大量種植的大豆開始“返鄉”,這些大批量的大豆,都是通過黑龍江的口岸運進中國市場,嚴重衝擊了黑龍江省內大豆市場。根據綜合因素測算,返鄉的俄糧中,各項成本相加,普遍在1.65-1.75元/斤之間。托底的俄豆成為黑龍江大豆的噩夢。

  與此同時,我國南方口岸進口的美洲大豆存在低價傾銷的現象。根據測算,2014年每噸大豆到岸價格為3400元,這種低價傾銷使得黑龍江雖然作為大豆産區,但是原料産區價格反比銷售區高,省內油脂廠在競爭中根本不是沿海加工企業的對手。根據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統計,2014年10月至今,黑龍江省內開工的油脂企業僅有九三、益海嘉裏、恒大糧油、明達油脂、哈高科等7家企業,不足全省內加工企業産能總量的一成。而這些企業,在沿海地區都有加工廠,採購黑龍江本地原料,是按照沿海地區價格統一制定的,但原料産地價格高於加工地,自然會導致企業不購買黑龍江大豆。

  三重壓力下,豆農捂豆惜售,市場衝擊下,企業積極性不高和豆農的觀望等價等多重因素導致全省大豆銷售僅五成。

  新政效應未能凸顯

  其實大豆目標價格的意義在於給農民一個保底價,減少較便宜的進口大豆對國産大豆種植面積不斷減少的衝擊。而大豆目標價格的確定是從每年大豆集中上市的當年10月至次年3月,由國家發改委會同農業部、糧食局等部門共同監測的。並且實行的是一省一價,即市場價格按監測的全省平均價格水準核定——一句話,捂豆惜售的豆農還沒明白新政策含義。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秘書長王小語告訴記者:“豆農惜售,以為會‘憋’出高價,或者是出於慣性,誤以為國家臨儲還會繼續收購大豆,這一方面是由於豆農對新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是他們忽略了採集期是到3月為止。也就是説如果在採集期內全省大豆平均價格是每斤1.7元,那麼銷售大豆的豆農就會按每斤2.4元的標準拿到每斤0.7元的差額補貼。而到了4月,大豆銷售價格即使再低,也不會影響我省大豆的平均價格,如果虧錢,只能由豆農自己承擔。”

  這就是大豆協會群裏眾人擔憂問題——大豆價格走低,傷了豆農,在2014年剛剛出現的大豆種植面積首現恢復性增長的勢頭,在今年還能否繼續?

  其實,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的目的是要探索推進農産品價格行政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目的是在保障農民利益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價格交由市場決定,以促進産業上下游的協調發展。但因為豆農的理解偏差似乎使得剛剛實行的大豆目標價格政策難以發揮良好的初衷。

  如何扭轉形勢,讓政策效應凸顯?黑龍江大豆協會有關人士提出兩點建議:一,全省均價採集延期,給尚未銷售完畢的豆農以緩衝,避免豆賤傷農。二,提早公佈2015年的大豆目標價格,穩定農民種植大豆信心。

  王小語解釋説,首先,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的初衷非常好,受到農民的歡迎,但由於是第一年實行,很多人未搞清楚狀況,導致現在全省大豆僅銷售五成,想達到預期效果,適當延期是一個好辦法。其次,按照原計劃,公佈2015年的大豆目標價格的時間是在5月份,但是由於今年大豆價格下降趨勢明顯,省內很多農民已經棄大豆轉玉米

  黑龍江4月開始進入春耕,業內人士提出,應將今年的大豆目標價格儘快公佈,穩定農民的種植信心。否則等過了春耕,大豆目標價格的作用就不明顯了。而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萎縮,黑龍江作為我國非轉基因大豆最後一塊凈土,能否堅守最後的陣地,風險越來越大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