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世博會的“經濟賬”

  • 發佈時間:2015-05-04 16:29:3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整理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回首歷史,世博會是“晴雨錶”,也是“助推器”。它見證了一些國家的經濟繁榮,也曾在經濟大蕭條時推動了一些國家走出經濟困局。

  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結束美國大蕭條夢魘

  1933年,美國經濟正值大蕭條的嚴峻時期。自1929年紐約股市崩盤以後,美國已有5500家銀行倒閉,銀行系統全面崩潰,國內失業率高達25%,房屋價格直線下跌。

  儘管是在經濟危機時期召開,但芝加哥世博會卻精彩異常。在“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主題下,工作中的煉油廠、電控拖拉機、牙膏生産線、麵包生産線統統被搬到現場。福特汽車生産流水線也首次展出,拉開了美國作為“車輪上國家”的序幕。這次世博會中,展館多為臨時建築,由此推動了新型建材和建築業的發展,為美國經濟下一次繁榮打下了基礎。

  從1935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經濟指標都穩步向好發展,國內生産總值從1933年的742億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億美元,失業人數也大減一半以上。

  芝加哥世博會在美國經濟從危機走向新一輪繁榮中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國為引領的現代化在全球的傳播,成為眾多使美國日後進一步融入和主導國際秩序的歷史元素之一。

  1970年大阪世博會——宣告日本重新崛起

  1970年大阪世博會開幕時,日本舉國上下已經經歷了戰後五六十年代的經濟飛速發展。在20年中,日本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重新崛起為新興世界經濟大國,成為首個舉辦世博會的亞洲國家。

  歷史學家認為,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加上之前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宣告了日本在戰後重新崛起。特別是大阪世博會,在改變日本國民“戰敗國心理”、推動日本經濟融入世界方面作用巨大。

  總體上説,日本用於會場建設、相關投資等總費用達到3.3萬億日元,遠遠超出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的費用(2.7萬億日元)。但這屆世博會大大推動了大阪的交通、高檔住宅、商業設施、旅遊及文化交流場所的建設,推動了以大阪為中心的關西地帶城市群的形成,對日本全國的經濟發展和佈局具有極大積極意義。得益於這次世博會,日本此後10年經濟發展一直保持強勁勢頭。

  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激發商業區潛力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第一天參觀人數達15萬人次。那年的世博會為德國創造了3萬個就業機會,改善了投資環境,促進了消費需求,舉辦城市的市政建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德國在世界上的聲譽和形象得到提高。

  在漢諾威,許多與2000年世博會相關的投資和項目一開始就考慮經濟和生態方面的因素,以及這些項目後續利用問題。基於這個工作框架,世博會許多項目被成功地建設完成,這股推動力即使在世博會結束之後依然保持著,並且導致了2001年~2002年,大量氣勢恢弘的商業貿易建築的誕生。

  2010年上海世博會——打造中國名片

  2010年,世博會來到中國,來到了上海。為期184天的世博會完圓滿落幕後,人們給上海世博會算了一筆賬。

  直接收益方面,截至閉幕,上海世博會吸引了7000多萬遊客光臨,超過1970年日本大阪6400萬的世博會歷史紀錄。世博門票收益進賬100億元人民幣。而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推算,在世博會舉行的半年內,其直接帶來的旅遊收入超過800億元人民幣。

  同時,上海世博會僅土地拍賣的收入就在2000億元人民幣左右。世博會對上海國內生産總值(GDP)的貢獻值將達5%,對整個長三角投資的影響將達40%~50%。這股世博經濟熱帶來的經濟效應,將望可持續10~15年,繼續帶動上海經濟。不過,更重要的是,世博會幫助上海變成了世界級城市,為中國打造出了對外名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