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當既連“天線”又接“地氣”
- 發佈時間:2015-05-04 03:35:0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姑妄之言
“我們希望政府繼續加大經費支援,幫助我們建立新的研究中心,把這個項目的研究深入下去。”
“對創新的支援,政府部門有力度、有態度。但關鍵看你們需要什麼樣的支援?是依舊找政府要錢,埋頭搞研究;還是在政府支援下向産業化發力,找市場要錢,形成良性迴圈。”
這是日前西部一所高校項目專家與副省長的對話片段。
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前,如何進一步釋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活力,激發科技人員創業熱情倍受重視。近年來,儘管從中央到地方先後出臺多項促進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扶持措施,但筆者在採訪中常常發現,面對“科研”與“市場”,不少科研人員依舊習慣性地選擇前者。
前文中提到的研究項目,是生物材料領域的一項我國獨有領先技術,可廣泛用於骨骼等人體組織再生,在醫學領域具有巨大前景。但儘管該技術原理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而且是我國科學家在全球率先發現,並獲得世界科學界證實,可其産業化步伐卻極緩慢。
難道專家們真的如此“死板”,只知道“埋頭”研究嗎?筆者認為,在科研領域沉浸多年,專家們對其研究項目的市場價值、創新優勢了然於心,但他們往往在手握成果面向“科研”與“市場”的選擇中,習慣性地堅持科研至上。歸根結底,一方面是在既有條件下、熟悉環境中繼續科研,可能帶來的學術生涯、學術地位的誘惑;另一方面是在陌生環境領域中“闖市場”,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及科研生涯的顧此失彼。
這並非否認基礎科研的重要性,但任何科學研究的成果最終是要為現實生産力服務。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當前,仍需要學術界、科研界高度重視、反覆倡導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而不是學用“兩張皮”。
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效用,既連“天線”又接“地氣”,就要求專家們既要學會要帶著現實問題“進實驗室”,更要懂得帶著成熟方案、産品、技術“出實驗室”,把科學研究的成果,當作解決問題、服務社會發展的“法寶”,而不是紙上談兵的構想、思路。
筆者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上文中的我國獨創的生物材料技術,儘管國際上目前仍沒有形成相關任何産品。但去年起其關鍵技術已在荷蘭一所實驗室獲得突破,並被一家美國醫藥企業收購,目前正在申請美國相關醫藥産品認證,並籌備推出産品。留給該技術“闖市場”的時間,已經非常急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