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藥行業承壓新環保法實施 廣信股份上市或受益

  • 發佈時間:2015-04-28 21: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4月28日電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産國和最重要的農藥産品出口國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農藥消費國之一。中國的農用耕地面積年均超過 1.5 億公頃,其中糧食作物年均耕地面積超過 1 億公頃,支撐著農藥消費的剛性需求。

   農藥行業2015年將迎大調整

  新環保法自1月1日實施已整整2個月,隨著各地依據新環保法制訂的種種細化政策出臺,農藥行業正成為新環保法鐵拳下受影響極大的行業之一。據了解,農藥原藥生産企業停産現象,在江蘇、山東等農藥大省也普遍存在。種種跡象表明,農藥行業今年將迎來大調整。

  據業內專家表示,由於農藥行業的技術壁壘比較低,前幾年有很多企業涌入,使得行業整體供過於求的情況非常明顯,進而導致産品價格長期走低。2014年,受市場、産能、環保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農藥行業843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25.92億元,比上年下降1.2%,是近6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專業人士分析認為,以前很多企業沒有考慮環保成本,對環保的投入力度遠遠不夠,因而很難適應新環保法的嚴格要求。在新環保法的監管要求下,部分企業無力承擔高昂的環保改造和治理費用,一些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將無法獲得生産許可,所以不少小型企業將被迫停産,甚至可能退出農藥行業。

  科技創新成發展趨勢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起,各地結合具體情況,已紛紛出臺了更加嚴厲的環保措施,農藥行業面臨的環保壓力日益加大。各地環保政策的加碼,對農藥行業來説正成為“雙刃劍”。一方面,它要求生産企業加大環保投資力度,提高了企業的生産成本;另一方面,它淘汰了環保不能達標的落後小企業,為守法企業騰出了市場空間。目前這一“雙刃劍”效應已顯現。進入2015年,各地停産農藥企業明顯增多,産能顯著下降,而與此對應的則是個別産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市場相關資訊顯示,在産業環保政策、消費傾向以及行業準入門檻等多個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國內在未來的 5~10 年將催生出一批規模大、品種豐富、研發實力強、發展方向符合産業政策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國家科技計劃重點支援重要農藥骨幹品種及其關鍵中間體的創新技術開發,實現了生産過程的規模化、連續化、清潔化,形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生産技術和裝置,平均降低生産成本 10%左右,減少排放達 40%以上。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未來我國農藥行業將會持續進行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農藥工業技術面臨新一輪發展機遇,主要表現為向上游逐步延伸,併合成自身所需中間體;通過改進合成路線和生産工藝提高效率;加大副産品回收利用或加工成可出售的産品等。技術創新將助推我國農藥産業升級,不斷提高農藥工業的整體技術水準和市場競爭力。

   廣信股份或受益行業調整

  4月23日,證監會核準了25家首發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一家名為安徽廣信農化股份的企業引起業內較多人士關注。

  據該企業公佈的招股意向書顯示,廣信股份為專業從事以光氣為原料的農藥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産、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産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公司依託光氣資源優勢,通過持續優化産品的生産工藝,不斷提高産品的品質和穩定性,在業內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技術和産品品質優勢,並與美國杜邦公司、日本曹達公司、台灣興農公司等國內外知名農化産品生産廠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此外,公司多菌靈産品DAP/HAP兩項重要指標優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標準,從而打破了高品質多菌靈生産工藝和技術的國外壟斷,進入歐美高端農藥市場。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環保力度的加大,我國農藥産業正進入一個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新時期,行業整合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大型企業以及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將在未來的兼併整合中贏得加快發展的機遇,一批具有規模、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的農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

  隨著廣信股份成功上市,募投項目的成功實施,公司的生産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優化産品結構、增強核心競爭力,或將受益於行業的大調整,迎來新的發展。(中新網證券頻道)

廣信股份(60359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