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老股民全家20年開銷靠炒股埋單
- 發佈時間:2015-04-28 09:33:30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福州晚報記者 楊劍峰
在股海沉浮的老股民往往各有各的酸甜苦辣和賺錢門道。家住福州晉安區的老吳也有自己的一套炒股經。他入市20多年,退休後專職炒股,走的是中長線。雖然近年來創業板指數一路創出新高,但他不為所動,只在主機板尋找中意的股票。每次重倉一隻股票,他都會事前做好功課,有時還會假裝銷售代表打電話給上市公司經營部門“套取”公司經營的真實資訊。靠著敏感的大勢判斷和過硬的炒股技術,經過多輪“牛熊洗禮”的老吳依然在股市上奔跑,他笑稱20年來全家生活開銷全靠自己炒股埋單。
上世紀90年代炒股賺取第一桶金
今年已近70歲的老吳是第一代股民,他的第一桶金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賺取的。當時國家經濟開始軟著陸,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下調。老吳敏銳判斷,經濟企穩後股市會上升,於是投入10萬元重倉一隻股票。一年半後股票市值上漲了10倍,老吳的資産升到了100余萬元。
在此之前老吳也激進過。早期股市沒設漲跌幅,T+0交易,起初老吳也是天天手癢,一有機會就想交易,追漲殺跌。“記憶最深的一次是我一天交易了8個單子,當天共虧損了50%。”不過隨後的一次交易使老吳轉變了觀念。1995年,老吳買了一隻股票,過兩天后剛好停牌,復牌後股價從原先的13元一直升到28元。老吳在高位賣掉,此前炒股虧損一下子都補回來了。這次無心插柳柳成陰的炒股經歷讓老吳感悟到,股票不必頻繁買賣,只要買到好的股票,持有也能賺錢。
2004年和2005年,雖然股市震蕩下跌,但老吳的股票市值未明顯縮水,不過隨後迎來的一輪牛市讓他賺得也不多。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進程超出老吳預期,原以為只是股改行情帶動,沒想到漲勢兇猛,此外老吳持有的股票漲幅也不是很大,在上一輪牛市,他的股票市值約翻了一番。
至今炒股賺了多少?對於這個比較敏感話題,老吳只是委婉地表示,他的股票市值在穩健增長。2013年他的股票市值再上一個臺階,已超過2007年的高位。“20年來我專職炒股,全家日常生活開銷全部由我炒股收益支出。”
假裝銷售代表“套取”産品真實資訊
重倉一隻股票往往建立在對股票的充分了解上。老吳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養成了做功課的習慣,第一桶金的賺取就是認真調研的結果。“我不會分散買多只股票,看好了就集中兵力重倉一隻。”老吳説,功課的一項內容就是要學會調研。上世紀90年代跑到公司實地調研不方便,他主要是通過電話交流發現資訊。“查看上市公司董秘或者證券代表電話,然後打電話詢問,答覆的資訊沒有太大用處。”老吳告訴福州晚報記者,這種方式問到的資訊都是“官方”回復,而且重大事項也都已公告。他會另辟蹊徑,變換身份想方設法打聽公司經營的真實資訊。
老吳退休之前從事的職業與市場銷售有關。當年他選了一隻股票,就打電話給上市公司銷售部門,謊稱自己也是做銷售的,希望能夠代理産品幫公司在老吳所在地拓展銷售,結果對方回復稱産品在流水線上就已被人預訂光了,向來對市場敏感的老吳一聽到這個資訊就樂了。“産品零庫存意味著什麼?這説明公司産品供不應求,銷路好啊!”於是他果斷重倉這只股票,並取得了重大勝利。
除了變換身份外,老吳還會從側面求證。有時他會經朋友介紹輾轉找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稅務部門人員,請對方幫忙搜尋上市公司過往的納稅記錄。“不但要看企業有沒有足額納稅,還要看納稅是否及時,有無拖延。”老吳説,如果一家企業納稅記錄非常良好,説明這是一家誠信和負責任的企業,買入後就可以放心持有。
不炒創業板只做主機板
言及炒股心得,老吳稱他只做熟悉的板塊的股票。雖然去年以來創業板炒翻了天,牛股層出不窮,但他不為所動,事實上他連中小板的股票都很少碰,更多是在主機板上尋尋覓覓。主機板不少股票雖然市值大,成長性不夠,但其穩健,公司運營也較成熟,風險相對較小。“年齡大了,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激進,現在做投資要考慮本金安全。”老吳慢悠悠地説。
同時老吳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中長線炒股風格。老吳曾經做過一次實驗,分散交易14隻股票,其中有10隻股票上漲,另有4隻股票價格下跌,但結果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同期我也幫一位好朋友交易,投入本金19萬元,至今兩年多市值達47萬餘元。”老吳説,每人都有不同的交易風格,他感覺頻繁交易會錯過不少機會。
既然是中長線交易,就得對股市大勢有較為準確的判斷。老吳稱,他平時會注意收集分析國內外宏觀經濟的走勢資訊,並據此做出綜合判斷。2014年初,他重倉買入一隻股票並持有至今,就是自己通過基本面和技術分析發現,去年初股市已到低位。當時境內A股已連續下跌幾年,同期境外股市則已領先大漲。此外國內房地産降溫,資金要尋找新的出路。“總之炒股要順勢而為,持股待漲,這樣才不會累,也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