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在跨境並購舞臺上快速崛起

  • 發佈時間:2015-04-23 18:46: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4月23日電(記者 桑彤)近年來,中國企業在跨境並購舞臺上快速崛起。自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後,今年一季度對外投資不論在規模還是範圍上又上了新的臺階。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已經達到了27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4%。其中金融類15.3億美元,略有下降,非金融類257.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6%。

  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會長崔明謨在“2015中國(上海)國際投資洽談會”上表示,穩中增長的經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了新的進展,這種調整和升級為很多傳統優勢産能“走出去”提供了機會。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對外投資開闢了更廣闊的天地。

  剛剛過去的一年,上海綠地集團進入了南韓、美國、泰國、澳大利亞、西班牙以及英國等國的房地産市場,敲定了345億美元的海外投資。上海錦江股份有限公司以13億歐元收購了盧浮集團,於今年在法國巴黎完成相關的工作。此外,光明、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的跨國公司也紛紛落子紐西蘭、澳大利亞,掀起了食品行業的跨境並購風潮。

  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葛俊傑表示,現在全球的資金成本確實比較低,估值也比較合理,的確是出海並購非常好的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十年前的中國企業出海並購集中在石油、煤炭、金屬、礦産、金屬加工等行業,主要是為了實現資源的獲取。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是為了擴張和獲得品牌,這個趨勢在民營企業裏更為明顯。

  “我們不單單要資源,還要軟實力。”在葛俊傑看來,中國企業現在走出去主要是基於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光明集團並購完成以後的內部管控、供應鏈管理、産品研發、治理體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不是財務報表上能看見的,而是真正給軟實力帶來的提升。”

  在世界經濟低迷期,中國企業在跨國並購舞台中的崛起不論對本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中國要從世界大國轉換為世界經濟強國,必須要有一批有競爭力的跨國企業;而中國企業國際化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一支主要力量。

  不過,從上世紀80年代試水,到90年代探索,再到現在快速增長,中國企業“出海”還處於初級階段,專家普遍提醒千萬不能“有錢任性”,過度國際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