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忽悠”專坑文化人 展會結束玩“人間蒸發”

  • 發佈時間:2015-04-22 08:33:3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個“大忽悠”專坑文化人畫家、陶藝家都是受害者

  有人聲稱被拖欠提成費,有人説被騙走了畫,更多的人是來要債的

  昨天,來自景德鎮的翁先生找到本報記者投訴,稱自己被一個寧波的合夥人給坑了。

  他的合夥人姓吳,在寧波江東開了一家文化公司。這是一家文化藝術公司,其介紹號稱“與大陸及港澳臺多家藝術機構、畫廊等建立了良好的資源共用平臺及合作關係,在寧波文化廣場內打造單位面積達2000平方米旗艦畫廊”。

  翁先生説,他與吳某合作,好不容易在景德鎮找了80位陶瓷藝術家來寧波辦展覽。但展會結束後,吳某卻人間蒸發了。到今年年初,甚至連公司都關門了。

  錢江晚報記者調查後發現,這位吳某被很多人指認為“大忽悠”。而且聲稱受騙的,多是文化人,陶瓷藝術家、畫家……都説被吳某“坑”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好不容易找來陶瓷藝術家參展

  合夥人最後卻人間蒸發了

  翁先生是景德鎮人,一直在寧波做陶瓷生意。去年3月,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寧波文化藝術博覽會”的招聘廣告,當時招聘的是業務經理。

  於是,他拿著報紙找到這家打廣告的文化公司。和負責人吳某一聊,雙方相談甚歡。吳某當即決定,在“文化藝術博覽會”中專門開設一個陶瓷館,由翁先生負責招商。

  翁先生給記者看了一條吳某發來的短信,短信中吳某允諾:翁先生只要招到65個攤位,就能拿到5萬元的提成,將來還可以長期合作。

  為了招商便利,吳某還給翁先生發了一紙聘書,聘請他為文化公司的業務經理(陶瓷藝術品顧問)。

  拿到聘書後,翁先生發動家鄉的親朋,邀請到了80位陶瓷藝術家來甬參展,其中一半都是江西省級的工藝美術大師。

  整個展覽辦得很成功,展會結束後吳某還發來短信:八月份再搞一場,近幾天要和拍賣公司簽約及聯繫酒店,你繼續招商。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展會後,翁先生就到吳某的公司上班,但一直沒簽合同。

  原來説好的展會提成一直沒有兌現,翁先生和吳某提了好幾次,但對方一直拖著,後來連電話也不接了。到今年年初,不僅吳某“人間蒸發”,連公司都解散了。

  這時候翁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聲稱被“忽悠”的

  還有寧波本地的知名畫家

  在2014寧波文化藝術博覽會的官網上,記者找到了這家公司介紹:

  這是寧波一家專業的文化藝術機構,公司主要致力於當代藝術作品的銷售、展覽、推廣,目前已與大陸及港澳臺多家藝術機構、畫廊等建立了良好的資源共用平臺及合作關係。

  這麼牛的公司,竟然悄無聲息地就關門,這不免讓人生疑。

  後來,翁先生發現,隔三差五就有人找到府來。一問,都是聲稱被騙的。而且,這些“受害者”幾乎都是“文化人”。

  昨天,記者聯繫了他們中的一些人。

  ?陳先生:借款40萬元

  我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吳某的,他戴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很有文化。朋友説,他是在寧波做工程的,後來開了文化公司,很有實力。

  五年前,吳某有個項目缺錢,問我借。因為信任朋友,就答應了。當時説好月息一分六,就分批給吳某打了40萬元。去年五月,眼看著借的錢要到期了,但卻聯繫不上吳某了。

  電話一直不接,打他老婆的電話,開始接了幾次,後來也不接了。整整一年,就打通了一次電話。他説有個展會在弄,結束後就想辦法還錢,後來又沒消息了。

  朱女士:借款60萬元

  去年七八月份,我通過朋友認識了吳某,當時他的公司就開在我們小區附近。

  公司面積有幾百平方米,裝修得很講究。他還説自己在寧波文化廣場內要開設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旗艦畫廊,當時讓我合夥一起搞。看他生意做得這麼大,我很心動。但算了算,一年投入要200多萬元,有點吃力就沒參與。

  後來他又聯繫我,説裝修費不夠,要借60萬元,月息一分五,還拿了東西抵押,我就同意了。

  利息付了一個月,人就聯繫不上了。我去過寧波文化廣場,人家説,裝修花了幾萬塊,後來吳某説不搞了,押金20多萬元都沒要。

  ?畫家王先生(化名):一批寧波畫家被騙

  吳某説,他以前是做建築的,不習慣請客吃飯,後來便做起了喜歡的文化(生意)。想想大家都是寧波人,我就很支援他。

  當時,他和我們交往都很真誠的,經常來拜訪。

  他就搞過一次拍賣會—— 2013年7月,首屆寧波當代藝術名家作品拍賣會,挑選了19位寧波本土的書畫名家的近百幅作品,其中入選中國美協、書協的藝術家佔了大部分(當時,這事還作為一樁寧波的文化盛事,被媒體報道過)。

  吳某和我説,這次拍賣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是對寧波本地藝術做一次集中宣傳和推廣。那次拍賣,我們圈內的人都很支援。他接收我們的作品時,也寫了收條。

  拍賣很成功,結束後我打電話問,他説資金緊,晚點給錢,但一直沒有付款。聽説,很多同行的畫款他都沒給。

  我們也在找他,但電話一直聯繫不上。

  記者調查

  去年2月開始,吳某多個官司纏身

  投訴人翁先生説,最近吳某的“債務人”都在傳,吳某的老婆開賓士,吳某本人開寶馬,他們家還在江東買了豪宅。而記者採訪中,又聽到另一個説法:他們其實已經沒錢了,車子和房子都做了抵押。

  對於這些説法,記者嘗試聯繫吳某夫妻,但一直聯繫不上。

  從法院查詢的資訊顯示,從去年2月開始,吳某就官司纏身。目前省內的湖州、象山、北侖、江東四個法院都有接到涉及吳某欠債的多起案子。

  去年2月,北侖法院受理一起訴訟,涉案金額10萬元。

  去年3月有兩起訴訟,象山法院一起案件涉案 7萬多元,湖州南潯法院,涉案金額是8萬多元。

  去年4月,象山法院兩起案件,金額分別是18萬多和4萬多元。

  到了去年六月,其公司所在地的房東也在江東法院起訴,要求償還13萬多元。

  如今,找不著吳某,一些借款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向公安報案,或者起訴到法院了。

  一位借款人告訴記者,之前法院執行庭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已經聯繫了吳某的老婆,讓她轉告吳某,如果再聯繫不上,就要抓人了。

  律師説法

  債權人可向法院起訴或報警

  記者就此諮詢了浙江煜華律師事務所孫佰軍律師。孫律師説,從已知的細節上看,吳某已經暴露了比較嚴重的財務問題,相關債權人可依法向法院起訴,要回自己的錢。另外,如果吳某明知自己的財務狀況已經惡化沒有償還能力,仍以高息向他人借款,借款後拒不返還,其行為就涉嫌詐騙罪,債權人可向公安機關報案。記者 鄒洪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