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太生:為抗艾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 發佈時間:2015-04-22 03:32: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熟悉中國艾滋病治療史的人都知道,李太生功不可沒。

  在20多年的抗艾臨床研究中,這位勤奮、執著的臨床醫生堅持獨立思考、敢於標新立異,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艾滋病臨床研究之路,為絕境中的“抗艾”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我可以自豪地説,在諸位同道的攜手努力下,艾滋病已經成為一個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如果好好吃藥治療,活20年沒有問題。”李太生説。

  2015年初,李太生和北京協和醫院艾滋病診療中心的同事們通過全國多中心、大樣本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國際上首次闡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糖尿病發生率及空腹血糖受損率,發表在艾滋病領域世界頂級雜誌《艾滋病雜誌》上。

  這是李太生團隊從2008年以來聯合全國多中心、多學科開展HIV感染者自身非艾滋相關疾病的發病規律和危險因素研究所獲眾多成果中的一項。他們的工作不僅為降低艾滋病患者重要臟器並發癥導致的病死率提供了科學的臨床治療依據,而且在臨床實踐中,探索創建了艾滋病綜合診治的“協和模式”,並推廣至全國。

  提出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可以重建的理論

  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于1996年初進入臨床。世界上幾個著名的艾滋病研究中心都在夜以繼日地觀察其療效。3個月後,澳大利亞率先報道,“雞尾酒”療法只能控制病情,對於修復艾滋病患者體內已經遭到破壞的免疫系統則無能為力。

  此時,碩士生畢業後的李太生受教育部委派,來到法國巴黎攻讀艾滋病專科醫生學位,師從世界著名的艾滋病臨床專家卡特拉瑪教授。1995年拿到臨床艾滋病專科醫生學位後,李太生繼續留在法國的實驗室裏學流式細胞儀檢測和細胞培養等技術,並開始攻讀博士學位。

  他的博士導師奧特郎女士並不願過早相信“‘雞尾酒’療法只能控制病情”這樣喪氣的結論,她要李太生每天抽點治療中患者的血進行研究。但在最初的三四個月,他們的試驗結果與其他研究中心並無差異。

  奧特郎和李太生仍然不願放棄。“我們認為,病人好不好,不能只看數據,還要直接看病人。而治療中患者的CD4細胞(HIV的主要攻擊對象)數雖然增長得很慢,但身體狀態還算不錯。”

  9個月後,曙光乍現。“我們所觀察的艾滋病患者,其CD4細胞數開始出現恢復和反彈。”

  1997年、1998年,世界著名學術雜誌《科學》和《柳葉刀》先後刊發他們的相關論文。

  於是,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理論面世。有評論指出,該理論宣告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1999年,李太生被法國授予“優秀外國醫師獎”,成為首次獲得該獎的中國人。

  “這5年半的留學生涯對我來説太重要了。”李太生説,“最重要的是接受了科學訓練、學會了獨立思考。以前老把課本上的經典理論奉為金科玉律,留學中才意識到:要勇於獨立思考,去解決前人不能解決的問題。”

  建立性價比最高的抗艾藥物組合方案

  隨著國家對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日益重視,1999年回到北京協和醫院後李太生開始大顯身手。2005年,他牽頭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中國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療研究”。此前,醫學界用國産的5種仿製藥,確定了“雞尾酒療法”的3種配伍方案。為證實國産抗病毒治療藥物的療效,李太生聯合全國從事艾滋病治療研究的13個中心,從362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篩選出198個病例,隨機編入3個方案組,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藥物治療和隨訪。

  2006年12月發佈的研究成果顯示:國産艾滋病抗病毒藥物療效與進口藥物一致,不良反應發生率相當,並確定2、3號兩組為優選配伍方案;國産藥物一個月治療費用為500元,只有進口藥的1/6左右。

  “建立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最優藥物組合方案,是我國控制艾滋病疫情、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必然選擇。”李太生説,“我們國家是並不富裕的發展中國家,艾滋病的治療、研究應該走自己的路,不能唯西方國家馬首是瞻。”

  之後,他帶領課題組乘勝前進,承擔了傳染病研究國家重大專項課題,進一步開展兩組優選方案的毒副作用與耐藥研究,以期進一步優化。兩年後,課題組研究確立的優化一線方案最大限度避免了一些毒副作用,年每人平均費用為1437元,與以進口藥為主的方案相比,年均降低了61.4%;病人的HIV病毒完全抑制率達到70%以上,達到國際水準;年病死率顯著下降。如果按2011年全年全國新治療艾滋病病人4萬人計算,使用該方案可使嚴重骨髓抑制的發生人數減少4800人,可節省治療費用約1.3億元,是迄今為止全球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要搞出中國人自己原創的東西

  2012年以前,奈韋拉平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一線骨幹藥物,但對標誌免疫功能的CD4計數高的艾滋病患者來説,易引發肝毒性反應。為規避奈韋拉平引發的肝功損害,歐美國家在診治指南上規定:女性CD4計數大於250、男性CD4計數大於400的HIV感染者都不能用該藥。

  李太生的研究結果則顯示:中國大陸男性患者的CD4高於250以後就不能用奈韋拉平,否則發生肝功損害的可能性很大。這一建議被寫入中國艾滋病治療指南。

  這已經不是李太生第一次挑戰權威。他的另外兩項研究成果也令國際同行矚目。

  國際艾滋病學界有一個經典結論:從感染HIV到艾滋病發病,潛伏期為8年。

  “老外的指標不見得適用於中國人!”李太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自2007年開始,經過對全國235位基本明確是經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患者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感染HIV病毒 CRF01-AE亞型的中國大陸病人,潛伏期只有4—5年!

  李太生課題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與歐美艾滋病患者不同,中國大陸經性傳播感染的艾滋病患者,超過46%是AE亞型病毒;該亞型病毒有一個特點,感染病人後喜歡選擇細胞上的輔助受體X4或者R5加X4雙受體,而X4受體就是疾病進展快的“代名詞”,所以中國經性傳播感染患者的發病期提前了4年。

  該成果發表在2004年1月的《艾滋病》上。“這一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顛覆了經典結論。”李太生説,“除了中國大陸,許多東南亞國家的患者感染的也是AE亞型病毒——我們的發現也為東南亞地區的艾滋病治療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李太生課題組還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中國大陸的艾滋病患者40%合併感染丙肝病毒(HBV),這些患者不宜用奈韋拉平,以免引發更大的副作用。

  憑藉紮實的研究基礎,北京協和醫院2013年獲得了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美國國立醫學研究所NIH的合作研究項目資助——聯合攻關HIV/HBV共感者病毒免疫機制。

  讓研究成果惠及全國患者

  “研究工作的進展,得益於北京協和醫院這樣的平臺:在完善的患者管理數據庫支援下,有高水準的專科作為後盾,可以開展高效有序的協作診療和轉化醫學研究,可以實現艾滋病患者從入口、就診、會診、隨診到風險評估及綜合干預等的全流程、示蹤化、個案化的綜合管理與診治研究新模式。”李太生説。

  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艾滋病綜合診療的“協和模式”,使艾滋病患者隨訪率達99%,無不明原因失訪患者;患者服藥依從性提升至99.2%,顯著高於國際理想服藥依從性水準的95%;因藥物副作用更換方案的患者僅為7.6%,明顯低於國內18.7%的平均水準;艾滋病治療後的病毒完全抑制率達96%,患者的機會感染率由治療前的34.7%降至1.8%,年病死率低於0.3%,達世界領先水準,且98%的患者完全回歸社會,正常工作、生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