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將現“南澇北旱”?

  • 發佈時間:2015-04-20 03:31:3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林暉王宇于文靜

  山東4月下起“桃花雪”、四川春天出現強雷暴、南方天氣反覆無常“四季隨機播放”、全國多地“倒春寒”短袖羽絨服無縫切換……近期各地頻繁出現極端天氣,人們不禁疑惑,這是怎麼了?

  根據中國氣象局最新監測結果,近期赤道中太平洋海域海水出現明顯升溫,此前趨於沉寂的厄爾尼諾又有抬頭跡象,預計將持續整個春夏。

  起起伏伏一波三折“聖嬰”成長很任性

  厄爾尼諾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異常偏暖現象,在拉丁語中,厄爾尼諾意為“聖嬰”,由於海水與大氣之間的交互作用,這個不斷成長的“嬰兒”可能給全球氣候帶來顯著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高級工程師王啟祎介紹,從去年3月份開始,氣象專家已經發現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正逐漸從異常冷水轉為異常暖水。到了5月,暖水快速東傳,海水升溫幅度達到0.7攝氏度,超過了0.5攝氏度的“警戒線”。因此,國家氣候中心把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的起始點定為2014年5月,並在10月底宣佈新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

  在“聖嬰”孕育初期,國內外氣象學家從來勢洶洶的海水升溫情況判斷,可能形成強厄爾尼諾事件。然而,“聖嬰”出師不利,從7月份開始即進入減弱區間。到了10月,升溫情況有所發展,直至11月份達到偏高0.9攝氏度的峰值。此後,“聖嬰”的生命力一路下滑,甚至趨於沉寂。直到剛剛過去的3月,赤道中太平洋海域海水再次出現明顯升溫,厄爾尼諾又有抬頭跡象。

  太平洋變身“暖男”全球驚呼“吃不消”

  由於厄爾尼諾影響,剛剛過去的冬天,我國經歷了一個罕見的暖冬,有的地方“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季節卻溫暖如春,部分地區更是出現“貧雪”。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1攝氏度,特別是在1月和2月,平均氣溫刷新歷史新高。

  “南方地區氣溫最近坐上了過山車。去年出現罕見暖冬,今年又出現罕見倒春寒。”中國農科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朝雲介紹,湖南地區早稻一般每年4月上旬出秧,但今年由於罕見倒春寒,不少早稻在田裏爛秧、死秧,給農業生産帶來嚴重影響。

  不僅是中國,面對“熱情”的厄爾尼諾,全球都“吃不消”。據國家氣候中心專家介紹,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導致全球氣候出現異常。南美洲多國遭遇洪澇災害。一直被認為水資源充沛的巴西發生了1930年以來最嚴重旱災,巴西農業區遭受1965年以來最大損失。

  厄爾尼諾造成的全球性乾旱、風暴、洪水等氣候災害,可能對全球農作物生産及相關大宗商品價格産生一定影響。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周兵介紹,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時,全球多數地區玉米及部分地區小麥、水稻單産都有所下降。其中,烏克蘭、阿根廷、巴西和南美洲玉米減産較明顯,印度、俄羅斯、南美、澳大利亞、非洲小麥可能減産,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水稻單産下降可能性較大。

  “南澇北旱”或成汛期“主題詞”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厄爾尼諾對中國的影響更多發生在次年。例如發端于1997年4月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導致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出現歷史罕見的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重大損失。

  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根據氣象水文預測分析,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今年汛期我國氣象年景中等偏差,全國降水總體偏多,長江流域可能發生較重洪澇災害,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繼續維持。受其影響,今年夏季,我國可能出現“南澇北旱”:江淮流域和江南降水可能會比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乾旱較重。

  不過,雖然厄爾尼諾是影響我國氣候的一個重要因子,但也不應把任何氣候異常都歸結于厄爾尼諾。“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一樣,厄爾尼諾每一次過程也並不相同,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差異非常大。”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説,有關厄爾尼諾的未來發展趨勢仍需密切監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飛表示,“厄爾尼諾現象是熱帶海洋最強的年際變化信號,和拉尼娜事件聯合起來迴圈發生,具有3~7年的週期,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公眾不用擔憂。但是,與厄爾尼諾現象關係密切的氣候區域,其農業生産可能會受到明顯影響,需要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據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