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外貿需打造“雙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4-20 01:55: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孫韶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出口在3月份雙雙下降,尤其是出口增速從上月猛增48.9%驟降至-15%,大幅低於業內預期,這是2009年9月以來最低增速。即便是考慮到春節因素會使3月數據偏低,業內此前也普遍預計3月應為正增長。

  從細分數據來看,3月我國對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全線下滑,對美國、歐盟、東盟、日本、中國香港地區出口分別下降了8%、19.1%、9.3%、24.8%、18.3%。出口商品明細數據也全面疲軟,農産品、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分別下降18.1%、8.4%、4.7%。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來料加工貿易、進料加工貿易也均出現下降,降幅分別為6%、4%、7.2%。外貿形勢比預期的更加嚴峻。

  考慮到春節因素導致的月度波動,觀察季度整體數據可能更有助於判斷當前形勢。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9041.66億美元,下降6.3%。其中進口下降17.6%,出口增長4.7%,出口增速低於去年四季度的8.6%,卻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3.4%。

  綜合一季度來看,數據似乎比單看3月樂觀一些,但是出口放緩的態勢依然值得引起高度重視。3月官方製造業PMI的新訂單和出口訂單指數均回落0.2個百分點。預測未來2至3個月走勢的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在3月再次回落1.4,表明二季度我國出口仍存不確定性。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乏力,除美國經濟表現較好外,歐元區和日本經濟表現疲弱,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放緩,相比去年我國外需形勢仍未好轉。企業成本壓力居高不下的難題未解。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進口短期難以復蘇。雖然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已經加緊行動提振增長,但是政策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綜合來看,內外壓力之下,今年外貿要完成6%的增長目標會很艱難。

  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數據中也不乏結構性亮點:紡織品、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增長6.1%,機電産品出口增長6.4%,好于總體出口,運輸工具、手機和金屬加工機床等高端製造産品增速均在20%以上。這説明,在外貿增長減速的趨勢中,新的動能開始顯現。

  新動能一方面來自“舊引擎”的改造: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等傳統增長動能的升級;另一方面則來自“新引擎”的打造:當前,自主智慧財産權、高新技術、高端製造産品層出不窮;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融資租賃等新型貿易業態蓬勃發展;“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戰略也將開啟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

  目前來看,新動能帶動的出口比重相對不高,難以穩定支撐外貿快速增長,但這些既是促進今年我國外貿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是通過結構升級促增長的長久動力。新常態下,外貿增長已經進入轉換過渡期:逐漸告別過去依靠成本優勢的單一粗放模式,變為新舊引擎混合發力,“雙引擎”模式已經顯現。

  當前,既要繼續升級改造“舊引擎”,發揮其總量規模大、比較優勢強、催生孵化新技術的作用,也要著力打造“新引擎”,引領未來發展方向。具體而言,要抓緊了解出口企業的切實需求,在簡政放權、優化環境、改善服務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優化産品和市場結構,從單一齣口産品向産品、服務、技術全産業鏈出口轉變,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雙引擎持續發力,才能讓出口這駕馬車跑得穩、跑得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