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策匯議]國務院發文優化口岸服務 助力外貿“穩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4-17 14:4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國務院發文支援外貿發展,支援依託口岸發展經濟。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關注:加強口岸管理、推動通關便利化,助力外貿“穩增長”。

  央廣網財經北京4月1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中國政府網今天上午發佈國務院《關於改進口岸工作支援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優化口岸服務,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加強口岸建設,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深化口岸協作,改善外貿發展環境;擴大口岸開放,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夯實口岸基礎,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加強對口岸工作的組織領導等六方面22條措施。

  另外,今天發佈的意見還提出要積極推動雙邊和多邊口岸國際合作交流,加快加入國際便利運輸公約等談判進程,構建國際運輸大通道多國跨區域口岸通關和便利運輸協作機制。把邊境口岸合作事務納入與鄰國簽署的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等協議,與毗鄰國家圍繞重點口岸開展合作。

  3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經強調,改進口岸工作政策措施,促進擴大開放和外貿穩定發展,內容引人注目。今天國務院發文支援外貿發展,可以看作對一個月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呼應。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穩增長”成為重中之重。加強口岸管理、推動通關便利化,對保持外貿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廣匯天下良策,熱議國計民生。這裡是《央廣財經評論》特別專欄——國策匯議,下面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和商務部研究院中國海外投資諮詢中心副主任李志鵬對此進行解讀。

  經濟之聲:去年末以來,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在政府高層的會議中頻頻被提及。眼下,國務院發文,以外貿為抓手、依託口岸發展經濟,主要是什麼思路?張建平先生。

  張建平:口岸是貨物貿易進出口的一個關口,也是貨物處理的一個場地和集中地。在過去很多年當中,像口岸的管理,在中國是一個比較複雜也是管理難度比較大的一個地方,因為很多部門在這裡都有它的管理許可權,包括海關,檢驗檢疫部門,稅收部門,邊檢部門,公安部門等,在中國涉及到部門協調的事情,要對接的事情,由於現在體制機制的束縛,它的管理效力可能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現在我覺得出臺這樣一個文獻,是要針對如何在每個部門優化它的環節效率,比如像海關內部,從報關到抽查到放行,到不同地區的海關如何通關一體化,自身有改進的內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文件對於促進不同部門內部流程的優化,效率提升,以及促進部門之間的協調,作用都是很大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對外開放和合作的過程當中,我們現在要更加主動對外開放,擴大和周邊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但是我自己考察過我們很多邊境口岸,我們這邊的口岸設施比較好,比較先進,但是對方國家比較差,所以這一次文件當中提出來,我們要幫助對方國家,改善通關基礎設施和口岸的狀況。對我們來講,我們自己先做好自己,同時也能幫別人。從這次的文件當中看到很重要的思路,第一條就是我們的口岸從管理到服務,表明瞭今後我們要用口岸服務來推進中國企業更高效益做貿易。

  經濟之聲:口岸工作涉及海關、質檢、港口倉儲等多個環節,涉及地方口岸管理許可權以及多部門合作。如何使口岸服務便利化,一直是老大難問題。現在看來,難點主要集中在哪?李志鵬先生。

  李志鵬:首先我想跟各位聽眾分享一個心得,為什麼會出臺一個關於改進口岸的文件,實際上口岸作為連接國內、國際兩個世界、兩種資源的橋梁和紐帶,對推動我們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上,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目前這個文件主要是側重於從外貿的這個角度,這個文件的出臺,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對促進國家外貿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們回顧一下過去在口岸工作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可以看到在現實的口岸建設中,有部分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條件相對來説比較落後,有一些新開放,擴大開放的口岸配套設施,它的起步和起點相對來説不是很高,還有一些是部分口岸在運營和維護的過程,它有短板,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口岸通關的效率和服務的水準。實際上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現在關注到,對於我們全球經貿聯繫的業態出現了很多變化,出現很多新型的業務和業態,比如跨境電商,以及在我們國家目前各類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有很多的業務創新。對於這些業務創新,我們傳統的口岸通關或者口岸監管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所以基於這些考慮,國務院及時出臺了改進口岸工作支援外貿發展的意見。剛剛張建平主任也提到,這個文件還力圖解決部門間的統籌合作溝通上不足的問題,加強對口岸出入境,包括人員、交通運輸工具,還有貨物跨境流動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力圖建立全過程跟蹤管理流程,最終我認為這個問題有兩個地方比較突出的,兩個協調,一個是國內城市的協調,因為這個文件從外貿角度,從對口岸的工作提出一些新要求,強調國內的協調,擴大區域行政管理,包括跨部門口岸大通關的建設。

  經濟之聲:另外一個您認為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李志鵬:第二個它強調的是國家和國家的對接。

  經濟之聲:在國務院發文支援外貿發展,支援依託口岸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更多的專業人士則期待,政府出臺更多外貿支援措施,支撐全年目標的實現。未來還可能在哪些方面做文章?

  張建平:其實去年我們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貿易便利化措施,這些貿易便利化措施要具體落實的,不光要在上海自貿區,在另外三個自貿區也要落實,在全國各個口岸去落實。我覺得這次口岸的新辦法和規章要和去年貿易便利化這些措施的落實對接,引導中國的企業利用12個已經簽的自由貿易協定,用自由貿易協定來促進我們的外貿增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