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外貿遭遇“倒春寒” 續航動力”仍看穩增長措施

  • 發佈時間:2015-04-13 19:42: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記者王優玲、有之炘、王原)中國海關總署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其中3月份進出口增幅出現雙降。

  專家表示,一季度外貿數據表現不樂觀,但基本符合預期。考慮到國際需求依然不振,中國外貿比較競爭優勢正在“換擋”,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外貿發展仍然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需狠抓政策落實以防外貿由減速變為持續失速。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5.54萬億人民幣。其中,出口3.15萬億元,同比增長4.9%,進口2.39萬億元,下降17.3%。經季節調整消除春節假期因素後,3月份進出口總值下降15.9%,出口下降4.4%,進口下降25.1%。

  對於外貿進出口3月份出現雙降的情況,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説,近期中國對外貿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影響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

  黃頌平説,從出口方面看,國際市場需求不振,出口訂單有所減少,是近期出口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此外,勞動力、融資、匯率、環保等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傳統競爭優勢被削弱也制約了出口增長。

  在進口方面,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仍然低迷,大幅拉低進口值增速,這是近期中國進口值下降的主要因素。據海關數據,一季度中國原油、鐵礦砂等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同比跌幅達到了45%。此外,外貿企業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判斷大多趨於謹慎,特別是製造業企業生産擴張步伐放緩,進口意願偏弱,影響了進口增速。

  一批外貿企業也感到了開春以來進出口形勢的“寒意”。嘉興耐奧富琳鎢珍廚具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相得告訴記者,就一季度的情況來看,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半,主要原因還是人工成本上漲和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寧波寧電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部經理陳剛也感嘆,訂單被東南亞地區的同行分流了好多。

  “中國外貿正處於比較優勢轉換的時期,傳統比較優勢處於臨界點,依靠勞動密集型比較優勢支撐的全球競爭力已經不可持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説,“中國現階段外貿競爭優勢在於那些相對於新興經濟體具有技術優勢,而相對於發達經濟體仍具有成本優勢的産業。”

  據海關數據,一季度,中國部分高端製造産品出口增長較快,運輸工具、手機和金屬加工機床等出口增速在20%以上。同期,機電産品進口達6.4%,表現好于總體進出口水準。“這反映中國外貿正在由‘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説。

  一季度中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為109.8,表明中國出口一定數量的商品可以多換回9.8%的進口商品。黃頌平説,這意味著中國貿易價格條件明顯改善,對外貿易效益有所提升。

  此外,經初步測算,一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值約佔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其中出口增長速度超過10%,高出同期出口總體增速5.5個百分點。

  今年3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2,比2月回落1.4,表明今年2季度中國出口向好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進出口面臨的形勢總體上還是嚴峻複雜的,要實現今年外貿預期增長目標,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黃頌平説。

  隆國強説,由於世界經濟沒有大的好轉,同時中國正處於比較優勢轉換階段,因此,不應對短期內外貿進出口出現大的好轉抱有過高期待。今後外貿政策的著力點依然要放在如何加快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上來。

  黃頌平説,儘管世界經濟出現分化,但各國都在努力改善自身經濟發展環境。中國也在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融資租賃等新型貿易業態今年將繼續蓬勃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一帶一路”戰略將加快實施,這些都是促進今年中國外貿發展的有利因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