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余斌:二季度中國經濟會企穩 防止通縮不必緊張

  • 發佈時間:2015-04-10 14: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祝惠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0日訊 (記者 祝惠春)經濟面的消息喜憂參半。去年下半年以來,需求下降、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企業去庫存壓力加大等因素相互疊加,導致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從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來看,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明顯下降。去年上半年,PPI逐月回升或者説降幅收窄,但隨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下半年PPI又出現下降趨勢。

  但是,好消息也頻出。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了三月份PPI增長-4.6%,降幅有所收窄。從利潤來看,去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負增長8%,但今年1、2月份合計降幅收窄。如何看待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4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吹風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進行深度解讀,並回答記者提問。

   二季度中國經濟會企穩

  國際金融危機以後,我國的總需求平穩回落,供給方呈現産能過剩,供給側與需求側之間有比較明顯的缺口,需要在結構升級中逐步接近新的均衡水準。由於大量過剩産能不能有效退出,供大於求導致競爭日趨激烈和PPI持續負增長,企業利潤滑坡、債務負擔加重。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關鍵是在新的平臺上實現供給和需求在總量上的再平衡。

  從2015年全年情況來看,國際經濟延續分化態勢,但總體上向趨好態勢發展。歐洲央行新一輪QE正式啟動,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大宗商品價格有所趨穩,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短期內有所降低,國際經濟環境有望略好于去年。

  由於工業産能整體過剩、房地産市場調整、汽車生産進入相對低增長期,製造業投資中長期調整仍未結束。1-2月份,企業設備投資增長15.5%,比去年增速提高3.3個百分點,呈持續回升態勢。再考慮加速折舊、出口趨穩等短期積極因素,預計2015年投資有望增長11%左右。

  隨著國際經濟狀況趨於改善,短期需求衝擊逐步減退,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以後企業去庫存,改革和穩增長政策效應開始釋放,經濟體系內在的積極因素正在積累。預計經濟下行壓力將逐步緩解,若不出現較大意外衝擊,全年有條件實現GDP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

  總的來説,現階段我國經濟正處在從高速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結構調整的陣痛和前期刺激政策的逐步消化等因素疊加在一起,決定經濟運作將持續承壓。積極引導市場預期、重視短期需求管理是必要的,可以延緩經濟下行。但與此同時,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加大供給側調整力度,引導過剩産能逐步退出,促進兼併重組和優勝劣汰。

  一季度仍然處在供給側調整步伐加快、逐步與需求側相適應的過程中,延續了過去幾年調整的步伐。預計在二季度將繼續保持上升的態勢。同時,工業生産增長放緩後,服務業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的動力,這些是結構變化的好趨勢,今年二季度還將延續。余斌認為,二季度中國經濟會企穩。

  中國股市上漲有基本面支撐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經濟增速減緩,但是股市卻出現了“大漲”。余斌認為,中國股市上漲有著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兩會”決定今年GDP增長預期目標是7%左右。一季度儘管經濟運作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但是總體上並沒有滑出合理區間。中國經濟增長7%,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國際比較角度來説,這個速度並不低。中國增長速度和自己相比,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是如果站在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增長7%左右還是很高的增長,這對股市上漲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其次,經過近幾年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國經濟增長的合理性和增長的有效性、增長的品質和效益都得到改善,這也是股市上升的內在原因。經過改革、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我國經濟運作內在合理性提高了,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有了一定的改善,也為股市上漲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防止通縮不必緊張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5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1.4%;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結合剛出爐的CPI和PPI數據,如何看待國際上出現一種認為中國經濟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的言論?余斌在回答本報記者這一提問時表示,通縮言論非常偏頗。他認為,今年兩會確定的調控目標是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從現在情況來看,這個目標在在今年完全可以實現。如果物價漲幅在3%左右,既不能説是通脹,更加不能説是通縮。

  如果僅僅看PPI(工業品出廠價格),到今年3月份為止,已連續37個月負增長,似乎出現通縮。但是,如果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3月份當月CPI上漲1.4%。把CPI和CPI(消費品價格指數)一起考慮,就不能説中國經濟是不穩定的。國外的通縮多數情況下是由於貨幣供應或者流動性不足帶來。而中國之所以在過去這段時間會出現持續的PPI下降,是由於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和我國供給側産能過剩,這兩方面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

  近期以來,一方面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逐步趨穩,前一段時間大幅度下降的趨勢已經轉向現在的基本穩定,由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帶來的PPI下降因素接近消失。另一方面,供給側調整步伐逐步加快,隨著結構調整,大量過剩産能通過資産重組、優勝劣汰退出,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降的因素也將逐步消失。所以,他認為PPI降幅在未來將會呈現出逐月收窄的態勢。剛公佈的PPI數據,證明了這個觀點。

  促進房地産市場軟著陸

  最近一段時間,國務院出臺了一些關於房地産政策調整的措施,將對房價,包括成交量帶來什麼影響?余斌認為,房地産政策調整,非常必要。總體來説,中國房地産市場從過去的供不應求轉向供求基本平衡,但並不是説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到去年年底,中國的城鎮化率是55%,離達到70%基本完成城鎮化的任務還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説,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直到2030年,都將處在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同時城鎮居民的住房改善性需求和空間很大。從這個角度來説,中國房地産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會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房地産市場出現大幅度波動,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並不是讓房地産重新回到高增長軌道,而是促進房地産市場軟著陸。新執行的信貸、首付比例政策,對地産銷售增長會有一定積極作用,並適當改善投資預期。預計2015年房地産投資增速下降到7%左右,與去年相比,降幅明顯收窄。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房地産投資增速將會在7%-8%的水準上。

  就業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今年增加1000萬就業機會的目標是否能夠達到?余斌很樂觀。他表示,去年中國經濟增長7.4%,城鎮新增就業1332萬。如果簡單計算的話,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接近180萬人。這跟過去相比是重大的變化。在本世紀初期,GDP增長一個百分點,新增就業70萬左右,之所以出現這個重大變化,根本原因有兩個:第一,中國經濟總量大幅度提升,GDP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就完全不一樣。過去中國經濟總量10萬億人民幣,增長1%,增量是1000個億,這1000個億隻能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就業崗位。去年中國經濟總量63萬億,增長一個百分點,需要的增量是6300億,6300億和過去1000億增長相比,很顯然,創造的就業機會完全不同。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最高,而去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48.2%,同樣的增加值,服務業比製造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多20%-30%。考慮到中國經濟規模擴大和經濟結構所發生的重大變化,他認為7%的增長率基本上可以滿足現在的就業需要。實現今年的就業預期目標沒有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