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圖文:大銀行微視角優服務

  • 發佈時間:2015-04-09 16:31:24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圖為:省工行連續多年召開支援縣域經濟研討會

  圖為:王芝斌行長在宜都市工行網點調研

  圖為:吳代強副行長在棗陽調研文化産業項目

  圖為:工行向松滋市、陽新縣、黃梅小池等縣域投放城鎮化貸款18.5億元

  郡縣治,天下安。

  近年來,工行湖北省分行堅持以支援縣域經濟實現跨越發展為己任,積極爭取總行資源支援,持續加大資源傾斜力度、信貸投入力度和金融創新力度,全面提升縣域金融服務水準。

  從一組數字,可以體現工行湖北省分行助推縣域經濟建設的強勁動力——

  去年,工行湖北省分行縣域貸款餘額凈增167.65億元,較2013年增幅達19.07%,高於全行貸款平均增幅 4.61個百分點。2014年末存貸比51.69%,三年提高8.7個百分點。

  傾斜資源

  支援縣域支行提升服務發展能力

  服務縣域經濟,工行選擇從陣地延伸開始。

  近年來,工行不斷加大縣域網點覆蓋面,隨著2012年12月20日竹溪縣支行的開業,工行湖北省分行實現了營業網點縣域全覆蓋工程。

  截至2014年末,工商銀行在全省現有65家縣域機構,247個營業網點,從業人員5000余人。去年該行投入網點建設資金2億元,新建自助銀行56家,裝修物理網點21家,建立助農取款服務點1200 個。

  在渠道建設上,該行正規劃未來三年的縣域網點優化工程,通過銀銀平臺、跨界合作,不斷延伸縣域金融服務觸角。

  在人員配備上,工行湖北省分行6名行領導全部挂點重點縣支行,省分行本部高管挂點全轄65家縣支行,每個季度至少到挂點縣域工作2天,深入了解縣域金融服務需求,縮短傳導鏈條,直接協調解決問題。

  此外,選拔12名優秀青年骨幹擔任縣支行行長,縣支行已經成為該行培養優秀青年幹部的平臺和路徑。

  在信貸資金配置上,該行圍繞我省區域發展戰略,資源配置向“一主二副”和縣域傾斜。其中,武漢、宜昌、襄陽三地貸款增量佔全部貸款增量的60%;縣域貸款比2013年年初增長19.07%,高於該行貸款平均增幅4.61個百分點。

  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支援産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領域貸款新增90.4億元,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文化旅遊行業貸款新增19.58億元,先進製造業中高端裝備行業貸款新增11.56億元。

  促進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滿足廣大城鄉居民日益豐富的消費需求,個人貸款比年初增加153.65億元,佔全部貸款增量的39.89%。

  創新産品

  支援縣域企業做大做強

  “在信貸規模偏緊的情況下,還能一週內給我們貸款,工行真是貼心人。”接到工行發放的600萬元後,湖北合力專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志強欣喜不已。他説,公司一直想擴大生産規模,卻苦於貸不到款。

  小微企業貸款難,難在抵押物不足。為破解這一難題,去年6月,工行聯合隨州市政府,創新推出“政銀集合貸”為小微企業增信:隨州市財政拿出6000萬元資金,工行按10倍比例放大,為無抵押物又急缺資金的小微企業,發放總額不超過6億元的貸款,單筆貸款500萬元左右。有了政府風險補償金,小微企業受到銀行另眼相看。

  去年以來,工行與省內10多個市州政府合作,探索政銀集合貸款新模式,金額不超過800萬元貸款的審批許可權,下放給市州一級工行,貸款時間縮短至15個工作日以內。

  截至去年底,工行共制定“銀政(保)”集合貸方案14個,支援轄內281戶小微企業,實現融資15億元。在解決抵押物不足瓶頸的同時,有效化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被評為湖北地區“2014年度最受歡迎小微企業融資産品”。

  這是工行通過創新金融産品服務縣域經濟的一個縮影。面對經濟新常態,工行湖北省分行加大對縣域産品創新力度,通過“表內貸款+ 表外融資”,強化公私聯動、公公聯動,主動發掘具有縣域特點的重點市場特色板塊。

  該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創新為突破,努力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多渠道的融資需求。在全國工行系統率先推出股權融資業務,通過銀團分銷、信貸資産轉讓等途徑引入系統內其他分行及行外資金64.45億元,增強融資供給能力。

  工行省分行在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信貸資金總量支援的同時,重點圍繞縣域專業市場、産業集群、工業園區、大型賣場等客戶集中的領域服務小微企業客戶。

  去年,工行制定專業市場方案9個,支援74戶小微企業,實現融資2.74億元。為滿足縣域經濟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該行現已推出針對縣域的産品315項。

  提升服務

  打造人民滿意銀行

  “我要投訴你們!”在工行鄖縣支行營業廳,一位客戶説道。

  經該行負責人及大堂經理耐心詢問,原來該客戶前來幫母親辦理銀行卡及密碼挂失業務,但櫃檯工作人員告知必須客戶本人持身份證原件才能辦理。客戶覺得,母親的銀行卡就等於自己的卡,銀行是有意刁難。

  當網點負責人得知該客戶母親年齡偏大,行動不便時,當即表示可以到府服務。隨後,銀行工作人員隨客戶一起奔赴柳陂鎮,對相關事項進行現場確認簽字……一個小時後,挂失手續辦理完畢。

  “我也看到一些報道,個別地方的銀行甚至強迫重病客戶過來辦理,沒想到你們的服務這麼好,太感謝了。”客戶拿著辦好的憑證,誠懇地向臨櫃人員道歉。

  提升服務永無止境。去年,工行省分行把“人民滿意銀行建設年”定為全年的服務主題,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優質文明服務的標準和動力,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傾力打造湖北地區金融業“客戶滿意度最高和客戶首選銀行”。

  為了解不同層面的客戶心聲,該行面向全省客戶徵集了窗口服務建議,“百名高管進百家支行”聽取客戶意見,向60位客戶頒發了《客戶體驗員聘書》,邀請了消費者熱點評議明察小組走進網點,接受社會各界的服務評議和指導。該行將客戶意見歸納為11類問題,並逐項改進。

  作為責任大行,工行湖北省分行把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普及宣傳金融知識,作為建設“人民滿意銀行”的重要舉措。

  在金融知識下鄉的同時,該行今年還在武陵山區建立了助農服務站、便民服務站,為農村居民提供小額取現、轉賬、理財、電費繳費、電話繳費服務,協助工商局實現了12315在農村的覆蓋。該行還承擔了水、電、燃氣繳費等公益代理業務,不設門檻,全面開放服務資源。

  該行履行普惠金融職責的做法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連續4屆榮獲“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做縣域經濟的助推器

  “縣域金融大有潛力、大有可為,抓不住機遇就是愧對歷史,抓不好機遇也是愧對歷史。”對於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負責人指出,要投入新力量,研究新産品,完善新機制,爭取新成效。

  強省之基在於強縣,興省之本在於興縣。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縣域土地、生産資料、勞動力資源與城市的技術、管理、資訊、資金資源實現深度融合,湖北工行人深切地感受到,縣域正成為國內産業集群的繁衍地、金融資源的富集區和金融業務的藍海地帶;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中國經濟體系中發展速度最快、最活躍和最富潛力的區域;是驅動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就工商銀行而言,過去我行發展的重點和優勢是城區,在縣域的市場份額明顯低於在市區的市場份額,”該行負責人坦言,加快推進縣域支行改革發展,積極服務縣域經濟,是工行湖北省分行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重心下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選擇和必由之路,是工行業務發展新的增長極。

  機遇在前,號角吹響,湖北工行人在興奮之餘,有著更深的思索:如何搶抓機遇,借勢而為,實現服務縣域經濟與壯大自身雙贏發展?

  工行湖北省分行立足於做,以實幹促發展。該行負責人説,一方面工行將積極向上用力爭取資源。利用各種平臺和時機,向總行彙報湖北的發展機遇和潛力,爭取總行的高度關注,在資源配置和政策方面繼續給予全力傾斜。

  2015年,工行湖北省分行將繼續爭取總行政策支援,不斷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支援縣域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向內用力促轉型。他説,內生動力是最強大的動力。由於歷史原因,縣域經濟、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曾是我們的短板。

  近年來,工行在經營戰略上進行調整轉型,把縣域作為未來業務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增長帶,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人民銀行、銀監局關於發展優質現代農業、提升縣域貸存比等系列部署,規劃實施縣支行經營活力提升、縣支行發展管理提升、縣支行跨越發展三年規劃等重大工程。

  根據工行湖北省分行的規劃目標,未來一段時期縣域支行將從推動自身經營轉型和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的角度出發,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經營發展,著力打造成“經營效益好、服務品質優、管理水準高、區域市場地位領先”的先進支行。

  該行負責人認為,經營效益好就是著眼于提升服務能力,擴大業務規模,壯大經營實力,實現社會效益和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

  服務品質優就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優化服務環境,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品質和效率;

  管理水準高就是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準和風險控制能力,確保經營發展無案件、業務運作無事故;

  區域市場地位領先就是加強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密切與企業的關係,確立縣域金融服務主力銀行地位。

  持續把縣域金融作為經營轉型的重要領域,投入新力量,研究新産品,完善新機制,爭取新成效,為湖北縣域經濟的新跨越做出新貢獻。這是每一個湖北工行人的責任是使命。

  特色探索

  工行襄陽分行:

  設立首支銀政合作産業發展基金

  去年10月,襄陽市第一支專門用於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由政府財政與銀行共同出資設立的銀政合作産業發展基金在工商銀行襄陽分行簽約誕生,工商銀行襄陽分行與20家企業分別簽訂融資協議,共發出授信2.7億元。

  該銀政合作産業發展基金規模為2億元,是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於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由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及合作指定銀行共同設立,是襄陽市積極探索金融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目的是通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和放大效應,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支援優質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

  工行孝感分行:

  政銀集合貸破解小微融資難

  破解小微融資難題如何發力?在與地方財政、科研院所的合作下,金融機構探索一條為小微企業“融資+融智”的“兩條腿走路”模式。

  中國工商銀行“智力支援+政銀集合貸”是這一模式的先行者,在工行湖北省分行的支援下,工行孝感分行成為第一家試點。

  針對抵押品不足、資訊不對稱,工行孝感分行與該市經信委、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合作,後兩者對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開展貸前分析,與工行貸前審批並行。審核通過的企業只需提供30%的抵質押物和10%的保證金,就可獲取貸款。

  孝感市財政拿出6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金,通過杠桿效應撬動約8億元小微企業融資,解決了過去政府以6000萬元財政週轉金支援小微企業量小、面窄的缺點,擴大了小微企業的受惠面。

  由於風險共擔,銀行有了“定心丸”,因此在利率設定到府檻也更低。政銀集合貸要求利率上限為7.8%,即在一年期流動貸款基準利率6%的基礎上最多上浮30%。

  工行黃岡分行:

  供應鏈融資支援綠色大別山

  該行圍繞建設“紅色的大別山、發展的大別山、綠色的大別山、富裕的大別山”這一總體目標,不斷探索和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努力加大産品創新和信貸投放力度,以新的思路、新的舉措積極支援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

  該行通過深入調查篩選後,對轄區內17家企業有針對性地設計個性融資方案,經綠色通道上報省分行傾斜支援,融資金額達到4億元。

  省分行簡化對黃岡分行部分重點客戶、重點項目、重點産品的貸款流程,轉授貸款審批許可權,極大地提升了黃岡分行對本地客戶服務的品質和時效。

  黃岡分行經授權自主審批完成了多筆供應鏈融資業務,審批時間均控制在一週以內,不僅極大地縮短了融資流程,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