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西巧做“加減法”助力中小微企業

  • 發佈時間:2015-04-09 07:39:02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周紅梅本報通訊員 謝 寧 唐 面 黃 皓

  1

  財政“放水”緩解小微融資難

  去年年底,國有三門江林場、柳州市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桂中海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首次拿到政府債券融資貼息資金202萬元,這是政府對3家企業通過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成功融資2.68億元的貼息補助,此舉大大增強了企業通過發債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信心。

  從2014年起,我區對成功參與發行集合票據和集合債券的中小企業,由自治區財政按各企業實際發行金額的1.5%分別給予一次性貼息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業內專家表示,與傳統的銀行貸款産品相比,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具有流程短、手續簡便等優勢,使用中小企業“短、頻、快”的融資需求。

  一直以來,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財政資金充分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多渠道多方式撬動金融資本,近年來成績可圈可點。

  通過實施小微企業貸款和擔保風險補償,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按其當年小微企業貸款平均餘額同比凈增加額的5‰給予風險補償;對融資性擔保機構上年結轉的在保責任額和當年新增擔保責任額,分別按其年均擔保責任額4‰和2‰進行補償。2014年,自治區本級共向187家金融機構、38家擔保機構安排專項8517萬元,比上年增加2046萬元,帶動小企業貸款新增額達48億元,涉及融資擔保責任金額達317億元,極大激發了各金融機構支援小微企業的熱情。

  由於中小企業量大、面廣,資金政策與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為更好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財政部門還積極改進和創新支援方式,支援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

  為促進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股權交易和融資,更好地實現社會資金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區域性股權交易開闢了一條新路徑。去年8月完成增資擴股的廣西北部灣股權交易所,其官網顯示,目前服務企業121家,融資總數4.23億元。而為給地方“四板市場”加油鼓勁,自治區財政去年就拿出資金850萬元,獎勵在廣西股交所掛牌的前55家企業。

  “2015年,自治區財政將繼續支援壯小扶微工程,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安排中小企業發展資金2.7億元,引進和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重點支援科技型、創新型、農産品加工中小企業,增強中小企業市場活力和競爭力;安排2億元中小企業信貸引導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財政信貸引導資金的一定倍數擴大中小企業貸款發放規模,著力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自治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2

  稅收“減負”讓企業輕裝上陣

  今年4月是全國第24個稅收宣傳月,河池市風暴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經理張彪特意關注了稅務部門的微信平臺,第一時間獲取了最新的稅收資訊。從去年創業之初,通過微信及時了解稅收優惠政策已經成為張彪的一種習慣。

  “以前一個月要在國、地稅繳稅款1600元,享受優惠減免政策後,一年下來可以省1.92萬元,可以填補很多房租、水電費空缺,這個稅收減免政策享受真的很實誠,對我們剛剛成立的小微企業來説真的是一大利好。”4月1日,張彪與南丹縣國稅局幹部在微信上互動,聊到稅收優惠時不忘發過去一個大大的笑臉。

  今年3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的小微企業,統一實行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政策。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只需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初步測算,2015年僅國稅而言,全區可享受該稅收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約1.75萬戶,可減免所得稅7150萬元,分別比擴圍前的2014年凈增1300戶,減免所得稅凈增3000萬元。

  隨著國家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力度不斷加碼,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區國、地稅部門共為近90萬戶小微企業減免稅23億多元。給力的稅收“紅包”,對於脆弱的小微企業增加現金流、增強抵抗風險能力、降低經營成本等,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確保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看得懂、吃得到,廣西國稅、地稅局將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工作列為2015年“一號督辦”事項,提出一手抓執行到位,一手抓督促檢查,從制度和辦法上進一步打通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

  自治區地稅局大力推行行政審批事項減環節、簡流程、提時效,改變傳統的納稅人申請、稅務機關審批的減免稅審批模式,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季度、月份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以自行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無需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小型微利企業在預繳和匯算清繳時通過填寫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從業人數、資産總額”等欄次履行備案手續,不再另行專門備案。同時,將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要求各級地稅機關全力做好政策兌現工作,確保優惠政策落地生效。

  3

  政策“組合拳”助力小微創業

  去年自治區發文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財稅扶持力度,首次提出在政府採購評審中,對小微企業産品可視不同行業情況給予6%至10%的價格扣除。此外,積極推進政府採購信用擔保試點,鼓勵為小微企業參與政府採購提供投標擔保、履約擔保和融資擔保等服務,助力小微企業生産、融資。

  為提高財政資金利用質效,去年自治區改變對新辦微型企業資本金補助方式,由原來在微型企業新設立初期補助,改為設立經營並進行績效考評後補助的方式,符合條件的給予每戶不超過3萬元的補助。“2015年,我們將繼續安排新辦微型企業補助資本金0.3億元,扶持新辦微型企業發展,激發微型企業自主創業的積極性,提高微型企業存活率和發展品質。”自治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稱。

  與此同時,自治區財政還籌措專項資金3700萬元,支援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改革工商登記制度,簡化審批,優化服務,進一步降低創業門檻和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建立“寬進嚴管”的企業監管體系,推進企業誠信經營。

  為激發中小微企業創新活力,自治區財政一方面安排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新産品開發試製,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引導和鼓勵社會各類服務機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服務。另一方面,還安排廣西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引導資金,用於支援科技型中小型企業貸款貼息。

  此外,運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援中小企業發展。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億元注入總規模10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參股方式,扶持創業投資企業發展,重點引導創投企業投向符合自治區産業政策的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

  沉重的社保負擔一直是壓在小微企業頭上的一座“大山”。為此,自治區有的放矢,提出2015年內服務業小微企業可緩繳或降低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政策。即允許服務業小微企業緩繳養老、失業、工傷、醫療、生育等五項社會保險費,降低繳納失業、工傷、醫療、生育等四項社會保險費費率。南寧市提出,2015年底前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可享社保補貼,給力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