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深化農機購置補貼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4-07 11:29:3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2015年,吉林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突出主攻方向,強化改革推動,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領和導向作用,實施五項新策,為農機化發展再添動力。
一是將工作全局向實現糧食生産全程機械化戰略目標聚焦,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精準性,將機具補貼品目由上年的35個減少到22個,積極引導並鼓勵支援開展玉米、水稻生産和黑土地保護等所急需的大型機械裝備能力建設,推進糧食生産全程機械化進程,力爭用3~5年的時間使吉林省主要糧食作物生産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二是滿足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産經營組織的購機需求,實施敞開普惠的補貼政策。在全省範圍實施普惠制的敞開補貼,實行“自主購機、敞開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方式。凡是符合條件的購機者,購買補貼種類品目範圍內的機具,自主申請後均可享受補貼。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廳下達各地財政局,由縣級財政部門組織將補貼款兌付給購機者。購機農民的補貼款,通過“一卡通”兌付;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生産經營組織的購機補貼款,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兌付。
三是穩定發展預期,實行連續穩定的補貼政策。在2015~2017年政策執行期內,補貼範圍、補貼標準、操作方式等3年保持不變,保持政策連續性。如有個別規定確需調整的,及早公佈。在資金使用上,採取3年週期內年度資金連續滾動的辦法。補貼資金實行全省總量控制,動態調劑管理,據實結算兌付。
四是促進農業生産經營方式轉變,大力扶持農業新型生産經營主體創新發展。從2015年開始,在全省30個産糧大縣實施新型生産經營主體農業裝備建設。2015~2017年全省計劃扶持建設新型農業生産經營主體300個。
五是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從頂層制度設計入手,規避和加強廉政風險防控。一方面,在制度設計上,實行敞開普惠制補貼,簡化手續,減少確定補貼對象等審批環節;另一方面,在具體實施操作上,制定並明確了規範的操作程式,防止權力尋租。
為確保新政策得到有效施行,吉林省進一步創新農機購機補貼工作方式的改革創新力度。一是補貼資金與計劃脫鉤,與市場掛鉤;二是補貼産品與支援推廣目錄脫鉤,與産品資質掛鉤;三是補貼産品經銷商確定與行政行為脫鉤,與企業行為掛鉤;四是實施補貼操作與經銷商脫鉤,與主管部門掛鉤;五是購置補貼機具與申請排號脫鉤,與告知據實掛鉤;六是購置補貼機具與銷售地域脫鉤,與補貼對象利益掛鉤;七是推進補貼購機糾紛處理與行政管理脫鉤,與司法法治掛鉤。鄭建東